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到底怎麼玩?

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到底怎麼玩?

摘要:5月8日,今日頭條CEO張一鳴發布了一則朋友圈,內容是App Store的排行榜截圖。張一鳴宣稱要慶祝一個小勝利,今年一季度,抖音(國際版名為Tik Tok)在App Store的全球下載量達到第一,超過了Youtube、WeChat諸多平台。

張一鳴和馬化騰「互懟」背後:

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到底怎麼玩?

本報記者 陶婭潔報道

最近互聯網圈的火藥味十足。

5月8日,今日頭條CEO張一鳴發布了一則朋友圈,內容是App Store的排行榜截圖。張一鳴宣稱要慶祝一個小勝利,今年一季度,抖音(國際版名為Tik Tok)在App Store的全球下載量達到第一,超過了Youtube、WeChat諸多平台。「微信的借口封殺、微視的抄襲搬運,擋不住抖音的步伐。」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回擊這是誹謗。張一鳴隨即回應「前者不適合討論,後者一直在公證,我沒有想口水戰,剛剛沒忍住發了個牢騷」,馬化騰回復「要公證你們的太多了」。你來我往之間,難免擦槍走火。

內容之爭

看上去,馬化騰和張一鳴的爭論焦點集中在短視頻。在該領域,騰訊已經感受到了抖音的威脅。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Sensor Tower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抖音下載量達4580萬次,超越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成為全球下載量最高的iPhone應用。極光大數據的監測結果也顯示,截至今年2月份最後一周,抖音短視頻的市場滲透率達到14.34%。這意味著市面上每100台活躍終端中,就有超過14台安裝有抖音短視頻應用。在過去半年,抖音短視頻的滲透率實現了非常顯著的增長,與期初相比增長比例超過300%。用戶城市等級分布結果顯示,分布在三線城市的抖音用戶佔比為21.51%,四線及以下城市達到了35.87%。

相比之下,騰訊系的短視頻應用——「微視」頗有些後勁不足的意味。微視早在2013年9月就上線了,主打「8秒鐘短視頻,講述你我的故事」,是最早的一撥短視頻分享社區。其在AppStore的下載量一度衝到免費榜前五的位置,日用戶數激增至4500萬人。但在後期,微視產品部多個團隊解散,騰訊在戰略上已經放棄了微視。2017年3月,微視宣布關閉。

就在微視黯然離場之際,今日頭條宣布入局短視頻分發領域:投資10億元補貼短視頻內容創作者,孵化音樂短視頻軟體「抖音」、獨立短視頻 App「西瓜視頻」和15秒原創生活小視頻社區「火山小視頻」;快手崛起,這款誕生於2011年3月,用於用戶記錄和分享生活的短視頻平台在2015年之後迎來市場爆發。數據顯示,2017年11月,快手APP的日活躍用戶數已經超過1億,進入「日活億級俱樂部」,總註冊用戶數據已經超過7億,每天產生超過1000萬條新視頻內容;主打資訊的短視頻新晉平台——梨視頻也在不斷發力。

短視頻領域的火暴引起了騰訊的注意。今年春節後,騰訊復活了關停一年之後的微視,殺回短視頻戰場。騰訊一方面招兵買馬,先後投資了快手和梨視頻。另一方面,騰訊不惜花重金補貼短視頻。今年4月,網上流傳著一張關於騰訊微視短視頻補貼30億元項目說明書的截圖。截圖顯示,微視計劃投入30億元在4月—8月進行補貼。補貼的對象是有一定創作表演能力的達人、視頻紅人等。

一位接近騰訊的人士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騰訊大規模的補貼可以看作向抖音開戰的信號。開戰背後的本質是兩家公司的內容之爭。

騰訊和頭條「矛盾激化」

從理論上看,騰訊本不該如此在意今日頭條,二者根本不在一個量級。日前傳出的消息稱今日頭條正在謀求新融資,投前估值350億美元,而騰訊最新市值4714億美元,是前者的10多倍。

但因為今日頭條和騰訊的核心戰略都是內容二字,因此衝突越來越多。在最近的微信爆文《騰訊沒有夢想》中寫道,騰訊沒想到的是抖音快手這種「演算法+短視頻+開放式關係」產品竟然奇襲了他的社交大本營,在騰訊主導了十多年的「熟人通訊+封閉關係」之外打開了一條新路。繼QQ每年以億級用戶往下掉之後,朋友圈的人均時長也從去年12月開始忽然暴跌。這表明在對流量的抓取以及對於用戶時間的佔據,騰訊不再是市場上最能打的那個。

內容、社交這些騰訊擅長的領域,都受到了今日頭條的威脅。在新聞分發領域,今日頭條和騰訊系的天天快報、騰訊新聞可謂並駕齊驅。騰訊新聞依靠PC時代積累的用戶紅利,在移動端市場依舊強勢,而今日頭條依靠其演算法的精準推送能力以及時間上的先發優勢,穩居首位中國市場新聞類App前列。在網路問答領域,今日頭條推出的悟空問答和騰訊投資的知乎也形成了強有力競爭。此前,坊間還曝出今日頭條花300萬元高價挖知乎大V的新聞,引起了熱議。而在短視頻領域,則是抖音、火山和微視的競爭。

「張一鳴心裡住著小馬哥。」互聯網觀察家羅超如此形容二者的糾葛。面對來勢洶洶的今日頭條,騰訊進行了回擊。今年3月有抖音用戶發現,微信朋友圈屏蔽了抖音短視頻的分享鏈接;4月中旬,微信和QQ正式切斷今日頭條系的傳播渠道,暫停了快手、抖音、西瓜視頻和騰訊自家微視的外鏈直接播放功能。一時間,「騰訊封殺今日頭條」的輿論甚囂塵上。

巨頭加速搭建「護城河」

在BAT當道、獨角獸湧現的中國互聯網圈,今日頭條曾經是被忽視的一個小角色。然而,當抖音將微視甩在身後時,以內容社交起家的騰訊不得不提高警惕;當今日頭條的DAU(日活躍用戶)已經達到手機百度的4/5,廣告收入達到百度的1/10的時候,以廣告為主營收入的百度再也無法忽視今日頭條這個玩家。

騰訊科技去年5月的一則報道顯示,今日頭條擁有8000萬日活躍用戶,他們每天大約花費76分鐘在今日頭條上閱讀新聞、收看視頻。這使得今日頭條成為僅次於BAT度之後的超級流量入口。作為隱藏在BAT身後隱形的流量巨人,今日頭條必將「吃掉」一部分BAT的市場份額。有分析大膽預測,今日頭條將成為下一個BAT。

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想要做大,都必須保持內部的產品和創新能力。「搜索、微博、電商、信息流、短視頻、雲,都是核心戰場,一個都不能少。」互聯網觀察家徐先生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在競爭激烈的今天,互聯網公司必須不斷搭建自己的護城河。

今日頭條的智能分發推薦演算法曾飽受詬病。百聯諮詢創始人庄帥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低俗內容泛濫讓今日頭條置身盈利困境:低質量的內容難以吸引優質的廣告主。在今日頭條上,已經出現了廣告復購率低、知名名牌少的情況。去年今日頭條前9個月的廣告營收達到了60億,但是能否實現盈利仍是未知數。

因此,張一鳴在不斷開拓自己的戰地,不斷展現能被資本市場認可的潛力。曾經百度是中國互聯網市值排名第一的企業,而今已落後於騰訊、阿里。騰訊的股價從年初到今天也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起伏。在更新迭代迅速的互聯網圈,每一家公司都面臨著困惑和機遇。唯有不斷創新,才能有立足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產經新聞 的精彩文章:

植保無人機:開啟智慧農業的「金鑰匙」

TAG:中國產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