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育觀察:比「錢學森之問」更迫近千家萬戶的——家庭教育之問

教育觀察:比「錢學森之問」更迫近千家萬戶的——家庭教育之問

教育觀察:比「錢學森之問」更迫近千家萬戶的——家庭教育之問

楊敏 攝

2005年的「錢學森之問」曾經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國人對傑出人才培養的熱議。回想13年前錢學森對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我想到了一個跟千家萬戶都有關的「家庭教育之問」,即「為什麼我們的家庭教育總是不關注培養『正常兒童』?」

近些年家庭教育受到空前重視,家庭教育論壇很多,但主題總是關注培養「優秀兒童」「成功兒童」「超常兒童」。我主張,家庭教育要倡導培養「正常兒童」,而不是「超常兒童」。比如第二屆新家庭教育文化節的主題是「回歸美好生活的家庭教育」,題中應有之義包括「什麼樣的兒童能夠獲得美好生活」,我的回答是「只有正常兒童才能獲得美好生活」。

在子女的成長期望值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句老話,折射出廣大父母渴望培養超常兒童的心態。但如果父母不顧實際,違背規律,不甘於培養正常兒童,心態不定位於平常,往往不僅培養不出「超常兒童」,而且可能連培養「正常兒童」都保不住,甚至培養出「異常兒童」來。

教育觀察:比「錢學森之問」更迫近千家萬戶的——家庭教育之問

正常兒童是有用之才

培養正常兒童,看似簡單,常被小瞧。其實,凡是正常兒童,將來一定是社會的有用之人,其中更有社會的有用之才。

但生活中缺少正常心態的父母,上演的卻是「博士逼瘋兒子」之類的戲碼。據報道,農民家庭出身的博士,希望子承父業,兒子將來也成為博士。於是今天要求兒子學習這個,明天強迫兒子學習那個,不堪重負的兒子最後被逼瘋了。這個博士的專業知識可能很淵博,但對家庭教育和人的成長規律知之甚少。一味追求培養超常兒童,用力管教兒子,反而把兒子成長的空間管死了,把一個好端端的正常兒童逼成了「異常兒童」。

比個體悲劇更值得警醒的是,國家和國人的兒童觀應當是淡定的,而不是「神童觀」。如果國家的兒童觀是淡定的,國人則少有「造神童」的惡俗。

發生在印度的國家干預「造神童」事件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印度男孩辛格,四歲半就完成了42.195公里的馬拉松跑,震驚印度,人稱「馬拉松神童」。2007年,5歲的辛格計劃用10天時間跑完500公里的路程,但就在辛格準備開始漫漫征程的第一天,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大量警察封鎖了辛格的長跑路線。原來,警察接到了政府的命令,嚴禁辛格參加這項馬拉松活動。印度政府的理由是,辛格只是個5歲的孩子,500公里的路程對他的體力和情緒都是一個負擔。讓一個孩子去嘗試不屬於他年齡段的活動,是一種極大的殘忍。國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責任保護每一個孩子的生命健康。

這就是正常的兒童觀,兒童5歲的時候要完成的是5歲能完成的任務,不能也不應該去完成15歲或者25歲才能完成的任務。

教育觀察:比「錢學森之問」更迫近千家萬戶的——家庭教育之問

正常兒童是人性兒童

人性兒童,就是具有美好心靈的兒童。最基本的人性是善良,人性兒童就是善良兒童。

目前青少年的問題,按照重要性排序,可以概括成四個迷失:信仰迷失,價值迷失,道德迷失,人性迷失。從基礎性排序,「人性迷失」則是最基礎的、第一位的。四者之間,人性迷失是根本,人性的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沒有人性,談什麼價值觀,有什麼信仰?

家庭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家庭教育要「影響和幫助孩子養成好思想、好品格、好習慣」。我認為,好的品德、善良的人性是做人的基本前提。教育的根基在於「人性的教育」。

但長期以來,教育多禁區,「遺忘」「否定」人性教育,令人無奈。改革開放前,不敢講心理學,說是資產階級的、唯心主義的;改革開放之初,不敢講個性,怕倡導個人主義。不得不講「個性」時,必須加「健康的」三個字講,只能講「健康的個性」。直到今天,還有一個不敢講,不敢講「人性」。不講人性的德育是什麼德育?是「人性缺位」的德育!是「缺少人性」的德育!

人性即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情感和理性。人性中的真善美,需要激發、喚醒和培育。教育就是關注心靈發育成長,就是把人本性中美好的理性和情感發育起來。只有教育,才能培育向善的人性,提升人性的層次。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庭教育的講話,多次提出「要幫助孩子形成美好心靈」。很遺憾這個指示,並沒有引起教育工作者(包括家庭教育工作者)足夠的理解和重視。

教育觀察:比「錢學森之問」更迫近千家萬戶的——家庭教育之問

正常兒童是陽光兒童

陽光兒童即具有美好心態的兒童。樂觀和堅強是陽光兒童的主要特徵。人生彷彿《西遊記》隱喻的一場「西天取經」,道路遙遠,跋涉艱難。兒童成長的「西天取經」,也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面對漫漫人生,面對坎坷曲折,樂觀的心態和堅強的精神,永遠是照亮人生之路的心燈。

有研究表明,兒童在6歲以前形成的都是人生的基本品質,比如孩子是不是善良,有沒有同情心、忍耐力等,在0-6歲期間就基本定型了。人成年以後的性格,大部分是在6歲以前形成的,人遇到挫折和苦難時是否具有百折不回的毅力,也取決於6歲以前。因此,早期教育中,塑造兒童堅強樂觀的正面性格比灌輸知識更重要。

2014年3月日本有本暢銷書《會做飯的孩子走到哪裡都能活下去》,其中的女兒阿花謹記媽媽的教誨,培育起美好的人生心態。她說,媽媽教給我兩句話,「不說別人壞話,不忘記微笑」。媽媽的人生感悟,讓阿花成長為笑對不幸人生的陽光少女。

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在斯德哥爾摩的第一場演講,他一連講了好幾個自己母親的故事。他記得有一次家中遭遇挫折,母親看出莫言擔心她自尋短見,就開導莫言說:「兒啊你放心,儘管我活著沒有一點樂趣,但只要閻王爺不叫我,我是不會去的。」母親的從容,讓莫言學會堅強。一個其貌不揚的兒童,終於「歷經坎坷成大道」,「西天取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教育觀察:比「錢學森之問」更迫近千家萬戶的——家庭教育之問

正常兒童是自立兒童

自立兒童即具有「美好心志」的兒童。兒童自立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二是「我的事我做主」。教孩子自立就是培養責任意識、擔當意識。成年以後,最基本的自立就是自食其力。

從小教育子女學會勞動,培養生存能力,本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課,是培養自立兒童的根本性問題,卻一直被忽視。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六一」兒童節向少年兒童提出了號召: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父母要認識到培養孩子成人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認識到「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教育子女從小熱愛勞動、學會勞動,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生存能力,將使孩子終身受益。

《會做飯的孩子走到哪裡都能活下去》,講的是日本福岡一位叫千惠的媽媽在女兒阿花9個月大的時候癌症複發,醫生說她最多還能活4年。千惠怎麼用剩餘的生命去愛女兒呢?多做些好吃的給孩子?給孩子多備些衣物?或是攢下一大筆錢?堅信「健康第一,學習第二」的千惠卻認為,「會做飯的孩子走到哪裡都能活下去」,於是她決定用餘生教阿花做飯、洗衣。

兩歲時,阿花開始學洗襪子;3歲生日時,千惠送她一台手動榨汁機;4歲的生日禮物是圍裙和刀具,生日第二天阿花就踩著凳子在料理台上學切土豆;5歲生日前,阿花學會煮鬆軟的糙米飯、製作漂亮的壽司,還第一次做了一大罈子大醬……一直陪伴女兒的千惠,總是在一旁微笑鼓勵,「不發言,不幫忙。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我都要讓她自己來,讓她獨立思考和體會」。

阿花5歲生日後沒多久,千惠安詳地去世了。阿花每天早上6點就要準備早餐、喂狗、做醬湯、彈鋼琴、去幼兒園;下午回家後,她還要晒衣服、疊衣服、刷澡盆……千惠的愛是智慧的,是為孩子一生著想的。據說這本書感動了500萬人,阿花也成了自立兒童的典型代言。

所以,培養出正常的兒童,是家庭的幸福,更是國家的希望。(作者 傅國亮 系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第二屆中國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

《中國教育報》2018年05月10日第9版 版名:家教周刊

教育觀察:比「錢學森之問」更迫近千家萬戶的——家庭教育之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春天裡的精靈
聽課筆記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