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克思誕辰200年,誰是當代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

馬克思誕辰200年,誰是當代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

封面圖:「最後的晚餐」

5月5日,是卡爾·馬克思的200周年誕辰日。1818年,馬克思生於普魯士萊茵省一個名為特里爾的古城。這一年是大清嘉慶二十三年。馬克思比洪堡小51歲,比施萊爾馬赫小50歲,比黑格爾小48歲,比施萊格爾小56歲,比謝林小43歲,比海涅小21歲——在他出生的那個時代,正是輝煌的「德意志啟蒙」「浪漫派」運動落下帷幕,從18世紀走來的大師們相繼凋謝的時刻。而在他出生前三年,拿破崙帝國剛剛再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席捲歐洲,最終兵敗滑鐵盧;在馬克思3歲時,拿破崙死於聖赫勒拿島。馬克思和他的學說在這風雲際會中應運而生。他長長的身影卻一舉穿越了兩個世紀的雲煙,一直夠到我們。

在今天,馬克思這個名字,對有些人來說,意味著不堪回首的沉痛過往;對有些人來說,則意味著尚未到來的救贖與希望;對有些人來說,意味著早已被現代科學判定為謬誤的愚拙偏見;對有些人來說,則意味著越來越顯示出其真理性的深刻洞見……或許「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馬克思」,但毫無疑問的是,只要我們試圖真誠地面對和思考歷史與現實、已死與方生,馬克思就是我們不可能繞過的一座高山。

早在馬克思生前,他的學說就開始了被不同人翻撿、修正、解讀或誤讀、斷章取義或移花接木的坎坷命運。以至於有那個我們廣為流傳的段子,馬克思本人怒斥道:如果馬克思主義是他們說的那樣,那麼我本人不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

馬克思去世之後,恩格斯通過編輯出版馬克思遺稿而成為正統馬克思主義的「亞聖」;而「修正主義者」考茨基伯恩斯坦領導的「第二國際」則開啟了不同的探索。「一戰」將盡,羅莎·盧森堡小李卜克內西領導的德國社會民主黨在馬克思的祖國大放異彩,卻最終功敗垂成。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卻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但在列寧去世後,斯大林主義繼承了列寧開創的事業,以集體化、工業化和官僚化為特徵的「蘇聯模式」形成;『堅持「不斷革命」和「世界革命」的』托洛茨基則遠走拉美,開創了至今還在的「第四國際」。在另外兩個「一戰」戰敗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兩位共產黨總書記——盧卡奇葛蘭西——分別提出了影響深遠的「物化」理論和「霸權」理論,成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奠基。

二戰結束後,伴隨著蘇聯作為超級大國的崛起和毛澤東領導的中國革命的勝利,歐洲知識界掀起了馬克思主義的熱潮,最終上演了震撼世界的1968年「五月風暴」(這個月同樣迎來了50周年紀念)。一批青年學生聚集在法共黨員路易·阿爾都塞的門下,一起學習毛澤東的《矛盾論》和《實踐論》。然而,在看到蘇聯鎮壓「布拉格之春」和中國「文化大革命」的失敗之後,西方左翼知識分子的天真信念遭到了強烈的幻滅。一大批人選擇退黨並淡出政治;另一批人堅持鬥爭,卻日漸式微;更多的68一代知識分子則從馬克思主義、存在主義、結構主義和精神分析等諸多思想資源中汲取靈感,開啟了法國知識界的輝煌年代。

斗轉星移,1989年,柏林牆轟然倒塌,蘇聯土崩瓦解,持續半個世紀的意識形態對壘,(似乎)以自由資本主義的大獲全勝而告終。1992年,40歲的福山宣告了「歷史的終結」。雖然福山最初的文章題目中帶著一個問號?」,但依然成為了彼時世界知識界樂觀豪情的一個縮影。一個時代結束了,共產主義的世紀落幕了,馬克思,這個纏鬥不休的幽靈,終於可以「壽終正寢」了——這或許是那個年代大多數人的真實想法。

然而,又過去了將近30年,彼時人們的那種樂觀和信心,幾乎恍如隔世。科索沃,車臣,「9·11」,阿富汗,伊拉克,金融危機,ISIS,克里米亞,敘利亞難民……這一系列無處不在的新聞事實都在提醒我們,問題並沒有結束,故事還沒有講完。世界並沒有在柏林牆倒塌之後迎來了「永久和平」,而依然面臨著資本、異化勞動、經濟危機、剝削和壓迫、階級和霸權、依附論和世界體系的「老問題」。從而,對於當代世界左翼來說,不僅面對的是一個革命和國際工運的「低潮」,亦是一個可能前所未有的歷史的轉捩時刻。

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十本我們認為能夠代表當代馬克思主義不同面向的理論性著作。其中的每一本,恐怕都不是所謂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甚至有些以最寬泛的眼光看,都不是馬克思主義下的理論作品(如古鐵雷斯的《解放神學》)。但毫無疑問的是,這些著作都深刻地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無論何種形式)在精神上的滋養或洗禮,呈現出了不同於當代新自由主義主流的思想面向,也因而代表了當代馬克思主義的眾多可能性。我們相信,未來的世界形態即使不是從這些書卷的批判或預言中誕生,也必將深深地受到它們的啟發。

01

巴迪歐《存在與事件》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06-3

中譯本:藍江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18年即出

《存在與事件》是最重要的在世法國哲學家阿蘭·巴迪歐最偉大的作品,長期沒有翻譯,此次英文讀者終於能得以了解巴迪歐開拓性的事件理論——他的全部著作的房角石。本書讓巴迪歐的全部哲學計劃的視野及目標得以一清二楚,也讓我們能夠對巴迪歐之於當代哲學的重要性得到完全理解。巴迪歐充分受益於整個柏拉圖以降的歐洲哲學傳統;《存在與事件》討論了其中的關鍵人物如: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斯,黑格爾,盧梭,海德格爾和拉康。

(活字君譯)

02

齊澤克《列寧2017》

Verso,2017-7

俄國革命一百年後,齊澤克展示了為什麼列寧的思想在今天依然重要。

通常而言,列寧作為革命領袖的重要性是同1917年的奪權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然而,齊澤克在這項新研究中指出,列寧真正的偉大是在他政治生命的最後幾年。俄國已經從外敵入侵、經濟封鎖、可怕的內戰以及間歇性的叛亂(如1921年喀琅史塔特水兵事件)中成功生存了下來。但這個新生的國家被消耗殆盡,被隔絕孤立,同時在似乎正在退潮的世界革命面前失去了方向感。為了蘇維埃共和國的生存,並想像達到未來的其他可能途徑,新的步伐必須邁出。通過他標誌性的生動犀利和挑釁性的洞見,齊澤克主張,列寧作為一個思想家的勇氣,正是在他試圖通透地、正面地面對「撤退」這一現實而展現出來的。

(活字君譯)

03

奈格里、哈特《帝國》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9

中譯本見: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4

就在我們眼前、帝國正在生長、成形。無邊無垠,永無止境,這就是全球化政治新秩序——一種新的主權形式。從後現代到現代,從帝國主義到帝國,人類在新世紀將迎來大同安康還是壓制束縛?未來的關鍵、在於帝國及其抑制力量的互動結果。 進一步地說,帝國只是一個概念,它主要是要求一種理論研究。帝國的概念的基本特徵是沒有邊境,它的規則是沒有限定。首先也是為重要的,帝國的概念假定了一個體制,這一體製成功地包括了空間的整一性,或者說真正地統治了整個「文明的」世界。沒有國界限定它的統治權。其次,帝國的概念表示它自身與其是一個發源於征服的歷史的政權,不如說它是一個成功地終止歷史並因此永遠固定正在存在的事態的秩序。

04

拉克勞、墨菲《霸權與社會主義策略》

Verso,2011-6

中譯本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1

我們應該怎樣認識當前左翼思想的危機?在何種程度上它導致了對支撐馬克思主義和許多其它社會主義潮流的那個「社會整體」觀念的懷疑?「領導權」這個概念意味著超越「正統」馬克思主義中本質主義思想的新邏輯嗎?新社會運動的增殖已經怎樣改變了傳統政治空間概念?它允許我們以激進和多元民主繪製新左派的前景嗎?本書對這些問題作了回答。沿著19世紀後期關於工人階級統一的討論到出現新的對抗和鬥爭形式這一發展過程,本書追溯了當前危機的系譜。

05

伊格爾頓《馬克思為什麼是對的》

Yale University Press,2011-4

中譯本見:新星出版社,2011-7

《馬克思為什麼是對的》講述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資本主義內部的各種痼疾紛紛顯露。從城鄉差距、貧富不均到經濟掠奪問題,加上全球霸權在金融海嘯中顯露的腐敗,種種跡象顯示,讓整個世界重新認識、反思馬克思主義的契機正在顯現。作為一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作者特里?伊格爾頓希望釐清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認識。該書通過大量實證內容反駁了世人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認識,進一步闡明了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運作市場經濟體系的可行性,同時還為馬克思主義與可持續發展觀找到了一個極佳的契合點,對當下的經濟建設工作有著深遠且具操作性的指導意義。

06

大衛·哈維《資本的限度》

張寅 譯

三輝圖書 | 中信出版社,2011-1

在新自由主義迅猛發展的今天,全球化、城市化、金融危機已成世人熟知的名詞。而這些概念,在這部20世紀70年代的經典著作中已初見端倪。

新馬克思主義代表性學者大衛·哈維在這部書中,運用商品、租金、利潤等基本概念,帶領讀者逐步了解資本主義的運作、發展和危機的形成;他獨具原創性地在馬克思主義論述的框架中以整體主義的和辯證的方法將金融與地理兩個維度相結合,更好地解釋了城市化過程、房地產市場和不平均的地理髮展;他分析全球普遍出現的危機背後的深層原因,基於世界市場的發展狀況,延伸、修正和改編了馬克思的經典文本,以處理我們這個時代的難題。為此,這個預言性的文本在當代越發顯示出其意義和價值。

07

古鐵雷斯《解放神學》

Orbis Books,1988-1

這是一場運動的宣言和精髓文本,這場運動後來被稱為「解放神學」。本書在70年代早期橫空出世,並被迅速公認為是一種先驅性和預言性的神學路徑。這種神學將被剝削者、被異化者、經濟上的被壓迫者置於這項事業的中心。這一強大、熱情和激進的著作,以其敢於將政治與宗教以此種方式相結合,招致了廣泛的批評;但也同時得到了那些能夠認出其價值之人的廣泛歡迎——他們能夠意識到,這項事業將不是別的,而只不過是「為窮人帶來福音」,並將「上帝的百姓」從捆綁中解放出來。

(活字君譯)

08

柄谷行人《跨越性批判》

趙京華 譯

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1

該書是日本左翼批判理論的代表柄谷行人迄今為止最重要的理論著作。面對冷戰格局解體和馬克思主義未曾有過的危機,作者參照康德的「整合性理念」試圖重建「共產主義道德形而上學」。同時,依據「交換形態」論提出獨創的資本-民族-國家三位一體說。作者認為,要徹底顛覆這個環環相扣的三位一體牢固結構,有效地形成針對當代資本帝國的對抗運動,有必要重新恢復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方法論,以確立對抗運動的哲學、政治學基礎。

09

薩米爾·阿明《多極世界與第五國際》

沈雁南 / 彭姝禕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11

本書作者薩米爾·阿明(Samir Amin),埃及著名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研究發展中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理論的著名學者,當代著名的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本書運用社會主義理念,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視角,對國際社會中的各種行為體進行深入、獨到的階級分析,這對於以美國學者為主的國際理論流派,無疑是一種鮮明的批判。作者的理論學說及其分析方法,對於我們全面認識當今世界,發展中國特色的國際關係理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10

汪暉《去政治化的政治》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5月

全書以「中國」及其「現代」為核心關懷,討論的多是90年代以來社會急遽轉型中經濟全面市場化、消費主義盛行、社會階層結構性重組和知識群體明顯分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知識思想的狀況與問題;同時對60年代末期以來,東西方均逐漸強化的「去政治化」過程所導致的政黨政治的危機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論述。

END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Die Philosophen haben die Welt nur verschieden interpretiert,

es kommt aber darauf an, sie zu ver?ndern!

活字文化

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活字文化 的精彩文章:

周五講座 北大 | 吳增定:疑與信——現象學中的自我與世界
西川:我痛恨這要了命的沒完沒了的雜耍

TAG:活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