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式父母」的偉大與悲哀及3條建議

「中國式父母」的偉大與悲哀及3條建議

作者:孫燕

心理學碩士

北師大心理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在讀)。

擁有十餘年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經驗。

著有《當足夠好的父母——不以完美為目標》。

最近遇到了一些事情,加上以往的工作經歷和最近的學習,很想寫一寫父母和孩子的這個主題。寫文章總要造些概念,就套用「中國式」的前綴,說說「中國式父母。」

想到「中國式父母」,第一個想到的詞就是「偉大」。

多年以前那個還沒有商品房交易和學區房概念的時代,我的親戚,一對普通的工薪族夫妻,為了給孩子換一個距離好學校比較近的房子,風雨無阻地蹲點所在城市的換房市場,幾乎所有閑暇時間都在那裡泡著,和所謂的「房蟲子」們打交道,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最後終於做成了一個六戶人家聯動的壯舉,換到了想要的房子。

他們的孩子很爭氣,後來上了一個不錯的大學,也有了不錯的工作,給了他們期待的一個結局。

類似的事情在我們的國度有很多,我想每個人身邊都會有這樣的親友,甚至這篇文章的讀者自己就是這樣的父母——買學區房,為小升初想盡辦法,給孩子報輔導班或請家教,輔導孩子作業,或者為了幫孩子完成某種奇葩的作業找材料、找資料,為孩子中考高考或出國等各種前途安排操心……

這些並不是笑話,是身為父母的給孩子的實實在在的付出和幫助。

在學術研究界,中國式父母的成就也引起了諸多的關注。很多研究論文說起中國學生或華裔學生較高的學業成就時,都會歸結到中國文化或者儒家傳統上,比如高度重視孩子的教育,對孩子的學業有較高的期望和較多的投入等等。

從實際的經驗來講,我也覺得典型的中國式父母可以稱得上偉大,比如確實非常愛孩子,希望孩子有個好的前途,能過上更好的生活……為此他們會在行為上、資源上給孩子巨大的付出。《聖經》上說「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就在哪裡(太6:21)」,很多中國式父母的財寶就是孩子,因此他們的心也只能放在孩子的身上。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說不管孩子的父母也有很多,但他們不能說是典型的中國式父母,輿論上也不會認為那樣是好父母,也不在我們今天文章的討論範圍內。

說起這個「管」字也很有趣,西方社會和文化認為「管」有負面的含義,代表控制的或者專制式的教養方式,但在中國,「管」是個偏向正面的辭彙,英文的學術論文中乾脆就用音譯——「Guan」,代表對孩子的負責、關心。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典型的中國式父母是管孩子的父母,只有管孩子的父母是好父母。

但說起中國式父母,我又難免想起「悲哀」這個詞。

社會上有形形色色的教育和輔導機構,媒體上有鋪天蓋地的關於教育孩子的文章……從中我們也能感受到中國父母們的辛苦和焦慮。

為什麼我會覺得「悲哀」呢?因為很多中國式父母並沒有感受到做父母應有的那些回報。

付出總是要有一些回報的,然而現實是中國父母很難獲得回報——他們在物質上很難有回報,在情感更難獲得回報。

相比之下我覺得我很幸運,因為做父母這件事帶給了我很多的收穫——比如快樂,比如幸福,比如驚喜,還有很多層面的個人成長,我的孩子很出色,我從她們身上學到了很多。

作為一個母親和心理學工作者,看到很多父母並沒有或者不能享受為人父母,我感到非常可惜,同時又有一些無能為力的感覺——因為我不知道能做什麼來幫助父母們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感受到喜悅和欣喜。

為此,我在這篇文章里做了一些分析,接下來會依據這些分析提出3條建議,如果您覺得其中有那麼幾句話有一點道理,我就覺得很滿足了。

1. 關係vs.事情

在孩子的教育中,「關係」十分重要。

每次當有父母詢問孩子出了什麼問題應該怎麼辦的時候,我都要先詢問親子關係的狀況如何。

很多父母的心中都是把「事情」放在第一位的,這個「事情」可能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的「早戀」,孩子的網路遊戲,孩子的行為表現……思考的時候會糾結於具體的事情。

其實只有建立了好的關係,才有了打開孩子內心的鑰匙,並且很多時候建立了優質的關係本身就會使問題迎刃而解。諮詢師與來訪者工作的時候如此,父母與孩子也是如此。

然而父母和心理諮詢師又不完全一樣,因為父母與孩子天然有著血緣關係。但這也會對親子關係造成一定的阻礙——很多父母會覺得我是你爸(媽),我當然愛你,你是我的孩子,血濃於水,你當然也愛我,所以關係不用維護,感情也無需表達,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這個誤區的存在使得很多家長在處理與孩子有關的事情時,完全不考慮關係,最後往往事情沒處理好,關係也破壞了,得不償失。

所以我的第1個建議就是,父母們要把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作為首要目標,無論是日常相處還是處理事情,都要把親子關係放在第一位。

2. 對錯vs.差異

記得有位心理學大咖說過,心理學是一個有點彆扭的學科,因為儘管心理學嘗試著以數據、以控制化的標準流程來開展工作,但是因為其工作對象是人,或者說是有情緒情感的生命體,所以學心理學的人大概思維永遠都會保持一些柔軟和彈性,傾向於用相對的觀點去看事情,因此面對孩子時也比較寬鬆,不那麼較勁。

但很多父母非常看重是非對錯,或者說是「好」與「壞」的絕對標準。我是對的,你就是錯的,我這麼做是好的,那麼你的做法就是壞的,所以你應該聽我的。如果你不聽我的就是你的錯。

曾經接待過一個理工科出身的媽媽,在諮詢室中抱怨她的女兒不可理喻,屢教不改。開始時我以為她女兒有多嚴重的行為問題,但聽了其實覺得也沒什麼,就是這個媽媽很嚴謹細緻、有條理,可女兒偏偏是個藝術型的,喜歡畫畫兒,做手工,因此桌面上永遠平攤一大堆東西(記得有研究表明平攤是創造性人才安排自己環境的特點),屋子裡亂糟糟。「連往書包里放書,都不能一本一本放好,而是隨便一裝」,母親對所有這些都忍無可忍,因此母女之間的很多衝突,孩子也由此產生了一些心理問題。

在很多父母看來孩子與自己的不同之處往往是絕對錯誤的,需要改正。但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些只不過是人格和能力上的差異而已,差異不等於好壞,每種特點都有其優點,放到合適的環境就是亮點。

那位媽媽如果能接受女兒與自己的差異,欣賞女兒的創意,鼓勵她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相信孩子不但不會有心理問題,還能對於自己以後的職業及個人發展有更全面的認識和更多的選擇,更重要的是那些生活小節也不會再影響母女間的關係。

但現實中更多的父母會把自己的生活方式當成唯一的、正確的方式之後,因此很難欣賞孩子的特點、優點,而是希望改造孩子,使孩子成為和自己一樣的人。這也造成親子之間長期的、難以磨合的衝突點。

人格、能力等僅有中等程度的可遺傳性,因此孩子不像父母很常見;並且人格是相對穩定的,所以父母改造孩子通常很難成功。

關於父母對遺傳的作用有很多相關研究,但不知道這些並沒有關係,只要接納孩子與自己的差異,學會欣賞孩子,就會發現孩子能夠發展出獨特的能力;如果能暫時放下自己,虛心向孩子去學習就更好了。

所以我的第2個建議是,少用好壞、對錯來評價孩子,多從差異角度來看孩子,接納孩子和自己的差異——如果可能,鼓勵和幫助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去發展。

3.「管」 vs. 溝通

前文我們提到過,「管」是一個有中國特色的詞。中國式父母是「管」孩子的。但到底是如何管的,管的方式如何?

對「管「的最嚴重的挑戰是在孩子出現嚴重行為問題。

平時父母們可能能夠放下「對錯」、「好壞」的判斷念,但當孩子真的出現了行為問題時,父母在情緒支配下可能就會難以做到。

孩子的行為問題一部分源自不良的家庭教養方式,另一部分可能只是伴隨發展的階段性的問題,例如違紀、「早戀」、沉迷網路、學業落後、師生或生生衝突等,這類問題不一定是家長做錯了什麼,。

孩子出現問題時家長如何管呢?這個問題可以分為幾個情況——

01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是家長自我的延伸,是一個期待中的、更好的自我,抱有這種想法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會產生深深的自我挫敗感,因此容易用比較「硬」的方式去管孩子,例如說教、訓斥、體罰等。如果孩子不服從,那麼「管」就會進一步升級,其結果是親子關係就會遭到破壞,這時請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我們前文提到的第一條建議——將關係放在首位。

主張將親子關係放在第一位並不等於家長不「管」孩子,事實上,很多熊孩子的出現,就是由於其背後有著不負責任、不管孩子的家長。

但是,管的時候要考慮孩子的性格、年齡、接受程度、管教的方式方法、說話用詞和語氣等等。絕對不能打著「我是為你好」的旗號,要求孩子無論家長怎麼說孩子都得乖乖聽著,我吼你你也不能走——這就是專制的家長式,有太多控制、強制。

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壓服基本不會有效,最好的方式其實是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和他站在同一個陣線一起想辦法解決,而不是站在對立面上去指責、去討價還價、去博弈。

02

另一種情況是部分優秀的父母更可能會認為自己的方式是對的、是好的,更覺得自己對孩子的「管」是正當的,是應該的,也更可能會覺得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期望就是不對的、不好的、不應該的——既然我可以,你為什麼不可以?所以「管」得理直氣壯。相比之下孩子就有著諸多的「問題」,但其實這些問題未必多嚴重,只是在他們優秀的父母眼中不可接受而已。

我有一個很優秀的學生,她的母親是TOP2學校出身的,因此覺得其所在的中學不是名校,因此甚至不許她在家裡穿校服,其實這個孩子的學校也是區級示範校;還有一個輔導的孩子也是類似的情形,其父母一邊讓孩子為出國做準備,一邊又說,「如果實在不行你就考北大吧」,孩子感到壓力巨大。

這種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在我輔導的孩子中就有很多,其實孩子未必真的「渣」,但在父母眼裡「渣」了,或者父母生怕孩子「渣」了。

「管」本身暗含了地位的差異,暗示了一方的權威的身份和另一方聽從的責任。當我們說「管」的時候,我們頭腦中出現的是單向的、從上向下的箭頭。但當我們說「溝通」時,我們頭腦中出現是雙向的、平行的箭頭,這樣的圖像就說明了很多問題。作為父母我們是否肯和孩子站在同一個水平面上、而不是居高臨下?我們能不能像希望孩子聽我們的話那樣,用心傾聽孩子有什麼想法、感受?

「管」還暗含了只有被管的一方需要改變,管的一方是正確的,是無需改變的。但「溝通」則意味著,雙方都願意表達自己,傾聽對方,也都有被對方的表達所改變的可能性。如果從控制論的角度來說,「溝通」意味著雙方都接受來自對方的反饋,都有可能因為這些反饋而改變。

在我看來,父母接受來自孩子的反饋的能力是一個非常核心的能力。沒有人天生會當父母,但也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學心理學才會當好父母。重要的是父母能不能夠靈活變通,當自己的方式無效了會不會調整和改變。但是悲哀的是很多的父母不具備這種能力,使孩子的成長受到了阻礙。

其實孩子是很有韌性的,並不那麼容易弄出問題。可是因為父母們抱持某種理念甚至可以說是執念,持之以恆地用一種無效的方式去管孩子,無論收到多少負面反饋都不肯或者不能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都不好意思不出問題。

西方也有過度「管」孩子的父母,被稱為「直升機式父母」,即那種特別多地參與到孩子的生活、教育的方方面面,好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頭頂。「直升機式父母」對孩子的發展會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更多的是對孩子的自主性、心理健康有不良的影響。究其根本是這種類型的父母是不是具備情感上的反應性(Emotional Responsiveness),不能從情緒情感上覺察孩子並做出相應的反應,因此其負面影響遠大於正面影響。。

因此,我的第3條建議是,少「管」一些,多溝通一些,在情緒情感上多體察孩子,接受孩子對自己的改變,這樣孩子也才有可能在潛移默化中也有所改變。

豆瓣上曾經有個名為「父母皆禍害」的小組,我曾經轉發過其中一篇版主的文章,而後某個朋友留言:「還有個群叫『兒女皆累贅』。」我不僅啞然,有人說很多孩子終其一生希望的不過是父母說句「對不起」,但是很多父母終其一生希望的也不過是孩子說一句「謝謝你」。

父母與孩子間的恩恩怨怨讓人唏噓不已。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能理解父母們的各種做法和感受。但本質上,我站在孩子的一邊——中國式的父母們站在為孩子付出的位置上,加上從社會性上更成熟,往往確實是更「正確」的一方,孩子可能有時確實是「錯」的,但是作為父母的我們難道事事皆對嗎?此外,很少有成年人會傾聽他們的心聲,很少有人會嘗試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往往是以惡劣的想法去揣測其動機。其實哪裡有那麼多的錯事是故意為之,不過是想做好沒做好,想做對沒做對罷了。

在我剛當心理老師的時候,曾和一個同事一起去和一個父親談話,同事對那個父親說:「咱們是成年人,懂得更多,還是我們改變起來容易,所以咱們做一些改變,幫助孩子調整,您看怎麼樣?」

但我們都清楚,家長很難改變,還是孩子更容易改變一些。

那麼為什麼我寫下這篇文章呢?因為我仍然相信並期望家長們會改變。也是因此我在無數的講座和課程里對家長們講授這些。

GIF

成長是痛苦的,並且你痛苦過了,改變也不一定會發生。

但我們仍然要像唐吉訶德一樣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畢竟每個人都要成長,尤其是我們這些做家長的人,更需要努力著,學習著,更需要在養育的過程中成為更好的父母。

翰竹博睿

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水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翰竹心理 的精彩文章:

TAG:翰竹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