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說你總是學不好外語?中大外語達人這樣說

聽說你總是學不好外語?中大外語達人這樣說

「讓學生有能力在未來的國際舞台上發出響亮的中國聲音。」外國語學院副院長馮芃芃在談及學院目標時自信地說。

近年來,圍繞中大「德才兼備、領袖氣質、家國情懷」的人才培養目標,外國語學院確立了以學術追求為導向、「立足本土,貫通中外,縱向傳承,橫向交匯」的辦學理念。在公共外語教學方面,學院確立了「一個中心,兩種結合,三分四化七模塊」的教學模式,全方位拓展人才培養的廣度和深度,使外語教育成為「溝通之道、學術之翼、文化之橋」。

郭曼:用心培養學生可持續的自主學習能力

2017年12月初,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全國總決賽頒獎儀式在北京外研社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作為首個參與「教學之星」的中大教師,儘管沒有任何經驗可供借鑒,外國語學院郭曼老師仍輕裝上陣,憑藉多年積累的教學經驗,厚積薄發。其出色表現給評委留下深刻印象,成為當之無愧的教學冠軍。

談及參賽收穫,郭曼老師概括為「以賽促教」。「比賽給了我一個機會停下來,回頭去反思總結這些年在教學中有哪些亮點和不足。參賽老師實力非凡,每個人都拿出了最好的一堂課,令我獲益匪淺。專家的點評往往一針見血,富有啟發性。」郭老師在參賽中完成了自我發現和自我提升,「時代在變,學生在變,獲取信息的方式也一直在變,老師也必須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郭曼老師2009年從外院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已有八年。之所以這樣選擇,不僅因為對母繫心懷感恩,更因為被外院那一群可敬可愛的同事深深吸引。時至今日,郭老師仍對自己面試時試講的那堂課記憶猶新。聽課老師們富有建設性的提問和開放、熱忱的態度,無不打動著這位熱愛教學的年輕老師。她動容地說:「我們有的同事快要退休了,還在備新課,在學校碰面時還在討論最新的資源和教學方法。這種對教學的熱愛太可貴了。」這次參賽,郭老師在設計教案時曾遇到困難。有次她在食堂碰見兩位同事,和他們一說,大家立即熱烈地討論起修改意見,並為此犧牲了午休時間。「你講的新理念在中大會被欣賞,因為這裡有一幫和你有著共同理念的同事。我很願意、也很榮幸成為這個集體的一份子。」

近年來,學術英語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新趨勢。儘管教學壓力大、備課任務重,但改革得到了老師們的一致支持。郭曼老師笑言:「我們一直在折騰。」從分級教學、自主學習到思辨學習、學術英語教學、卓越班人才培養,中大的英語教學改革一直走在國內前列。長期課堂教學實踐讓郭曼老師發現,學生普遍對英語學習興趣很高,但應試思維依然存在,學生主要依賴英語教材、考試來學習英語。因此她的教學設計,最重視培養學生可持續的自主學習能力。

語言學習沒有捷徑,「秘訣」在於點滴堅持、天天使用。

讓英語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讓英語成為一門有用的工具。

郭曼老師強調的這些觀點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當她得知學生在避雨時用手機學英語,回家看CCTV NEWS、聽國外公開課時深感欣慰。

過去人們常常把老師稱為「教書匠」,在郭曼老師看來,教學確實需要一種匠人精神,一種反覆打磨課堂的精神。「我們很多老師在上課前都會一直備課,反覆打磨,即便在一門課有了豐富授課經驗後仍會這樣做,因為每次備課總會有進步空間,這也是不斷創造的過程。」

未來,郭老師計劃提高課堂活動的思辨性,著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學無止境,教無止境,對她而言,教育是值得一生熱愛並為之付出的事業。

梁心璐:拒絕套路,用誠懇的態度去寫作

不同於大二那年止步於校賽的遺憾,大三加入本科生科研培育計劃學術寫作組的梁心璐以放鬆心態從校賽冠軍一路走到了2017「外研社杯」全國英語寫作大賽的冠軍領獎台。

全國總決賽上,梁心璐的議論文To Find Your Own Walden獲得最高分。她特別感謝齊曦老師為她提供了範文和系統的思路。由於平常很少接觸這類短小精悍的議論文,梁心璐一開始有點畏難情緒。

後來她看了大量GRE範文,才逐漸學會了如何表達深度的邏輯關係。

這種議論文類似於《紐約時報》的社論,切口小但闡述卻很深入,需要在極短篇幅內把一個問題分析透徹,這對寫作者的思辨和邏輯表達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梁心璐總結道:「在備賽、參賽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收穫是,我以後不會再用列要點、總分總的套路來寫文章了」。

梁心璐熱愛閱讀,除了經典作品,也常常了解一些不那麼出名、但更貼近時代的優秀作者和作品,這種兼具廣度和深度的閱讀開闊了她的視野,也影響著她的寫作。而外院許多極具人格魅力的老師則是梁心璐寫作道路上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大一的《文學作品選讀》,朱玉老師氣質典雅,讓她印象深刻。梁心璐發現,朱玉老師推薦的往往都是可以「順藤摸瓜」的索引性書目,而且「作者文筆優美,寫作書比小說還好看」。大二劉玉宇老師的細讀文本課,開放包容,最符合梁心璐對文學課的期待。大三上學期,她作為學生志願者參加了英語系主任戴凡老師開設的「中山大學作家寫作營」,陪同作家去桂林體驗交流,幫助作家翻譯作品並輔助拍攝紀錄片,近距離地感受作家們的寫作狀態。外院的創意寫作課走在國內前沿,與戴凡老師的個人魅力密不可分。梁心璐有機會與戴凡老師相處,欣喜之情溢於言表,「我非常佩服戴老師對語言的把控力,還有對生活開放的心態。她的作品讀起來很舒服,是非常優秀的現代英語散文。言傳身教,Show not tell,我們更看重的是一種誠懇、真實的寫作態度。」

相比同齡人,梁心璐對未來學業規劃,清晰得讓人驚訝。高考填報志願,她的興趣在傳媒,父母則建議本科讀外語,研究生再轉傳媒,最終,她聽取建議來到了中大。

梁心璐身材嬌小,內心卻能量滿滿,「我很早就確定了對傳媒的興趣,所以選擇中大這個更廣闊的平台,大一加入中大青年傳媒,慢慢成長為四校區總編。」 2017年3月,梁心璐成功入選中國大學生新聞社的文字記者,她計劃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寫出讓自己滿意的作品。

大一時,梁心璐參加了英國的暑假遊學項目,三周的時間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她了解了BBC節目的歷史淵源和生產過程,領略了電視節目、微電影的魅力,關注到英國媒體的傳統氛圍,也因此埋下了一顆去英國讀傳媒研究生的種子。她說,「我喜歡看BBC紀錄片,去了英國之後特別喜歡那邊的氛圍。未來誰也說不好,甚至我不做文字記者,試一試編導也可以……」

人生不設限,「未來無限的可能」在等待著她。

鍾思睿:學外語,要肯花時間去鑽研

2017年,鍾思睿和陳裕鑫二人組隊,憑藉穩定發揮和優異表現,奪得第十屆全國高校德語專業大學生辯論賽亞軍,刷新中大該項賽事的最佳成績。當時,鍾思睿剛從德國交換回來,時間緊、任務重、辯題多變,每個辯題的正反方的準備都要做到滴水不漏,訓練強度非常大,最辛苦時,需要在一天之內背完幾十頁資料。

鍾思睿回憶第一場與浙江大學比賽,「對手口語很厲害,我以為自己上台會緊張得說不出話,但上台之後我出奇地淡定,很專心在辯論,感覺很奇妙。」對於最後一場決賽的對手南開大學,鍾思睿微笑著說,「她們口語很好,邏輯思維非常清晰,很幸運能遇到這麼優秀的對手。」鍾思睿尤其感謝一路陪伴的指導老師陳智威,「Herr Chen每場都記筆記,結束後分析我們和對手的優、劣勢。有些辯題比較難,在準備階段我們想不出論點,走進死胡同,但Herr Chen總是能幫我們開腦洞,想出很奇妙的論點。」Herr Chen一直強調:「沒有哪個辯題、哪個持方是不能辯的。」鍾思睿深切認同這個觀點,「辯論自有其獨特的魅力」。

因為媽媽是英語老師,鍾思睿從小就對語言有莫大的興趣,德語成了她的最愛,高考所有志願都填報了德語專業,最終,她順利進入中大德語系。

德語是公認最難的語言之一,大一大二時,需要耗費巨大的精力打好基礎。「學外語,一定要注重聽說讀寫,並且要肯花時間去鑽研,量變才能產生質變。」

鍾思睿極度自律,經常在別人還在休息時便開始晨讀,堅持每天利用碎片化時間練習聽力以保持語感,也時常聽德語電台、關注德國的熱門網站。

她言語之中滿是對德語的熱愛,因為熱愛所以努力,且不知疲倦。

大三時,鍾思睿選擇去德國科隆大學交流學習。「宅」在珠海的她,去了德國後彷彿打開了人生的新天地。她常常在課餘遊歷於德國的大街小巷,在天然的德語環境中感受另一國度的魅力。國外交換,學習依然是第一要務。鍾思睿充分把握這次珍貴的學習機會,通過小班教學和分級上課的制度,她不僅學到了實用的德語口語,還培養了批判性思維。交換期間,她不想因為「國外大學自由就虛度了時光」,一如往昔勤奮刻苦,順利通過該校德語C2等級考試(歐標最高等級),並以滿分成績通過德福考試(TestDaF)。

升入大四,鍾思睿以優異成績保送至北外德語系,研究方向是德語翻譯理論與實踐。她說:「選擇翻譯專業,是因為我想要成為口譯員,我希望在興趣的指引下努力實現夢想。」

談到母校,她表示能在外院學習喜歡的德語,認識那麼多可愛又專業的老師,與2014級德語班的同學一起成長,追隨內心走向自己選擇的未來,這一切都讓她感到無比幸運。

站在大學的尾巴上,她坦言:「讀大學以來,我一直重視語言本身的掌握,比如聽說讀寫,但是看書太少了,沒有發展其它如文學、語言學方面的能力,現在希望通過大四這一年有所補救。」

優秀者從未停止追求卓越的步伐,她將熱愛與興趣化作執著追求的不竭動力,勇敢而堅定地踏上人生的新征程。

資料卡

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率先提出「聽說讀寫譯研」的人才培養路徑,將學術素養的訓練與外語能力的提高有機融合,舉辦多種學術課程或活動提升學生的學術能力。

■全面實行導師制。立足於我校綜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學的學術定位及發展規劃,統一設置學術導向訓練課程,讓本科生接受學術能力的基礎訓練。

■外院大講堂。邀請國內外優秀學者來學院講學,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強化本科生的文史哲通識教育。

■本科生學術第二課堂。自2017年起,學院開展本科生科研培育計劃,成立了四個本科學術課題研究組:口語演講組、學術寫作組、學術閱讀組、一帶一路跨文化組。團隊已建成全球範圍內取樣規模最大、量化特徵最全的「多模態口語演講語料庫」。

■創意寫作教學及中山大學作家寫作營。借鑒國外傳統工作坊,每年舉辦一次「中山大學作家寫作營」,邀請世界不同國家優秀作家來華,舉行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學生提供大量開放的交流機會。此外,學生每年自主編輯1本故事集。

外國語學院2017年師生獲獎一覽

■2017.12 2017「外研社杯」全國大學生英語寫作大賽全國總決賽 冠軍

■2017.12 2017「外研社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大賽全國總決賽 二等獎

■2017.12 2017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全國總決賽 冠軍

■2017.12 第二屆「新世界盃」全國大學生日語演講及綜合技能大賽 二等獎

■2017.10 第十屆全國高校德語專業大學生辯論賽 亞軍

■2017.11 上海翻譯家協會德語藝術歌曲/詩歌翻譯競賽「得意之作」獎

■2017.6 「德國你好」全國語言信使教學比賽 第一名

■2017.4 第一屆「漢教英雄會」第四名、最佳人氣獎

■2017.3 第八屆粵港大學生法語演講比賽 第一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山大學 的精彩文章:

中大有個「飛哥團」

TAG:中山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