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畫筆描繪的光影——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

畫筆描繪的光影——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

已經走到盡頭的東西,重生也不過是再一次的地消亡,就像所有的開始,其實都只是寫好了的結局。

——《千與千尋》

如果你也看過《千與千尋》,也許你對這句話並不會感到陌生。

其實,作為日本動畫界元老級的工作室「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在他們的作品裡經常能夠看到這樣風格的台詞。

很多人可能對吉卜力這個名字沒有什麼印象,但只要說起宮崎駿,想必大家應該就能露出會心的微笑了。

Studio Ghibli——始於宮崎駿

雖然每個人對於吉卜力動畫的印象來源不一,但肯定有很多人都有過被久石讓的那首《空から降ってきた少女》(出自電影《天空之城》)洗腦的經歷。

這首曲子後來也被改編成許多版本,甚至直接被命名為《天空之城》,儲存在那些少男少女的播放設備里。

在那個古早的年代,吉卜力動畫可能也沒想到,自己在中國是以這樣的方式被熟知。

而除了這首《天空之城》,小月和龍貓打著傘站在巴士站台的海報(出自《龍貓》),以及被許多人當做各種社交賬號頭像的無面男(出自《千與千尋》)。

這三個元素可能便是這一輩人對於吉卜力的認知。

Studio Ghibli——商業浪潮下的匠人精神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能夠叫得出名字的動畫公司可能除了迪士尼就是吉卜力了。

如今在商業化的浪潮下,迪士尼已經從過去的一個小小米老鼠逐漸成長為了巨大的娛樂商業帝國。

但遠在另一個半球的吉卜力,可能宮崎駿更願意稱它為工作室,而不是什麼動畫公司。

因為比起大洋彼岸的迪士尼從動畫到電影周邊的高產,吉卜力從成立到現在依舊保持著幾年一部的「龜速」。

曾經《幽靈公主》因為啟用缺乏經驗的年輕動畫師而造成進度遲緩,宮崎駿卻並沒有耐下心來一一指導,而是一邊大罵「職業動畫師卻畫不好畫,你們不覺得丟人嗎」,一邊把剩下的作畫任務交給了曾合作過的老同行。

不要以為吉卜力都是一些清新治癒的畫風就認為宮崎駿也是這樣一個慈眉善目的老爺子,童年和父親的關係以及自己火爆的性格,讓他對於自己的作品有著極為嚴苛的要求。

在日本HNK拍攝的紀錄片《懸崖上的金魚姬》裡面,宮崎駿拖著年事已高的身體,每天需要接受按摩治療才能進行工作,依舊堅持自己親力親為去作畫。

即使這樣會拖慢作品的進度他也毫不妥協,因為他是個匠人,要守護自己作為創作者的尊嚴。

Studio Ghibli——經典在延續

正是這樣近乎病態的匠人精神,吉卜力為我們帶來了一部又一部的經典。

《風之谷》、《天空之城》、《幽靈公主》、《千與千尋》……

如果現在再回過頭去重溫這些影片,你依舊能夠在其中感受到永不過時的人文關懷與精良的作畫。

《起風了》之後,宮崎駿宣布隱退,幸運的是吉卜力並沒有因為宮崎駿的隱退而解散,而吉卜力的新作《記憶中的瑪尼》將是第一部與宮崎駿無關的電影。

宮崎駿也許走到了盡頭,但吉卜力並不會消亡。

這個畫筆構造的吉卜力由宮崎駿開始,也必將在新人的努力下,更好地傳承。

▲ 圖片源自網路公開資料

更多精彩文章 請關注《解讀網》官網微信號:jieduwangweixin

老錢向你推薦:維迦旅遊,V+Travel,您的貼身旅遊策劃師!輕奢樂活的旅行體驗…

即刻關注「維迦旅遊」微信公眾號,即可獲取精品定製行程,享受輕奢旅程。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宮崎駿 的精彩文章:

日本遊記:啊!老夫的少女心!
光影推薦|宮崎駿:總有講不完的故事

TAG:宮崎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