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沈從文的人生分兩塊,前一塊「伸」,後一塊「縮」

沈從文的人生分兩塊,前一塊「伸」,後一塊「縮」

以跟張兆和結婚為界,沈從文的人生分成為兩塊,前一塊是「伸」的,是張揚的,任性的;後一塊是「縮」的,是躲避的,是忍讓的。

今年,今天,是沈從文先生逝世30周年。其實四月之前,我都沒意識到這件事,這幾年的紀念日好像特別密集。也是巧,過年前去了趟湘西,回來就很想再讀一讀沈從文。恰好騰訊大家約寫一本書的導讀,我就選了《從文自傳》,把沈從文在湘西的少年經歷翻騰了一遍。再然後,手頭有的與沈從文有關的書籍,讀過的,沒讀過,都看了一過。突然被哪篇公號提醒了:今年,沈從文去世30年了。

少年沈從文

上個月和綠茶商討戰隊文字。我說來一篇沈從文吧。綠茶說,可是還有什麼可說的呢?好象該知道的都知道了。是哦,我越看材料,越覺得可說的東西不多。

比如「沈從文轉業之謎」,汪曾祺用這個標題寫過文章,寫得很清楚。他說:

沈先生忽然改了行。他的一生分成了兩截。一九四九年以前,他是作家,寫了四十幾本小說和散文;一九四九以後,他變成了一個文物研究專家,寫了一些關於文物的書,其中最重大(真是又重又大)的一本是《中國古代服飾研究》。近十年沈先生的文學作品重新引起注意,尤其是青年當中,形成了「沈從文熱」。一些讀了他的小說的年輕一些的讀者覺得非常奇怪:他為什麼不再寫了呢?國外有些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學者也為之大惑不解。

沈從文

這個轉折,也是張新穎先生將他的沈從文傳記分為《沈從文的前半生》和《沈從文的後半生》的緣故。而且是先出《沈從文的後半生》,意思是從前的傳記多關注前半生的「作家沈從文」。

其實,關於沈從文的前半生,普通讀者知道的怕也少。沈從文的家人曾經抱怨過,外面選沈從文的作品,來來去去就是《邊城》《湘行散記》,連「那麼好玩」的《從文自傳》都不要,更別說《湘西》《長河》了。除了這兩部標籤式的作品,大眾津津樂道的,還有「鄉下人,喝杯甜酒吧」的浪漫愛情——這愛情,因為前一段時間呼籲全面禁止師生戀的聲音,又被拿出來鞭撻了一通,沈從文隱隱有被歸入「現代作家渣男群」的趨勢,而胡適校長這個渣男,也成了騷擾女生的幫凶。

——我們常說傳統回潮傳統回潮,一般說的是女德班或「夫死國,婦死節」之類,不過,這種泛道德化的批評,是不是也是一種傳統回潮呢?

我有一種看法:理解一個人,不管他是什麼家,有多大成就,都需要連他的環境、與社會的關係一起理解,這大概就是所謂文本與上下文的關係,上下文比文本更重要。

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沈從文,那麼沈從文的一生可以分為四段:在湘西是第一段,到北京、上海、武漢、青島,寫書教書是第二段,1933年與張兆和結婚後,是第三段,1949年之後,是第四段。

沈從文和張兆和

家是人的最後堡壘,也可以稱為第二層皮膚。所以一個人成家之後,性情會有很大的變化。具體到沈從文身上,可以說,以跟張兆和結婚為界,他的人生分成為兩塊,前一塊是「伸」的,是張揚的,任性的;後一塊是「縮」的,是躲避的,是忍讓的。

夜深了,先寫到這裡。下回接著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早 的精彩文章:

林奕含的死,是在殉她的文學信仰嗎?
「讀書」與「救國」,誰先誰後?

TAG:楊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