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戰略欺騙?紅場閱兵重器曾「嚇傻」美國

戰略欺騙?紅場閱兵重器曾「嚇傻」美國

原標題:戰略欺騙?紅場閱兵重器曾「嚇傻」美國


來源:青年探秘者訂閱號


2018年5月9日,莫斯科舉行了盛大的紅場閱兵儀式,以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3周年。自上世紀初以來,紅場閱兵已成為俄國每年的慣例和盛事。這其中,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冷戰時期,莫斯科舉行的紅場閱兵,成為蘇聯展示國防力量與國家精神的窗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幾乎每年都有新式戰略武器在紅場亮相,其中不乏體型龐大、形狀怪異的巨型導彈,它們成為蘇聯對美國進行戰略威懾的撒手鐧。當時美國中央情報局評估稱,到1961年中期,蘇聯有可能布署140~200枚洲際導彈,而美國當時只有區區40餘枚。這就是所謂冷戰初期的一個專有名詞——美蘇「導彈差距」的由來,它讓美國人寢食不安。那麼當時的真實情況是什麼?所謂的「導彈差距」到底是事實?還是一個精心策劃的戰略欺騙?



冷戰初期讓美國人寢食難安的所謂美蘇「導彈差距」究竟是怎麼來的?說起來,這和紅場閱兵有很大關係。近年,俄羅斯媒體曾刊登了一篇《閱兵中的戰略欺騙》的文章。文章稱,按照常理,閱兵上展現的武器都是最新式、最厲害的,但在冷戰的背景下,蘇聯人卻把紅場閱兵當成了對美國實施戰略欺騙的最佳舞台,紅場上展示的戰略武器中,有不少都是虛張聲勢,在紅場雄壯的軍樂和龐大的導彈背後,是一場場精心策劃的角力鬥爭。



1956年的紅場閱兵儀式上,後來被外界稱為「赫魯曉夫導彈模型」的洲際導彈模型似乎對西方的震懾力還顯不足。1957年8月21日,一枚P-7洲際導彈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升空,成功飛行了6700公里,將模擬彈頭投送至預定目標區域,5天後,蘇聯向全世界公布了蘇聯已經率先擁有多級洲際彈道導彈的消息。不但如此,1957年10月4日,蘇聯又利用剛剛試射成功的P-7導彈技術,將人類史上第一個人造衛星送上了太空,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它在導彈以及火箭技術方面的先進。這下,美國人為何徹底坐不住了?



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通過紅場閱兵等等特殊方式,不費一槍一彈,就讓蘇聯的洲際導彈實現了「成就效應」最大化。但他在回憶錄里卻說,初識火箭時,當時的人都對「這個雪茄狀的巨型管子一竅不通」,「好似山羊看嶄新的大門」;他們「圍著它轉,就像農民在集市上買印花布一樣:摸一摸,拽一拽,看看它是否結實」。雖然對導彈技術是個門外漢,不過,對於如何利用導彈在西方製造恐慌,赫魯曉夫卻有自己的一套,他甚至公開聲稱:蘇聯正以造香腸的速度造導彈。赫魯曉夫為何要這麼說?


在所謂美蘇「導彈差距」輿論的壓力下,美國採取重大措施,開始大力發展洲際導彈。1959年10月,在經歷了數次失敗後,美國第一代洲際導彈「宇宙神」終於開始服役,可是,由於「宇宙神」洲際導彈性能不穩,難以對付蘇聯洲際導彈的襲擊,美國空軍不得不於4年後的1963年決定淘汰它。有分析稱,赫魯曉夫的一句「吹牛」大話,忽悠得美國不但神經高度緊張了好幾年,還為第一代洲際導彈花了好多冤枉錢,真是得不償失。事實果真如此嗎?


可以說,冷戰時期的紅場閱兵,成為蘇聯對西方實施戰略欺騙的最佳舞台。那麼,從結果看,蘇聯在紅場上演的導彈騙局是否算是成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裝備參考 的精彩文章:

美軍未來巷戰武器大集合
美軍單兵作戰戰術教程

TAG:裝備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