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臣子來求官,國君大怒:你臉皮真厚,當年你見死不救

老臣子來求官,國君大怒:你臉皮真厚,當年你見死不救

春秋時,楚國是大國,不僅仗著地盤大,民風強悍,到處惹是生非。楚國擴張得很快,北上爭霸,在東南則欺負比自己更為落後的吳國。不過,在伍子胥來到之後,事情發生了逆轉,吳國反過來吊打楚國這樣的超級大國。

吳國確實有這樣的底氣,當時吳王闔閭,手頭上有伍子胥和孫武這兩張王牌,稱雄一時。伍子胥的父親伍奢、兄長伍尚都被楚平王無端殺害,報仇心切,通過五次戰役,一馬當先,攻破了郢都。對於他來說,最大的動力就是找到楚平王做個了斷。然而,楚平王卻在十年前就去世了,現在是他的兒子楚昭王在位。

伍子胥為了泄憤,將楚平王掘墓鞭屍,行為令人髮指。此外,他還追殺楚昭王,擺出一副要滅掉楚國的姿態。楚昭王嚇得驚慌失措,一路逃命。他在這個亡命天涯的過程中,品嘗了人間的苦難,曾經被追兵窮追猛打,曾經被山賊攔路打劫,然而最令他記憶猶新,不堪回首的卻是在成臼時的一件事。

這時候的楚昭王,要逃到隨國去,卻被一條大河攔阻了去路。正當他無計可施的時候,突然看到一葉扁舟。楚昭王看到划槳的人,大喜過望,原來這是自己的臣子藍尹亹,他正載著自己的妻兒,也要過河逃命。

楚昭王像見到了救星一樣,對著藍尹亹大喊:「載我過河!」(王曰:「載予。」)這話相當直白,沒有半點客套,楚昭王仍然是楚國名義上的國君,自然也不需要對自己的臣子矯情,求生的慾望讓他自然而然的大聲嚷嚷。

沒料到,這個吃自己飯養活全家的臣子,卻絲毫沒有將楚昭王放在眼裡,明確拒絕。他說他還要照顧妻兒老小,就沒空招呼大王了。臨走之時,藍尹亹還指著楚昭王的鼻子教育起來:

自先王莫墜其國,當君而亡之,君之過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歷代先王怎麼沒有弄丟國家,都是你亡國的,你的過錯,你自作自受。這確實有些冤枉楚昭王了,雖然是他當政期間亡國的,但主要原因還在於他父親挖的坑實在太大。不過亡國在楚昭王手中,他也只能背上這鍋。

藍尹亹最終還是拋棄楚昭王,帶著全家逃命去了。當然,楚昭王也沒有死,不然就沒有以後的故事了。不但沒有死,還在各方的努力下他還得以復國。

可就當楚昭王坐穩王位不久,這個藍尹亹又找了回來,向他求官。楚昭王驚得連眼珠都掉下來了,他沒聽說世界上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本來他是想一刀宰了藍尹亹,是令尹子西勸阻了他,楚昭王倒要看看這個人還有什麼理由好說。

藍尹亹見到楚王,不僅對當年的事情毫無愧意,反而振振有辭的說:當年我扔下您,不過想刺激您發奮圖強而已,看來很有效果。現在來見您,是看看您是否吸取了以前的教訓,如果您執著於過去的恩怨,那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也是對王位的不珍惜,我死有什麼了不起的。

好吧,這一套胡言亂語,楚昭王居然聽信了,不僅沒有殺藍尹亹,反而讓他官復原職。

楚昭王是蠢嗎?是腦子少根筋嗎?是容易被忽悠嗎?都不是,他是楚國的中興之主。他是用自己的仁愛、寬容來拯救這個已經被戰爭蹂躪得傷痕纍纍的國家。別的不說,有一件事就能說明他的心胸。

在楚昭王二十七年,楚昭王為了營救陳國,再次親往前線和老對手吳國交手。此時的他,再也不是二十歲的時候倉皇而逃的毛頭小夥子了。即使是伍子胥在世,他也相信自己有力量改變一切。

然而不幸的是,楚昭王在軍營生了重病。當時天空的雲彩,如同火紅色大鳥一樣,圍繞著太陽飛翔。楚昭王讓周太史占卜吉凶,周太史說:「這是不祥之兆,對大王不利,但有辦法轉嫁倒將士們的身上。」

聽聞這話,許多將士都爭先恐後要為楚昭王消災,楚昭王卻搖搖手說:我和將相如同手足一般,今天將災難轉嫁到手足上,就能免禍嗎?

在當時,人們對於鬼神之說敬畏得很,沒有幾個人敢像楚昭王那樣滿不在意。他也不是不信鬼神,只不過,他對自己人更為寬容,也就是這份胸襟,讓他中興了楚國。

參考資料:《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左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母親擔心兒子短命,袁天罡卻說:他只是窮,能當大官而且長壽
元朝攻佔中原和歐洲,為什麼沒有打下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國家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