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醫學聯絡官俱樂部

Medical Liaison officer Club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病毒侵入機體,並在體內細胞中增殖的過程稱為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的實質是病毒與機體、病毒與易感細胞相互作用的過程。水平傳播:主要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膚粘膜等途徑進入人體,產生水平感染。

垂直傳播:存在母體的病毒經胎盤或產道由親代傳播給子代的方式。常見的垂直感染病毒是HBV、CMV、HIV和風疹病毒

病毒感染類型

一、隱性感染病毒進入機體後,不引起臨床癥狀的感染稱隱性病毒感染,又稱亞臨床感染。

隱性感染者是重要的傳染源。脊髓灰質炎病毒和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的大多數感染者為隱性感染。

二、顯性感染

指病毒進入機體,到達靶細胞後大量增殖,使細胞損傷,致使機體出現臨床癥狀的感染類型。病毒顯性感染按癥狀出現早晚和持續時間長短又分急性感染和持續性感染

持續性病毒感染1.慢性病毒感染:經顯性或隱性感染後,病毒未被完全清除,持續存在於機體血液或組織中,病毒不斷排出體外。如乙型肝炎病毒、巨細胞病毒和EB病毒等常形成慢性感染。

2.潛伏性病毒感染:經急性或隱性感染後,病毒與機體處於平衡狀態,病毒基因組潛伏在特定組織或細胞內,但並不能產生有感染性的病毒體。如單純皰疹病毒感染。3.慢發病毒感染:又稱遲發病毒感染,經顯性或隱性感染後,病毒有很長潛伏期,此時機體無癥狀也分離不出病毒,但以後出現慢性、進行性疾病、常導致死亡,如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AIDS。麻疹缺陷病毒引起的亞急性硬化性腦炎(SSPE)

致病機制

病毒感染對宿主細胞的致病作用可表現為:

溶細胞感染:病毒成熟釋放,細胞被裂解死亡。

穩定狀態感染:有包膜病毒出芽釋放病毒。

細胞凋亡;

細胞增殖和轉化;

病毒基因的整合;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非特異性的天然免疫和特異性的獲得性免疫。

一、天然免疫干擾素具有廣譜抗病毒活性,其作用特點是:只能抑制病毒,而不能殺滅病毒;對不同病毒的作用效果不同。

2.分類:由人類細胞誘生的干擾素根據其抗原性不同分為IFNα、IFNβ、IFNγ三種。IFNα主要由人白細胞產生,IFNβ主要由人成纖維細胞產生,IFNγ由T細胞產生。前兩者的抗病毒作用強,而IFNγ的免疫調節和抑制腫瘤作用強。

干擾素抗病毒並不能直接發揮抗病毒作用,而是通過與鄰近細胞上的干擾素受體結合,使鄰近細胞合成多種抗病毒蛋白,由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的合成而發揮抗病毒作用。

4.應用:目前干擾素已用於某些病毒感染的治療如乙型肝炎,也可用於抗腫瘤治療。

二、獲得性免疫

中和抗體的作用機制包括:

改變病毒表面構型,或與吸附於易感細胞受體的病毒表位結合,從而阻止病毒吸附和侵入易感細胞;

與病毒形成免疫複合物易於被巨噬細胞吞噬和清除;

與無胞膜病毒結合併將其覆蓋,可阻斷病毒在進入細胞時脫殼;

與包膜病毒表面抗原結合後,通過激活補體使病毒裂解。

醫學聯絡官俱樂部

Medical Liaison officer Club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LOclub 的精彩文章:

微生物 噬菌體
泌尿系統 鞘膜積液

TAG:MLOcl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