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哄搶的獨角獸,是好股票嗎?
今年市場中有一個非常火爆的概念,就是「獨角獸」。「獨角獸」的官方定義是符合國家戰略、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屬於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軟體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且達到相當規模的創新企業。
「獨角獸」代表了新經濟,如果能成長壯大,除了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還會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
我們的互聯網巨頭騰訊就是最好例子。騰訊2004年上市至今,股價上漲了超過500倍,可以說是港股近15年最優秀的投資標的,是香港投資者的信仰。
全球交易所為了爭奪獨角獸,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我們熟悉的A股、港股還有美股市場,為了吸引獨角獸使出了渾身解數。
中國證監會為創新型企業上市開闢了綠色通道,即報即審,不用排隊,同時推出CDR制度,迎接境外上市公司回歸。
港交所在錯失阿里巴巴之後痛定思痛,對上市政策作出重大調整:容許未能通過主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容許擁有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上市、為尋求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大中華及國際公司設立新的便利第二上市渠道。
然而姜還是老的辣,紐交所作為世界上最成熟的交易所,推出了直接上市政策。獨角獸公司不需要承銷商,只要簡單地登記現有股票,便可在資本市場上自由交易。
政策推出後,三大市場都迎來了自己的首隻「獨角獸」:A股的葯明康德,港股的平安好醫生和美股的Spotify。
獨角獸上市後的表現讓人眼前一瞎
葯明康德是全球領先的製藥、生物技術以及醫療器械研發開放式能力和技術平台公司,為全球客戶提供創新醫藥研發服務,是一隻名副其實的」獨角獸「。
葯明康德5月8日正式登陸A股市場,上市首日毫無懸念地漲停,今日(5月9日)繼續一字封板,收於34.21元。券商非常看好葯明康德,普遍認為葯明康德的合理價格在77元以上。
新股上市連續漲停與發行定價有關,葯明康德發行市盈率僅有23倍,而A股中同類公司平均市盈率在50倍左右,上市初期連續漲停也就可以理解了。葯明康德上市後的真正表現,要等開板之後才能看到了。
港股上市新政實施後,第一家上市的「獨角獸」公司是平安好醫生。平安好醫生是中國平安旗下的四大「獨角獸」之一,是中國互聯網醫療健康市場先行者。投資者對平安好醫生展現了極大的熱情,公開發售期間超額認購達654倍,凍結資金超過3768億港元。
相比投資者的熱情,公司的業績就顯得有些冷淡。平安好醫生公司2015-2017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78、6.01、18.68億人民幣,複合年均增長率高達159%;營收高速增長的背後是大額營銷以及管理費用支出,過去三年的凈虧損分別為 3.23、7.58、10.01億人民幣。
不過互聯公司最重要的數據不是收入和利潤,擁有一批高忠誠度的用戶,未來就不愁盈利。平安好醫生註冊用戶在2017年達到了1.92億人,平均月活躍客戶0.33億人,平均月付費用戶90萬人。從這個數據看,用戶活躍度和粘性並不算特別好。
市場在平安好醫生上市第一天就翻臉了,5月4日高開之後一路走低,第一個交易日勉強保住發行價。然而第二天股價再次跳水,盤中跌幅一度超過10%。
其實除了頂著「獨角獸」光環的平安好醫生,在新政前上市的獨角獸表現同樣不佳,多隻被腰斬。香港投資者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大熱必死。
說完A股和港股,在說說美股。美股直接上市的第一股是全球最大的流媒體音樂服務商Spotify。截至2017年底,Spotify在全球擁有1.59億的月活躍用戶。其中,付費用戶達到7100萬人,付費用戶數是Apple Music用戶量的兩倍,並將亞馬遜、Pandora和Google play等對手遠遠拋在身後。
Spotify採用了了直接上市的方式,這種方式較傳統方式有幾點變化:不募集資金,沒有鎖定期,完全由市場決定價格。通過Spotify上市一個月表現看,同樣沒有強於市場。
無論港股還是美股,「獨角獸」們上市時的價格並不便宜,買入短期並不能獲得超額收益。A股使用了較低的價格發行,一上市就是連續漲停,普通投資者同樣少有低價介入的機會。
面對獨角獸,並不是一哄而上就能賺錢
很多投資者看完已上市「獨角獸」的表現,對「獨角獸」十分失望,甚至認為這些都是「毒角獸」。風物長宜放量,對於「獨角獸」不能只用幾天或者半年甚至一年的表現來觀察。阿里巴巴2014年在美國上市時,同樣經歷了一輪深跌跌幅超過50%。
不過隨著阿里巴巴業績的高速增長,股價終於被業績消化,並在業績的推動下創出新高。
如果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初買入,持有到現在會有一倍左右的收益。但是上市之初就買入,第一年要承受40%的虧損,第二年才勉強收平,等於前兩年是沒有效率的。
並且這還是阿里巴巴,要知道中國只有一家阿里巴巴。如此出色的阿里巴巴都可以腰斬,那平安好醫生這些小「獨角獸」們破個發行價,也就不稀奇了。
面對獨角獸,並不是一哄而上就能賺錢。高價買入好公司,同樣可以虧大錢。好公司配上好的價格,才會是真正的好股票。


TAG:孫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