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茶博會 旅遊景點 路邊攤…如何買到好茶葉?

茶博會 旅遊景點 路邊攤…如何買到好茶葉?

上周六去了趟寧波茶博會。

看著心酸。

做茶葉的真不容易,來一個客人都要坐下來陪喝、陪聊…

然後目睹客人很瀟洒的離開~

我一般去小角落找沒有展位的老茶農買點茶葉試試,這種抄底心態對於展會老手是家常便飯。

我當然不建議大家都是沒有攤位的買,因為買到一般般茶葉的概率非常大。

不過有一個小妙招,掌握了,分析一般的茶葉都比較准。

那就是看葉底!

葉底就是個神奇的東西,

簡單粗暴又實用。

大概只有50個字!

名詞解釋一:葉底

葉底,是沖泡結束之後的茶葉。

俗稱茶渣。

名詞解釋二:看葉底

看茶渣的嫩度、勻度、色澤,判斷出茶葉的實際品質,你看著舒服那肯定是好的,不需要高手境界。

此文到這裡基本就結束了,下次你買茶葉照著做就OK。

太短?

如果你要唬住展位老闆或小妹

(她們有時候也不明白,畢竟一個月幾千的工資,不可能那麼熟悉),

那下面的你可以看看~

進階版本

分七個標準:

01、看外形

相比粘稠、內質、高香、回甘…

茶渣容易看~

1、葉底起泡

葉底起泡,是茶葉沖泡後會看到葉片上有小的氣泡。

通常是茶葉受到高溫而導致的。

大多數茶類在沖泡後葉片上出現小氣泡,通常是炒茶時高溫導致的,屬於工藝有瑕疵。

不過有些茶如葉底起泡反而是好事、比如岩茶、黃茶。

1)蛤蟆背

一般是形容烏龍茶干茶、葉底的用語,多見於武夷岩茶。

一般干茶是茶葉葉背起蛙皮狀的沙粒白點,葉底是蛙皮狀泡泡。

「蛤蟆背」是傳統型的岩茶經過「漫長」的焙火後,起的小泡點。書上所提到的「葉面呈蛙皮狀沙粒白點」,一般是針對干茶來說的,並且這個特徵在青褐的干茶條索上不仔細看,極難發現。

岩茶沖泡後的葉底圖,紅框內便是蛤蟆背

2)魚子泡

茶葉干茶大小如魚子大小的燙斑,葉底則呈現小氣泡。

由於多數黃茶要求高火香,所以在乾燥時會進行高溫烘炒,而魚子泡一般便是指茶葉因高溫而導致燙斑。

魚子泡干茶

是黃茶的葉底圖,紅圈內就是魚子泡

備註:魚子泡干茶和魚子泡葉底的圖片,不是同一款黃茶。

遇到下面的情況就可以放棄了

2、 黑焦

沖泡後,葉片上出現明顯的焦黑炭化的現象,或在葉片上,或是細小的黑點。

這樣的葉底一般還會伴有糊味甚至焦味。

此類情況是高溫造成的,而且出現這樣的狀況就是工藝不到位了。

這種情況在綠茶中會常見到。

紅圈內即為有焦糊情況的茶葉

3、絲瓜瓤

絲瓜瓤,多用於描繪黑茶干茶葉底或者干茶外形。

其表現為茶葉主脈和葉肉分離,側脈裸露的樣子,看起來很像絲瓜瓤。

通常此類情況是渥堆過度造成的。

紅框內為絲瓜瓤

請叫我雷鋒


02、看葉面展開度

沖泡後茶葉逐次開展最後能完全舒展開,這樣的茶葉就是製造技術良好、陳化期穩定,通常沖泡次數亦多。

沖泡後很快開展的茶葉,大都是粗老之茶菁,條索不緊結,一般不耐泡。葉面不開展或沖泡多次仍只有小程度開展的茶葉,則是製造過程失敗或陳期時間環境不好。

或者被高溫焙火,葉面絨毛會掉落,甚至入口後會感覺喉頭有點燥。

葉底的展開度就非常好


03、看葉形整碎度

當然葉底形狀越整齊越好,碎葉多且細雜的都只能算次級品。

但!有緊壓過度的情況算是例外,如鐵餅類茶品,則須視茶麵而定,經沖泡後之葉底形狀在整碎度這個指標上也只能做小參考。

葉底比較碎就是撬茶導致的

正常的普洱熟茶葉底


04、看茶身彈性

都知道有彈性是個什麼感覺吧!用手指捏葉底,以彈性強者為佳,表示陳化期間自然、茶菁幼嫩、製造得宜,未被濕熱、熟化處理。

觸感生硬,無彈性感,也統統是次級品。

一看就非常柔軟有彈性喲


05、看葉底顏色新舊

普洱生茶品隨陳化期時間增長,葉底顏色由新鮮翠綠轉橙紅鮮艷。

比較新的生茶葉底比較新鮮翠綠,隨著空氣中之水分來氧化發酵,進而轉嫩軟紅亮。

反之如果是在潮濕不通風之倉儲環境陳化,就算半世紀或一百年也沒有多大效益,因為茶的發酵將徹底失去意義,葉面將是暗黑無彈性感。

存放正常的有年份的生茶葉底


06、用嗅覺辨別香氣

這個不用多說,你聞葉底始終會有淡淡茶香。

任何異味都有問題。


07、判斷明顯不好的葉底

灼傷的葉底,常伴隨著過重的雜味或者火味,完全失去了後期轉化能力。

灼傷的葉底1

雜質過多,煙焦味產生條件之一,應該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灼傷的葉底2

好了,基本就是這些。

如果你要找個好葉底的標準,

又不想太花錢。

剛好

老王的茶是這樣

只要喝過,

就會買第二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這組超現實主義插畫,主題卻無比現實
64件,永久禁止出國(境)的國寶級文物!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