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育實證研究如何溝通理論與經驗

教育實證研究如何溝通理論與經驗

作者簡介:戚務念,社會學博士,江西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教育學術月刊》副主編。本文截取於《論中國教育研究的實證轉向》,正式稿發表於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四期。作者已授權。

有一些實證研究工作,缺乏理論前提,或對隱含的理論假設未作明確和充分的討論。還有一部分人,將實證研究標籤為實證主義,而在中國語境下凡是主義就有極端之嫌,因此不符合「辯證法」,是「不正確」的。不可否認,他們一定程度上秉承了實證社會科學的經驗性特點,但忽略了理論前提的需求。從對實證(經驗)研究的廣泛定義來看,其理論旨趣是不言而喻的。與實證主義學派常常貶低理論研究和理論指導不同,應用經驗研究方法並不等於以實證主義哲學為指導。在教育與社會科學中採用實證轉向,並不是要偏廢理論,反而是為了加強經驗與理論的溝聯,加強對理論的檢驗,以較準確的研究來指導實際工作。關於實證研究的規程,已經有不少優秀的教科書和論文出版,本文對此不贅述,只作原理性闡述。實證研究一般分為量化研究與質化研究兩種,本文也依此分別敘述。

1.量化研究:假設作為理論與經驗的橋樑

從國際一流社會科學雜誌的範文看,實證研究一般包括八個組成部分:問題、理論(文獻)、假設、數據、測量、方法、發現和結論,稱為「洋八股」結構。簡言之,這種結構就是,一項研究要從問題出發,然後綜述相關文獻和理論、討論各種不同觀點和可能的答案,進而從中抽出假設命題;之後測量概念,收集數據,設計分析方案;最後分析數據以檢驗假設,並做出總結。很明顯,這是量化研究的套路。從方法論角度來看,問題、理論(文獻)、假設可以稱為「前操作化階段」,而數據、測量、方法和結果可以稱為「操作化階段」。這種研究的核心是理論、假設和數據。其中,假設乃連接理論與經驗之橋樑,假設便是論文的核心觀點,需要論證才能轉化為知識。這裡的論證便包括理論論證和經驗論證。以肖日葵的《家庭背景、文化資本與教育獲得》研究為例:

教育獲得的影響因素中,家庭背景被學術界愈加看重。隨著研究的深入,家庭背景操作化指標逐步精細與擴大,文化維度日益受到重視。基於現有問卷設計與模型建構的不足,作者梳理了文化資本的概念演變,將文化資本界定為高雅文化資本和文化資源,預設家庭背景通過文化資本進而影響子女的教育獲得,據此提出了家庭背景作用假設、文化資本作用假設、文化資本調節作用假設、文化資本作用機制差異假設、教育再生產差異假設等若干研究假設。基於上海市2008的調查數據,在變數操作化的基礎上應用多元線性回歸(OLS)模型檢驗所提出的假設,以分析家庭背景、文化資本對教育獲得影響,揭示家庭背景影響教育獲得的文化資本機制。

好的經驗問題背後,都有一個理論問題,實證轉向的「問題提出」部分,特彆強調理論緣由(theoretical rationale)。研究者的個人動機、政治意義和意識形態不能算理論緣由。理論緣由的獲得必須進入學術脈絡,可以是對著名理論的追捧,也可以是批判。當然,對理論緣由的追逐也可能將研究引向歧途,如一些西方理論可能根本不適用中國研究,生搬硬套就會衍生出不恰當的問題。一般而言,理論緣由在文獻綜述中尋找。這裡的文獻,主要指核心文獻。文獻回顧基於兩個假設:知識是積累起來的,以及我們在他人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研究。作為一種書面論證,文獻綜述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從前人研究中建立邏輯論證,尋找到可信的證據,回答研究問題,從而將一個論題推向前進。因此,文獻綜述功用有三:除了提出理論緣由之外,包括澄清貢獻和提供理論框架。尋找理論視角是文獻綜述最重要的功用。即使研究者面對的是從未觀察過或者西方理論從未考察過的新現象,比如中國的班主任制度,依然需要理論提供觀察視角。與著名理論(學說)「攀親戚」很重要,與他們「劃清界線」更重要。通過澄清與現有理論的淵源和區別,研究者才能說明自己的創新之處。即使研究者創造自己的理論框架,仍然應認真對現有理論進行批判性回顧。

吳重涵發現,在中國的教育實證研究現狀中,較好的文獻綜述分為相對獨立的「問題綜述」和「方法論綜述」,前者旨在找到研究問題在問題鏈背景中的定位,後者旨在尋找與研究問題有本質理論聯繫的概念體系,形成新的視角,並以此建立關鍵詞和研究變數,以更廣闊地尋找文獻。在實證轉向中,經驗資料常常不能夠直接檢驗理論,所以需要從理論中演繹出可驗證的假設,特別是較具普遍性的理論,需要一些「中介」命題(假設)才能與資料發生關係。至於數據獲得、概念的測量與操作化等研究設計,有較多的教材論及。最後的結論部分,一般有概括經驗發現(對假設的檢驗結果)、探討對假設的證實或證偽的理論含義、進一步的理論推論(新假設)等三個任務,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二個任務,即回到文獻或理論綜述來闡明本研究的經驗發現的含義。

2.質化研究:從故事到理論

質性研究引入中國的教育研究已逾20年,然而,質性研究依然常常被誤解。如認為質性研究就是講故事,是對程式化數據分析技術的簡單套用,對原始數據的簡單呈現。因此,質性研究成為了方法論缺失、不進行文獻綜述的借口。質性研究似乎意味著「怎麼都行」(anything goes)。我們也不時會看到一些文章,故事有趣、文筆老到、方法可靠,但研究結果平淡無奇。其實,質性研究並沒有那麼簡單,幾乎任何一個學者都將「從原始資料中形成結論和理論」作為質性研究的特徵。先以王黎芳的一項研究為例。

縣中現象在高中教育領域司空見慣。通過跟蹤性個案調查發現,華北某一貧困縣城的重點高中學校的日常運行管理中表現出如下特徵:以升學率高的高中學校為模板進行資源重組,以高考為中心進行師資培訓,依據考試成績進行師生激勵,以考試高分為目標的班級競爭,封閉式的時間管理等。在對經驗資料的整理分析後,作者回到布迪厄的慣習理論中,認為縣中現象的實踐邏輯就是高考慣習塑造機制的生產和再生產,其根源在於學校場域中不同主體在高考慣習的型塑上尋找到了利益結合點,從而通過規範與利益的統一、規範與認知的契合為高考慣習的塑造奠定了堅固基礎,最終實現了宏觀社會事實與微觀社會行動的聯結。

其實,質性研究者也強調理論框架和理論視角對分析經驗資料的重要性,下述環節都是必需的:文獻回顧,理論分析,從中找出自己的視角,構造分析框架,提出主要觀點,然後討論資料收集方法,分析經驗數據。以紮根理論為例。紮根理論雖然名之為「理論」,其實為質化分析里的一種作法取向,屬於方法。針對的背景是,當時美國社會學界流行兩種趨勢:缺乏充足經驗數據的巨型理論和只有變數分析的經驗性研究。這種兩極化趨勢加劇了理論與資料間的裂隙,無法產生足以解釋變化著的、複雜的現代社會的理論。陳向明介紹過紮根理論的基本思路:(1)從資料中產生理論,通過對資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論框架;(2)保持理論敏感,這是紮根理論優秀與否的分水嶺。不論在研究設計階段,還是資料收集和分析階段,都要對前人理論以及資料中呈現的理論保持敏感,注意捕捉新的建構理論的線索;(3)往複比較,數據收集和分析同時進行,在資料和資料之間、理論和理論之間不斷對比,並根據資料與理論之間的關係提煉出有關的概念類屬(category)及其屬性。(4)理論抽樣,資料中初步生成的理論作為下一步資料抽樣的標準,數據收集由建構中的理論決定;(5)結合原始資料和自己個人的判斷,靈活運用文獻,將原始資料、研究者的前理解以及前人研究之間看作三角互動關係;(6)理論性評價。其核心分析原理有理論敏感性、理論抽樣、往複比較等。可見,紮根理論雖然認為在研究之前不必有理論假設,但其主要目的卻是「填平理論研究與經驗研究之間尷尬的鴻溝」,為定性研究的理論建構提供發展的空間。

一般而言,「洋八股」以演繹邏輯為主,歸納邏輯為輔,更適合於定量研究,尤其適合於規範化的學術訓練。但對於高手則可以靈活變通,作為形式規範,可以納入實質性的概念和理論。質性研究則更傾向于歸納邏輯,其結構大致為:提出問題、收集資料、分析資料、用理論解釋經驗發現、概括新理論。但在定量研究者看來,這種歸納過程只反映假設產生過程而不是假設檢驗過程。但也有質性研究者認為,質性研究更需要理論功底也更能發展新的理論。中國的教育研究的實證轉向正在開啟,然而,任何轉向所提供的探索空間都必將觸及界限,亟須學人更多的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反思和研究實踐探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方法與論文寫作 的精彩文章:

質性訪談資料的收集與三角驗證

TAG:科研方法與論文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