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去巴黎,請帶上這幾本書

去巴黎,請帶上這幾本書

當初,決定留學前,把英國和美國的學校查了個遍,倫敦和紐約看起來似乎也沒那麼有吸引力。最後,我選擇了巴黎。

是因為動聽的法語?優雅精緻的時裝?抑或美食美酒?都有吧。我確實是愛美的,也嚮往享受有趣的生活,並且真的找到了這樣一個專業,Luxury Management, Food and Wine。

還有,跟很多人一樣,也是因為海明威筆下的巴黎。「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麼你以後一生中,不論到哪裡它都會與你同在,巴黎就是一場流動的盛宴。」

無論是Belle époque美好年代,還是1920年代的巴黎,那些沙龍、咖啡館、書店、餐廳和酒吧,以及聚集在其中的「最有趣的那些人」,讓全世界都為之傾倒和神往。

Woody Allen鏡頭下的《午夜巴黎》,暖暖的金色調,懷舊的爵士樂,浪漫迷人的藝術氣氛,估計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沉醉於這個迷人的城市中,不能自拔。

年輕的我,恰好在巴黎住過一年,並陸陸續續買了四本書,每次讀這些書就重溫一遍在巴黎的生活。巴黎,對於我,已不再是浮光掠影。

《帶一本書去巴黎》

這是在去法國留學前買的,作者林達是美籍華人夫婦。

雖然是講歷史特別是大革命時期的血雨腥風,政治和宗教的錯綜複雜,帶著沉重但一點都不枯燥,林達的文字樸實自然而又有溫度。

巴黎是一個城市,也是一個歷史縮影。每一條街道,每一個建築,在林達的筆下似乎都活起來了。巴黎的廣場、花園、紀念碑、教堂和博物館,一一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慢慢地融入到一幅幅歷史場景中去。

你是否知道,西岱島上除了有舉世聞名的巴黎聖母院,還有其他什麼建築?巴黎古監獄博物館裡承載著哪些沉甸甸的內核?巴黎的那些老建築與城市規劃為何得以保存下來?協和廣場的方尖碑下,旺多姆廣場的拿破崙銅像下,是不是埋藏著不為人所知的秘密呢?

盧浮宮和凡爾賽宮與波旁王朝家族最後的路易國王們;先賢祠里的大人物如伏爾泰、盧梭和雨果;榮軍院里的大人物如拿破崙、拉法耶特等等。法國大革命前後,王室與知識分子和貴族之間的愛恨情仇。

最後,正如林達所寫:在法國,從來就有兩個君王:法蘭西人們除了他們的國王,還有一個思想和藝術的君主。而前者,常常在心靈深處臣服在後者的腳下。這就是法國為什麼是法國,巴黎為什麼是巴黎的原因。

如果要感受這些從歷史裡散發出來的,一種特殊的巴黎味道,就請帶上這本書出發吧。

《巴黎,我已經開始想你了》

作者張竹林,常居法國的華人,法國世界報集團記者。

很巧的是,在巴黎經朋友Coco的引薦見過竹林君,回國半年後在書店看到他的這本新書,就立刻買了。因為,我真的想念巴黎了。竹林君的文字詼諧幽默,有讚美也有吐槽展現出法國人口頭禪里的C』est La Vie。

可以混吃混喝的酒會派對,睡到下午起的周末早午餐,吃吃喝喝幾個小時的法式大餐,逃離工作的八月空城,巴黎不眠之夜,一年四季不斷流動著的文化活動和節假日。法式誘惑,法式行乞……哦還有,別忘了一年兩次的打折季,千萬別錯過!

竹林君在巴黎生活了十幾年,住過八區香榭麗舍大街邊上,卻是被巴黎人嗤之以鼻為最不巴黎的地方。也住過九區,緊鄰老佛爺和巴黎春天,坐上車穿過盧浮宮和塞納河,從有錢的右岸到有腦的左岸。住過的蒙馬特,那些窄巷陡坡、塗鴉和藝術家,只有去過了,才能感受到另外一種巴黎味道。住過的瑪黑區狹窄髒亂,還是同性戀區,但也只有去過了,才能體會到法國的包容和快樂。

除了香水、甜品和狗屎,巴黎最著名的還有罷工、遊行和工作效率;那些外來的吉普賽人和阿拉伯人的偷盜搶劫;環法自行車賽的興奮劑醜聞;希拉克、薩科齊與奧朗德,這些前法國總統們以及愛麗舍後宮裡的各種桃色新聞,也總是被津津樂道。

巴黎真美,要是沒有巴黎人就更好了!花神和雙叟咖啡館裡,面對慕名而來的遊客們,服務生們似乎也沒有什麼微笑,更不要說以板著臉說話聞名的法航工作人員了。當然,巴黎人也有熱心的和正直的。而優雅苗條的巴黎女人,更是這個城市的一道風景,熱愛生活又懂得時尚的巴黎女人不管什麼年齡都是迷人的!

從多達300多種類的乳酪,到幾十種口味的馬卡龍甜品,到由米其林明星大廚們演繹的高級法餐,再到生吃蔬菜的食草運動和屋頂上的有機菜園。要知道,法國美食已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納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當然除了吃,無時無刻也都是需要喝上一杯的!

巴黎的好,巴黎的壞,巴黎你愛或者不愛,在竹林君的這本書里,都可以感受到。

《巴黎浪漫嗎?關於法國的傳聞與真相》

作者Piu Marie Eatwell,是一位常居法國的英國作家。

從英國人的視角去了解一些法國的文化和習俗,並且跟英國比較一番,想想就覺得有趣。先來看看目錄上的這些話題,再大膽地預測一下吧,然後翻開書,閱讀也就變得更加有趣。

法國飲食:法國的廚藝,吃馬肉、蛙腿、蝸牛、乳酪、大蒜,還有快餐?每餐都喝葡萄酒?

法國女人:是世界上最時尚的?怎麼吃也長不胖?廚藝很棒?……

法國人的性愛、婚姻和家庭觀念:痴迷於性愛?對外遇很寬容?喜歡大家庭?

法國人的風度舉止:打招呼時總是要親吻?……

法國歷史和社會:自由、平等、博愛,工作不勤勞?

法國文化:只願說法語?音樂難聽?電影矯揉造作?

巴黎傳聞:左岸是知識分子的天堂?臭氣熏天的地鐵?歐洲狗屎之都?

法國節假日:八月空城?海灘上擠滿了不穿上衣的女人?鄉村美妙無比?

英法關係傳聞:法國人討厭英國食品?英國人佔領了法國鄉村,而法國人佔領了英國城市?英國人是園藝冠軍?

《巴黎一年,我在浪漫之都的每日冒險》

作者Janice Macleod,美國插畫師,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

Janice以日記的形式,通過簡潔的文字、插畫和照片,記錄了在巴黎一年365天的所見所聞。跟著Janice漫步巴黎的大街小巷,逛博物館、露天集市、咖啡館、餐廳、植物園,輕鬆愉快地就了解到很多細節,歷史人物和典故。

這本書是年初剛上架的,我買完後也還沒來得及看完內容。但是,這本書里兩百多張的插畫和照片,已經把我迷住了。我記憶里灰色調的巴黎,在這本書里是色彩斑斕的,書的封面也是柔和的藍色。

我把這本書放在了床頭柜上,每天睡覺前翻幾頁,生活就是一場冒險,充實、美妙而又精彩!

注釋:以上照片和部分文字均來自書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LaVie 的精彩文章:

TAG:iLaV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