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德化錦山:絲路竹編代代傳!

德化錦山:絲路竹編代代傳!

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期望值的提升,竹編這種健康器具正迎來銷售春天。在錦山村,外銷的竹器堆積如山,等待進貨商驅車來運。

位於天馬山北麓的德化縣三班鎮錦山村,昔日是有名的「瓷幫古道」重要關隘和通道,也是德化著名的竹編村。當地老人介紹,世代以來,錦山村村民以竹編為主要副業,農閑之餘,家家戶戶編製竹器。古時候,德化陶瓷裝在竹篾筐里,沿著錦山這條古道,走出山門,走向絲綢之路,走向世界。日前,筆者在村主任庄朝暉和退休老幹部庄秋貴的帶領下,進村入戶,親身感受竹編製作的繁雜工藝流程,傾聽竹編人家傾訴的酸甜苦樂。(文/圖:徐藝星)

村民展示精巧竹編花瓶

竹編是一種民間工藝,是用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絲並編織成各種用具和工藝品的一種手工藝。竹編產品耐乾燥,不蛀蟲,不易變形,耐水可清洗。竹編最講究選材,好竹子,才能做出好竹編。竹材嚴格挑選後,經過破竹、烤色、去節、分層、定色、刮平、劃絲、抽勻等十幾道工序,全是手工操作,才製作出精細的竹絲。

竹編所用竹絲斷面全為矩形,達到厚薄均勻,粗細一致的要求。編製過程中全憑雙手和一把刀進行手工編織,讓根根竹絲依胎成形。編織的工藝也分多種,常見的編織是用竹絲、 篾片以挑和壓的方法構成經緯交織。車花是將竹節車成一定形狀和裝飾,拼花是利用竹的表面或斷面,拼成花型或器皿。能夠編織的形狀很多,竹盤、竹篩、茶笸籮、笸籮、竹籬頭都可以編出來,但要花大功夫。

破竹

切竹片

古老的打孔工具至今依然在用

木槌敲打鎖框

竹編工藝大致可分起底、編織、鎖口三道工序。在編織過程中,以經緯編織法為主。在經緯編織的基礎上,還可以穿插各種技法,如:插、穿、削、鎖、釘、扎、套、疏編等,使編出的圖案花色變化多端。需要配以其他色彩的製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絲互相插扭,形成各種對比強烈、色彩鮮明的花紋。竹編,曾是錦山村村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

老師傅精心編製、維修各類生活用具。

竹編製品種類繁多,有籮、筐、簟、簾、帽、籃、罐、盒、盤等常用生產和生活用品,也有工藝品。按編織工序分兩類:一類是編織用於生產和生活用品的工序,含選料、劈篾、過劍門、刮刀、編織、合成品和扎口;另一類是編織工藝品的工序,含取材、切片、刮青、雕刻、抽絲、拋光、編織、漂白、收口、成樣、上漆、包裝等。竹編所使用的工具有墊翹、劍門、快刀、篾刀、刮刀、堯刨、鏟勺等。

千百年前,德化陶瓷裝在竹篾筐里,沿著錦山這條古道,走出山門,走向絲綢之路,走向世界。

經過一代代人的不斷探索創新,新中國成立後,錦山竹編手工技藝得到充分發展,村裡成立了竹編合作社。德化縣手工業聯合社竹器社送作品赴省里參展,碰到技術難題,還特地聘請錦山竹編老師傅指導。

編製竹編,編織人生。

進入21世紀後,因為工藝繁瑣、利潤不高,加上塑料、金屬製品等的影響,竹編製品漸漸失去競爭力,銷量一度出現滑坡,其編織技藝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仍有不少竹編師傅苦守這世代相傳的老手藝。

竹編是一些婦女的主要副業

現代社會中塑料日用製品的普及已極大地擠壓了手工竹製品的生存空間,原有竹編藝人紛紛改從他業,年輕人嫌它學習難、收入少而鮮有問津。好在尚有手藝人在堅守,錦山當地準備籌建竹編工場,扶植新人,進行商業開發,讓竹編技藝不至失傳並希冀可以發揚光大。

外地客商定期驅車進村運載大批竹器

如今的錦山村正視傳統竹編市場萎縮的嚴峻形勢,轉變產出與市場需求脫節的尷尬情況,引導竹編大戶利用互聯網打開銷路,藉由電商渠道銷售產品,在保留優秀傳統工藝的前提下,打造面向大市場的營銷格局,生產市場適銷的竹編器,沿海客商紛紛驅車登門進貨。筆者拍攝時,晉江一家家用竹器有限公司的蘇總說,僅他一家公司每個月就要進出錦山村運載竹編好幾車次,年交易額逾百萬元。他從錦山村提貨的竹器,銷往八閩各地,也遠銷香港口岸。

來源:泉州晚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化網 的精彩文章:

TAG:德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