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面發力:2018浙江傳統製造優化升級10大任務!

全面發力:2018浙江傳統製造優化升級10大任務!

浙轉升〔2018〕2號

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

省工業轉型升級領導小組印發《2018年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工作要點》。2018年要達到怎樣的目標?還有哪10大重點任務?小編馬上帶你來看!

2018年,在繼續深化10個重點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的基礎上,啟動新一批重點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促進優勢產業加快升級、落後產能加快淘汰、融合拓展不斷深化,在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進展。

力爭規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7%以上,科技活動經費支出增長10%以上,關聯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和工業設計服務收入增長10%以上,規上工業畝均增加值增長7%,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傳統製造業數字化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水平位於全國前列,積極創建全國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示範區。

一、

鞏固深化第一批重點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

深化紡織、服裝、皮革、化工、化纖、造紙、橡膠塑料製品、非金屬礦物製品、有色金屬加工、農副食品加工等10個重點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加大分業施策力度,認真總結推廣典型模式、經驗做法。

繼續深入推進紹興市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綜合試點和21個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分行業省級試點,對照國際國內先進水平開展省級試點對標提升活動,深化落實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產融合作試點等支持政策,加快破解土地要素制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樹立一批典型樣板。

二、

啟動新一批重點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

結合我省發展實際,啟動汽車零部件、低壓電氣、金屬製品、泵閥軸承、傢具及竹木製品、文體用品、家用電器等第二批7個重點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分行業抓好重點舉措落實。

按照「行業規模總量在全省所有縣(市、區)中居於前列,改造提升前景好、對經濟發展貢獻大,有望引領國內行業發展」的基本條件,在新一批重點傳統製造業各選擇1—2個發展基礎好、轉型思路清晰、保障措施有力的縣(市、區),開展分行業省級試點,加大財政、土地、能源、金融等政策支持,力爭在創新升級、整合優化、強鏈補鏈和有序退出等方面加快突破。

三、

建設一批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

深入實施《浙江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行動計劃(2017—2020年)》,加大綜合體規劃建設力度,打造一批創新要素互聯互通,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三鏈一體融合」的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加快實現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分行業省級試點、所有塊狀經濟和工業大縣、強縣「全覆蓋」。

研究制定《浙江省工業新產品研發生產指導意見》,推進位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載體建設,加強新產品、新技術開發以及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實行更加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優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018年力爭傳統製造業領域省市縣三級新增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50家以上、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0家以上,鑒定省級工業新產品(新技術)1500項,新產品產值率達到32%。

四、

以數字經濟為核心培育一批

「互聯網+」「大數據+」新模式新業態

推進「互聯網+」「大數據+」,深化製造業企業上雲計劃,開展工業互聯網及工業APP培育行動、軟體開發雲應用製造業試點,加快工業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發展應用,培育壯大網路協同製造、個性化定製、服務型製造新業態新模式。

支持龍頭企業建設基於互聯網的「雙創」平台,構建產業鏈「雙創」新生態。深入推進「品質浙貨?行銷天下」活動,深化產業集群跨境電商發展試點,大力培育品質電商,構建全球營銷網路,拓展國內外市場。

2018年力爭傳統製造業領域培育服務型製造示範試點企業(平台)40家、個性化定製示範試點企業50家、工業互聯網集成創新應用示範企業100家、網路協同製造示範試點企業100家;創建5家左右省級工業互聯網平台、10個製造業「雙創」平台,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上雲企業突破10萬家,重點行業骨幹企業互聯網「雙創」平台普及率達到80%。

五、

實施一批突破性、帶動性、示範性強的

重點技術改造項目

深入推進「機器人+」,實施《浙江省「機器人+」行動計劃》《浙江省智能製造行動計劃(2018-2020年)》,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建成一批智能製造單元、智能生產線、無人車間和無人工廠。

總結推廣新昌陀曼微智造的經驗做法,加快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著力培育一批系統集成能力和售後服務能力強的科技型智能化技術改造工程服務公司。

大力推進「135」企業管理創新工程、傳統產業質量提升工程,組織實施一批質量提升示範項目,認定一批管理創新示範企業,支持企業發展精益製造,應用先進質量管理辦法,建設貫穿研發設計、原料供應、生產製造、營銷服務等產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集成平台,積極打造智慧供應鏈和綠色供應鏈。2018年力爭在傳統製造業領域實施重點技術改造項目1000個以上,新增工業機器人8000台以上。

六、

打造一批「浙江製造」標準、品牌

深化「標準化+」行動,聯動推進「三強一製造」建設,加快構建「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浙江製造」標準體系,全面開展對標達標提升行動,全面啟動傳統製造業標準化改造提升區域試點,持續開展國際和全國標準化技術組織與浙江產業對接活動。

深化「品牌+」,實施「浙江製造」品牌培育工程、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深入開展「浙江製造」品牌集中宣貫、集中培訓、集中制標、集中認證「四個集中」活動,打響「品字標浙江製造」品牌。

加快義烏浙江製造品牌功能中心建設,組織舉辦「品字標浙江製造」品牌義博會主題活動,深入開展「浙江製造」歐洲行、美加行,更好推動品字標走出浙江、走向世界。2018年力爭傳統製造業領域制訂「浙江製造」標準300個,培育「品字標浙江製造」企業180家、「浙江製造精品」40個。

七、

發展一批關聯新興產業

深入推進智能製造裝備開發計劃、首台套產品「雙百」工程,加快推進傳統製造業領域高端裝備進口替代。實施一批與傳統製造業緊密關聯的先進裝備製造、工業大數據、新材料等重點項目,加快延伸發展新興產業。

深化「設計+」,實施傳統產業設計再造計劃,拓展工業設計中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的創新應用,紮實推進省級特色工業設計基地建設,辦好世界工業設計大會,加快發展研發設計、產業金融、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

推動傳統製造業領域軍民融合發展,強化傳統製造企業與軍工央企集團分行業精準對接,引導優勢企業參與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深化浙江與兵器工業、中國電科等軍工央企的混改合作,引進高端項目,承接高技術轉移轉化,促進強鏈補鏈發展。2018年力爭傳統製造業領域實施裝備製造重點項目30個、培育軍民融合示範企業30家,關聯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和省級特色工業設計基地設計服務收入增長10%以上。

八、

支持一批優質企業加快發展

大力實施「鳳凰行動」,加快傳統製造業企業股份制改造,完善分層次、分類別、分梯隊的上市企業培育名單,建立企業股改上市中介服務評價機制,加快推動境內外上市;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圍繞提升產業集中度、延伸產業鏈開展併購重組,整合先進技術、人才、品牌、渠道等核心資源做強做大。2018年傳統製造業領域力爭新增上市公司20家,併購重組交易金額300億元。

加大「三名」企業培育力度,聯動推進跨國企業集團培育計劃、本土民營跨國公司三年行動、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專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和小微企業提質行動,加快市場主體轉型升級。2018年傳統製造業領域力爭備案審核高新技術企業300家,新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1000家,確定「隱形冠軍」及培育企業120家、新增「專精特新」入庫培育企業7000家、「小升規」企業1000家。

九、

高水平建設一批小微企業園區和產業基地

按照「高起點規劃設計、高標準推進建設、高質量集聚項目、高效能管理服務」的總體要求,全面加強小微企業園區建設管理,建立完善小微企業園區管理體制,研究制定專項政策意見,加大園區開發建設和改造升級、入園企業培育和公共服務、集聚片區整合提升、標準廠房產權分割出讓、土地和財政激勵等方面支持力度,推動小微企業入園集聚發展、規範發展、提升發展、綠色發展、安全發展。

實施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計劃,全面深化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先進位造業基地)建設,切實整治存在安全、環境隱患的老舊工業區和低效園區,加快各類開發園區整合優化和改造提升,招引實施一批發展潛力大、帶動性強的高端外資、優質內資和浙商回歸項目,推動各類產業平台創新升級發展。2018年力爭新增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3家左右,啟動紡織、石化等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工作;全省新增小微企業園200個,新改擴建標準廠房1000萬平方米。

十、

淘汰一批落後和低效產能

深入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行動,堅決淘汰落後產能,通過破產清算、重整、兼并重組等方式分類處置「殭屍企業」,深化「低小散」「髒亂差」企業(作坊)整治專項行動,大力整治提升畝均稅收1萬元以下「低小散」企業,加快出清低效無效產能,提高產能利用率和產業集中度。

2018年力爭全省淘汰1000家企業落後產能,整治提升10000家「髒亂差」小作坊小企業,處置200家「殭屍企業」,騰出用能100萬噸標準煤,盤活存量建設用地10萬畝。深化「騰籠換鳥」,強化試點示範,培育一批「騰籠換鳥」示範小鎮、園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季後賽再度升級!最大攪局者橫空出世,勇士直言「頭疼」!
「無所事事的重要性」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