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弱國無外交:二戰時期的捷克斯洛伐克有多悲催

弱國無外交:二戰時期的捷克斯洛伐克有多悲催

原標題:弱國無外交:二戰時期的捷克斯洛伐克有多悲催



周四專欄|德國史

文/楊清筠


親愛的讀者盆友們,大家好~~兩周沒見筠蛋,泥萌發現了嗎。。必須對各位說一聲抱歉,筠蛋陷入到論文的深坑裡實在爬不出來了……連我自己都差點記不清上次講到哪了,泥萌還記得嗎?(文末有上期鏈接~)


上次在希特勒強硬的威脅下,凡爾賽和約上規定必須維持的奧地利獨立和其他條款一樣被德國扯得稀爛——凡爾賽和約,快不要提這紙可憐的和約了,曾經它讓德國人難過得喘不過氣來,如今卻變成了英法被德國撤掉的倒數第二塊遮羞布。那麼還有最後一塊是什麼呢?


《洛迦諾公約》簽署


那就是1925年簽訂的曾暫時維護歐洲穩定的《洛迦諾公約》。我們來看看《洛迦諾公約》有哪些內容:德法與德比之間的領土維持現狀,不違反關於萊茵非軍事區的規定;法、德、比三國保證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一切爭端,英國義大利充當該公約的保證國,承擔援助被侵略國的義務;法國同波蘭、捷克簽訂相互保證條約規定,如締約一方遭到來自別國的侵略時,彼此立即給予支援與協助。


如今,第一條中的萊茵非軍事區已經被德國堂而皇之地派去了武裝力量,第二條內容中的義大利早就和希特勒穿上一條褲子,而英國則是比以前更加不愛惹事。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第三條是怎麼被希特勒強勢碾壓,把英法最後一塊遮羞布扯下來的。這一段故事,就是教科書上重點的熱點的考點的知識點——慕尼黑陰謀



奧地利的問題已然被元首解決,接下來輪到的是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名字很長的國家,前身可以溯源到古老的波西米亞王國,1918年建國的它,某種程度上可以被稱為一戰的產物,但是這個新型建立的國家卻因為沒有歷史的一脈相承所以包含了難以解決的民族問題。20世紀初的歐洲,矛盾衝突最劇烈的除了國際關係,應該就是民族問題了,捷克斯洛伐克起初就是由幾個不同的民族組成,有著一百萬匈牙利人、五十萬露西尼亞人以及三百多萬蘇台德日耳曼人,這部分日耳曼人顯然變成了希特勒挑事的借口,他們的祖國不應該是捷克斯洛伐克,而應該是德國,在柏林的暗中資助下,捷克斯洛伐克成立了蘇台德德國人黨,其領導人完全聽命於希特勒,負責在這些日耳曼人中間散布納粹的主張、挑撥他們和捷政府的關係,儘管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政策並不苛刻、甚至對日耳曼人是相當溫和的,但是貪心不足,希特勒是這樣,被他利用了的人又何嘗不是呢。


在國際上,希特勒扮演的是一個擔憂「兒行在外」的老母親般的角色,可憐巴巴地請求捷克斯洛伐克對蘇台德這些身在異鄉的日耳曼人稍微好一點,這副樣子不知道是真的是假的把英法感動得紛紛幫助希特勒為同胞伸張正義,給捷政府施加壓力要求他們按希特勒的意思來。而在國際背後,希特勒早已制定好了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計劃,蘇台德只是借口,真正的意圖是整個國家,只不過最初他還對這麼露骨的企圖加以掩飾,但到了後來,因為捷克斯洛伐克對德國的野心昭昭有所戒備而實行軍事動員,把希特勒氣得暴跳如雷,便很快坦率地對身邊人說,讓捷克斯洛伐克從地圖上消失,是我不可動搖的意志!



捷克人的故鄉是古老的波希米亞王國,這個王國的顏色為紅、白兩色。白色代表神聖和純潔;紅色象徵勇敢和不畏困難的精神,藍色來自原來的摩拉維亞和斯洛伐克省徽章的顏色。


希特勒敢這麼囂張地讓一個國家消失,不是沒有底氣的,被希特勒命名為「綠色方案」的突襲計劃基本成熟,這底氣來自德軍早已暗流涌動布置在邊境的軍隊,此外,更是來自長期以來對他又煩又怕的英法,這兩位看起來好像失去了骨頭的大國之前的表現,讓元首敢把賭局再擴大一倍而勝券在握。有多少人看出來希特勒是一隻根本喂不熟的餓狼呢,或者說,哪怕看出來了,只要還沒咬人,就可以假裝不是。

1938年夏天,英國的《泰晤士報》在發表了一系列建議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允許民族自治、甚至「脫離國家」的社論後,張伯倫首相正式派遣英國方面的「調解人」到捷克斯洛伐克解決和德國的蘇台德危機,說是調解,實際上就是軟硬兼施讓捷克同意希特勒的無理要求,捷克政府並不需要英國來這麼一位不速之客,但是張伯倫強迫他們接受,並且要對外宣稱是捷克邀請調解人來的。這種流氓行為實在是不忍直視,可是的的確確發生在二戰之前的歐洲。


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的壓力越來越大,提的要求也越來越不可忍受,幾乎每個國家都憂心忡忡,不知希特勒在蘇台德最後的底線在哪裡,他貪得無厭的獅子大開口會不會有一天真正釀成戰爭。9月12日,希特勒在紐倫堡發表講話,這場講話簡直就是全歐洲的審判書,如果希特勒宣布對捷克斯洛伐克用武的話,世界將會再次捲入一場大戰——雖然實際上希特勒早就準備好10月份進攻捷克,雖然實際上世界大戰很快就要來臨。然而元首並沒有發表什麼過分的話,他只要求捷克對蘇台德所謂「公平的待遇」。


希特勒這篇講話完了以後,我們可以看到一出好戲了——整個歐洲都像在被元首牽著鼻子走一樣,法國內閣無休止地開會,根據《洛迦諾公約》他們有義務援助捷克斯洛伐克抵禦德國人的入侵,但是究竟履行義務還是原地裝死,開會開到麻木都沒討論出結果,焦頭爛額的法國抱住救命稻草一樣找英國拿主意,而英國善良好心的張伯倫首相,決定憑一己之力挽救和平。當時以至深夜,年已古稀的張伯倫老爺爺低聲下氣地表示願意親自去見希特勒,那位德國的元首一點也沒有給老爺爺行方便,絲毫不客氣地將見面地點選在了路途最遙遠的貝希特斯加登,就是當初欺負奧地利總理許士尼格的地方。


張伯倫


9月15日,可憐的張伯倫首相第一次乘飛機,飛了整整七個小時、又倒了幾趟汽車才顛簸到希特勒指定的會見地點,本該迎接客人,而趾高氣昂的德國元首連院子都沒出,大概張伯倫連一路風塵都未落定,希特勒便單刀直入地告訴對方,英國必須支持德國要求蘇台德地區按照民族自決原則割讓給出來的主張——張伯倫就這樣一路狼狽地開始了一場倒霉的談判。


不過,今天我們看起來覺得張伯倫很狼狽,他自己似乎並沒有那麼想,因為英國首相此次的出行,目的根本不是警告德國不能再囂張下去,而是純粹為了探聽一下對方的口風,只要希特勒答應不動刀子,英國可以繼續裝睡,那他的談判就是成功的,至於怎麼折騰捷克斯洛伐克他並不在乎。這場談判的內容基本沒有乾貨,整個貫穿的就是希特勒囂張的咆哮和張伯倫慈祥的面龐,張伯倫最大的收穫,就是費盡心機摳出來希特勒對於「滿足條件後不動武」的保證,這對他來說就夠了,他帶著這份小心翼翼的收穫與法國人商量對策,這次沒有冗長的會議、焦慮的心情,英法小夥伴很快一拍即合,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守護和平——是的,這代價就是捷克斯洛伐克將蘇台德領土割讓給德國,而這場一拍即合的會議,捷克人根本沒資格參加。


所以,當英法把討論結果交給當事人的時候,遭到了捷方政府嚴肅的拒絕,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希特勒要的不是蘇台德,而是整個捷克乃至歐洲。但是,在希特勒面前乖巧得像小狗一樣的英法,此時突然硬氣起來,他們冷冷地告訴捷克,如果不答應,德國人打進去的時候是不會有人幫你們的。走投無路的捷克總統貝奈斯將最後的希望轉向東邊的蘇聯,但是蘇聯人耐心地給他指出來,曾經簽過的援助條約有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必須法國先出兵。說實話,蘇聯心底里並不願意出手援助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何況,英法做夢都想看到社會主義和法西斯同歸於盡的場景,他們在一旁袖手旁觀,蘇聯這時候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站出來的。



愛德華·貝奈斯(Edvard Bene?,1884年5月28日——1948年9月3日),捷克斯洛伐克政治家,出生於捷克皮爾森附近。他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建立人之一,曾任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長、總理和總統。


捷克斯洛伐克,就像一葉絕望的孤舟,它清楚地知道自己很快就要消失在希特勒大計劃的汪洋中,那一天到來的時候,歷史給它最後一個標籤叫做「慕尼黑陰謀」。


上一期:奧地利最成功的地方:讓全世界認為貝多芬是奧地利人,希特勒是德國人


作者留言:感謝讀者盆友們的聆聽!慕尼黑陰謀的故事太長我們一次講不完,主要因為音頻有時間限制,不分開兩次筠蛋就念不完了……欲知後事……我們下期再見!!


楊清筠:時拾史事唯一正經科班出身歷史系萌妹,可搓圓可揉捏,擅長賣萌打滾,文風多變,考據嚴謹。調戲之前請經過小編允許。


筠蛋打滾求紅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誤入白虎堂」並非冤獄,林沖雖無辜卻有罪 |罪案史錄
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有何作為?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