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ppSo

AppSo





「大咖說」是 AppSo 推出的新欄目,關於產品的趨勢洞察,關於行業的內幕八卦,讓行業大咖來為你揭秘。




你一定也有過這樣的疑惑:




同樣的賬戶, 在 iPhone 上購買愛奇藝的視頻會員,包年價格是 218 元;而在 Android 手機上購買,卻只要 178 元。





從左到右分別是愛奇藝 iOS 客戶端、

網站


以及 Android 客戶端的訂閱界面



有一種說法是,這 30% 的差價是蘋果公司徵收的「蘋果稅」;還有人說,這是「大數據殺熟」,專門針對 iPhone 用戶。




事實果真如此嗎?「蘋果稅」到底是什麼,「大數據」真的在痛宰 iPhone 用戶嗎?




在 iPhone 上打車,蘋果會收手續費嗎?




在聊「蘋果稅」之前,我們先搞清楚一個問題:





用 iPhone 打車,在 iPhone 上買咖啡,蘋果會收手續費嗎?




答案是,不會。




在《App Store 審核規範》中,有這樣的規定:





App 之外的實物商品和服務:如果 app 允許用戶購買將在 app 之外使用的商品或服務,則必須使用 App 內購買項目以外的購買方式來收取相應款項,如 Apple Pay 或傳統的信用卡輸入。




換言之,你在美團上叫外賣、在滴滴上打車、在星巴克買咖啡、在麥當勞買漢堡——蘋果都是不參與分成的。







原因很簡單,打車、外賣都屬於 app 之外使用的服務,而咖啡、漢堡,則屬於 app 之外使用的商品。




那什麼情況下,蘋果才會收取提成呢?



只有當你購買 app,或者進行 App 內購買(In-App Purchase,簡稱 IAP)時,蘋果才會收取 30% 的服務費。




付費 app 很好理解,但問題是,什麼是 App 內購買?



蘋果對此有明確的規定:





如果您想要在 app 內解鎖特性或功能 (解鎖方式有:訂閱、遊戲內貨幣、遊戲關卡、優質內容的訪問許可權或解鎖完整版等),則必須使用 App 內購買項目。 App 可使用 App 內購買項目式貨幣,以便用戶在 app 中「打賞」數字內容提供商。




具體的 App 內購買項目包括以下類型:







分辨一個 app 到底有沒有內購,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 App Store 上對應的介紹頁,有內購的 app 在「信息」一欄會有「App 內購買項目」的說明,而諸如滴滴、餓了么這樣的 app,則沒有內購的信息。





滴滴、愛奇藝的 App Store 詳情頁




搞清楚蘋果的收費策略之後,你也就明白「蘋果稅」到底是什麼了——就是發生 App 內購買時,蘋果向開發者收取的服務費。




只有蘋果 App Store 才抽成嗎?




視頻會員屬於 app 內使用的服務,按照蘋果的策略,開發者需要繳納 30% 的服務費。




實際上,不止是 App Store,各大應用商店都會向開發者收取不同比例的服務費。







以 Android 生態中最大的應用商店 Google Play 為例,在 Google Play 的開發者規範中也有這樣的規定:





一般而言,Google Play 的條款僅允許您通過標準付款處理方 Google Payments 出售應用內訂閱。 對於任何訂閱商品的購買,交易費與購買應用的交易費相同 (30%)。




各大應用商店的收費策略都大同小異,有的應用商店抽成甚至高達 50%。App Store 那 30% 的抽成,也只是業內平均水準。




既然如此,為什麼在 iPhone 上購買愛奇藝的視頻會員卻要貴那麼多呢?




這就牽涉到了另一個問題:定價權。




App 賣多少錢,蘋果說了不算




舉一個相對通俗易懂的例子:




App Store 就是一個大賣場,為開發者們提供物料和店面(開發 app 所需的工具、展示 app 所需要的資源),蘋果收取租金(抽取 30% 的提成)。




開發者們則是一個個入駐賣場的店主,賣什麼類型的 app,在什麼地區賣,售價是多少,均是由開發者自己決定,蘋果更多是起到指導和審核的作用。







在《App Store 審核規範》中,有這樣的規定:





在 App Store 中,您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讓自己的 app 實現盈利。




如果您的業務模式並不顯而易見,請務必在其元數據和 App Review 備註中加以說明。




如果我們無法理解 app 的工作方式,或者 App 內購買項目不是那麼一目了然,則審核會有所延誤,並可能會導致 app 被拒絕。




儘管價格由您決定,但是我們不會分發要價明顯過高的 app 和 App 內購買項目。對於試圖以不合常理的高昂價格欺騙用戶的 app,我們將予以拒絕。




蘋果不僅會對 app 的內購項目進行審核,對 app 的售價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在「合理」的範圍內,不然這個 app 可能會被拒絕上架。




值得一提的是,開發者並不能隨意決定 app 以及 App 內購買項目的價格,為了提升開發者的輸入效率、減少出錯率,蘋果為付費項目設置了許多個價格檔位,開發者可以根據需求,自行選擇最合適的檔位。





App 的定價頁面




儘管 App Store 有著種種嚴格的規範,可總的來說,開發者還是擁有比較自由的自主定價權。




於是,當 iPhone 用戶進行 App 內購買時,就會面臨三種定價策略:






  • iOS 端的售價比其他平台的售價更低



  • iOS 端的售價跟其他平台的售價一致



  • iOS 端的售價比其他平台的售價更高




顯然,愛奇藝的視頻會員就是屬於「iOS 端的售價比其他平台的售價更高」的情況。





愛奇藝 Android 客戶端,付款需要使用第三方支付通道




不過,愛奇藝在 iOS 平台也有過定價較低的時候。2018 年春節期間,愛奇藝在 App Store 開啟了「新春優選」的連續包月優惠活動,前三個月會員半價。







由此可見,開發者對 app 的定價還是有較大自主權,可以根據情況靈活調整。但在大部分情況下,開發者們還是力求讓不同平台的定價一致。




AppSo(微信公眾號:AppSo)統計了一些常見的 App Android / iOS 平台的內購買項目,發現這些 App 內購買項目的定價都是一致的。







此外,知乎、得到等 app 的 iOS 版則採用了充值知乎幣、得到貝的方式,由於 App Store 的定價策略,只能提供不同的充值檔位,但這兩種虛擬貨幣與人民幣等值,不同平台充值並不存在價格差異,只是充值方式有所不同。







知乎、得到採取這樣的策略,我們猜測可能是為了方便用戶對作者進行「打賞」——在《App Store 審核規範》中,有這樣的規定:





App 可使用 App 內購買項目式貨幣,以便用戶在 app 中「打賞」數字內容提供商。




「蘋果稅」其實是個偽命題




既然 app 的定價權在開發者手裡,那麼 App 內購買項目的價格高低,就不是蘋果說了算。




可是,為什麼大部分開發者寧願降低收益,也要選擇多平台統一定價呢?




AppSo(微信公眾號:AppSo)諮詢了多位 app 開發者,得到的反饋主要有以下幾種:






  • 可以打消用戶的疑慮,提升用戶體驗



  • 降低溝通成本,減少定價問題帶來的無效溝通



  • iOS 用戶的付費意願更強,儘管在 iOS 平台的收益少了,但可以賣得更多




從蘋果 2018 Q2 的財報數據上看,App Store 已經成為了服務類營收最大的增長引擎,目前已有超過 2.7 億付費註冊用戶,同比增長 1 億。







蘋果官方發布的《Apple 中國企業責任報告》則顯示,自 App Store 發布以來,大中華區開發者從中獲得的收益已經超過了 1120 億元。




歸根結底,對於開發者來說,哪有什麼「蘋果稅」啊,這只不過是 app 發行的渠道成本罷了。




最後,聊聊「大數據殺熟」




解決了「蘋果稅」的困惑,我們最後再來聊聊「大數據殺熟」。




無論是滴滴還是攜程,都是通過 app 提供實體服務,依據 App Store 的政策,蘋果既不會從中抽成也不允許開發者調用 IAP 介面進行收費。




那麼,iPhone 用戶是不是就該被「大數據」痛宰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滴滴 CTO 張博曾在公司內網

表示





滴滴從未有過「大數據殺熟」,以前沒有,以後也永遠不會有。





圖片來源:搜狐




根據官方的說法,造成滴滴打車價格差異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每個行程都是根據乘客定位、實時路況、預估行駛里程、時長估算的



  • 滴滴顯示的預估金額包含了優惠券抵扣的部分



  • 乘客的網路環境也有可能對定位造成影響




AppSo(微信公眾號 AppSo)經過多輪實測,發現在相同的網路環境、設置相同起點終點的情況下,Android 手機與 iPhone 的打車價格完全一致,車費預估明細也是一樣的。






總結




最後,讓我們回到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





「蘋果稅」到底是什麼?




實際上,這就是開發者在 App Store 投放 app 時所支付的渠道分成費用,誤以為是「蘋果稅」,顯然是對 App Store 分成規則不熟悉所造成的誤解。




反過來講,既然定價權在開發者手裡,而且多平台統一定價能夠降低用戶的決策成本、提升用戶體驗,那為什麼某些視頻網站會員還存在這麼大的價格差異呢?這或許又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至於「大數據殺熟」,則可能是 app 信息呈現方式導致的混淆。




對於平台來說,「殺熟」無疑是一種殺雞取卵的運作方式,攜程大住宿事業部 CEO 陳瑞亮曾表示:





攜程酒店的價格對用戶是一致的,展示上的差異,是因為用戶領用或購買優惠券的差異。




「殺熟」現象在攜程平台上絕不存在。未來,也絕對不允許「殺熟」行為的發生。此舉完全得不償失,影響的也遠不止市場口碑。




題圖來源:Fast Company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 AppSo(微信公眾號 AppSo),回復關鍵詞「

iPhone

」獲得 iPhone 小技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