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予敵重創,獲蔣介石復令嘉獎:抗日烽火在瓊崖地區11縣熊熊燃燒

予敵重創,獲蔣介石復令嘉獎:抗日烽火在瓊崖地區11縣熊熊燃燒

本文作者張憲文,蜚聲國際的中國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季我努學社榮譽社長,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

1938年10月,原瓊崖紅軍游擊隊和國民黨瓊崖當局達成合作抗日的協議。12月5日,原紅軍游擊隊正式改編為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第14區獨立隊。馮白駒任中校隊長,下轄3個中隊,隊員「只百餘人」。

馮白駒

1939年2月10日,日軍1萬餘人侵犯瓊崖,海口、瓊山等地淪陷。國民黨軍王毅部,向五指山地區撤走。當天,獨立隊奔赴海口市東南的潭口阻擊敵人,「給日敵一定的殺傷」。由於日軍力量大,且有飛機配合,獨立隊傷亡一些戰士及1名排長,便主動撤回雲龍。潭口一仗,打響了瓊崖抗日戰爭的第一槍。爾後,獨立隊開赴雲龍、道崇、三江、樹德、大昌等地,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3月中旬,獨立隊在海(口)文(昌)公路上的羅牛橋,伏擊日軍軍車,殲敵大佐以下20餘人,繳獲步槍5支。4月間,該隊在瓊山縣羅板鋪伏擊敵軍車1輛,斃敵10餘人,繳槍10餘支。該隊還襲擊了文昌縣城和瓊山縣文嶺、石橋等地的日軍。5月,獨立隊發展到1000餘人,擴編為瓊崖人民抗日自衛團獨立總隊。馮白駒任總隊長,下轄3個大隊和1個特務中隊,活動地區擴展到澄邁、臨高、瓊東、定安、樂會、萬寧等縣。9月27日,獨立總隊一部,化裝襲擊瓊山縣永興市日軍據點、殲滅了守敵1個班,繳獲機槍1挺、步槍4支、擲彈筒1門。這一勝利震動全瓊,「得到蔣介石復令嘉獎」,也使瓊西北地區出現新的抗日高潮。到1939年底,獨立總隊共擊斃日軍500餘人。

瓊崖獨立總隊戰士

1940年2月,馮白駒率總隊部挺進五指山地區發動群眾,打擊敵偽。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奮戰,創建了美合抗日根據地。與此同時,留在瓊山、文昌地區的第1、第2大隊,堅持游擊戰爭,擴大了活動區域。第3大隊活躍於瓊西儋臨地區,在紅石嶺附近設伏,殲敵10餘人,毀敵汽車1輛,繳獲輕機槍1挺、步槍10餘支。第4大隊開赴瓊南昌江敵後襲擊敵人。活動於瓊南萬寧的短槍隊發展為一個中隊,並開闢了小塊根據地。

追擊日軍

1940年9月,中共中央派莊田、李振亞、譚威等到瓊崖加強領導。瓊崖獨立總隊整編,馮白駒任總隊長兼政委,莊田任總隊副隊長,李振亞任參謀長,王業喜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1、第2支隊,總部直屬特務大隊和第4大隊。是年底,全總隊發展到2000餘人,在瓊崖11個縣點燃起抗日烽火,幾乎遍及整個海南島。

1940年12月17日,國民黨瓊崖保安團主力和瓊山、文昌、澄邁、儋縣等縣地方武裝3000餘人,進攻美合根據地。獨立總隊被迫自衛。但終因寡不敵眾,總隊領導機關和主力被迫退出美合根據地,向瓊文地區轉移。美合根據地被國民黨軍強佔。

1941年1月底,馮白駒等率領獨立總隊主力,返抵瓊文抗日根據地,開展抗日游擊戰爭。第2支隊挺進儋縣、臨高地區。第4大隊由西向東作戰略轉移,到萬寧六連嶺地區,開闢新的抗日根據地。

張憲文等:《中國抗日戰爭史·第三卷》,2016年版。

編輯: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蕭宸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一生有無數「敵人」,唯獨對此人除了咒罵別無辦法
武漢保衛戰在什麼背景下出現的?計劃4個月內消耗日軍有生力量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