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希臘藝術與奧林匹克競技

古希臘藝術與奧林匹克競技

勤奮的白白又開工了,美而有趣。

在古希臘,體育和藝術有著緊密的聯繫,它們都是希臘人熱衷並熱愛的事物。體育和藝術,身體與靈魂,在體育藝術中完美交融,相映生輝。」

古希臘藝術與奧林匹克競技

吳白白

2004年8月13日—29日,第28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雅典舉行,奧運會在時隔108年後,終於又回到了故鄉希臘。雅典在1896年就舉辦了第1屆現代奧運會,而希臘又是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所以這屆雅典奧運會的口號就是「Welcome Home」(歡迎回家)。

在開幕式上,希臘向世界展示了他們璀璨的文明和藝術,奉獻了一場極富創意的視覺盛宴。希臘神話中的眾神降臨人間,人神同慶,四海一家。古希臘的神廟、雕塑也成為開幕式的一大看點,彷彿將大家帶回到那個古典文明的黃金時代,見證人類創造的輝煌。

(開幕式上手捧桂冠的勝利女神)

(帕特農神廟及廟宇中的雕塑)

(雅典的守護女神雅典娜)

(奔跑的「古希臘雕像」)

自古希臘時代起,體育和藝術就密不可分,它們的結合就像身體與靈魂的結合一樣,水乳交融,珠璧交輝。著名藝術理論家丹納在他的經典著作《藝術哲學》中多次談到體育,尤其是古希臘體育運動,彷彿沒有體育就不會產生如此輝煌的古希臘藝術。

希臘神話與體育運動是古希臘藝術的兩個源泉,神話傳說是古希臘藝術創作的重要題材,而體育既為藝術創作提供素材,還提供了現實的創作範本。古希臘藝術中的體育形象是競技與藝術最完美的結合,運動員的健美體型與矯健身姿也成為藝術作品中諸神和英雄形象的原型。

少為人知的是,在現代奧運會的早期歷史上,曾經嘗試過與體育競賽同期舉辦藝術競賽,包括文學、音樂、建築、繪畫和雕塑,創作內容必須與體育相關。不過由於奧運會要求參賽者必須是業餘身份,而從事上述這些創作的大多是專業人員,藝術競賽後來不得不叫停。但是體育與藝術、奧運與藝術的聯繫,依然存在,並未中斷。

(米隆——《擲鐵餅者》雕塑)

米隆的雕塑《擲鐵餅者》,應該算得上是最負盛名的表現體育運動的藝術作品。原作為高155cm的青銅像,創作年代大約是公元前450年左右,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羅馬時代的大理石摹品,收藏於羅馬國家博物館。目前發現的複製品共有4件,在大英博物館也有一件相同題材的雕塑藏品。

這件雕塑的構圖非常出色,米隆選取了運動員將要擲出鐵餅前的一個瞬間來表現,把複雜連貫的動作凝聚為一個鮮明生動的姿態。運動員屈下身體,握著鐵餅的手臂向後擺動,腿部彎曲,身體輪廓像一張拉開的弓,似乎馬上就要發射,給人一種集中全力、全神貫注的感覺。雕像的姿勢看起來極其真實,以致於有現代運動員試圖模仿雕像的動作,來還原古希臘的鐵餅投擲方法。

雕塑中運動員身體的重量落在一隻腳上,重心達到了完美的平衡,改變了以往雕塑的僵硬直立姿態,並且看起來毫不費力,渾然天成。米隆成功地解決了人體在運動中的重心穩定和空間結構兩大難題,使得雕像既有連續運動的時間節奏感,又有迴旋動作的空間穩定感。米隆就這樣在藝術領域征服了運動,雕像的每個角度都無懈可擊,為後世的體育雕塑樹立了一個完美的樣板。

(利西普斯——《刮汗污的運動員》雕塑)

利西普斯的《刮汗污的運動員》,也是一件非常出色的古希臘體育雕塑。創作年代大約是公元前330年左右,原作是青銅像,留存於世的是羅馬時代的大理石複製品,高205cm,現藏於羅馬梵蒂岡博物館。

利西普斯創立了人體美的一種新標準。與以前的雕像相比,他的雕像身軀和四肢更加修長,頭身比為一比八。《刮汗污的運動員》就是他運用這一新標準的規範之作。在這之前,古希臘雕像採取的是一比七的頭身比例,利西普斯覺得這樣的比例不夠完美,經過長期的觀察和實驗,提出了一比八的新標準,這一標準也被後來的藝術家們普遍接受。

雕像表現了一名年輕運動員在用刮板颳去手臂上的汗污,他可能剛剛參加完激烈的比賽,神情有些疲憊,但肌肉依然緊繃,形成了鬆弛與緊張的對比。因為採用了新的比例標準,運動員顯得身材修長而勻稱,肚臍的位置形成了一個黃金分割點,以此為界,上下半身的比例接近1比1.618的黃金比,人體造型看起來更加和諧。

(希臘瓶畫中的火炬接力賽)

畫中的兩人正在進行火炬接力賽,這是從紀念普羅米修斯的祭祀活動發展而來的,為的是向這位替人類盜取天火的英雄致敬。火炬接力一般是各種慶典和開幕式上的活動,第一個到達終點的人可以點燃聖火。現代奧運會的聖火傳遞儀式也是來源於此。

(希臘瓶畫中的賽跑)

(阿迪達斯用賽跑題材瓶畫元素創作的廣告)

上圖是希臘瓶畫中的賽跑場景,畫中人物體格健美,動作矯捷,正在大步流星地激烈角逐。畫面運動感極強,充滿緊張的氣氛和四溢的活力,畫中運動員跑步的姿勢也和現在的技術動作非常接近。下圖是著名運動品牌阿迪達斯的廣告,採用賽跑題材的希臘瓶畫元素進行再創作,配合2004年雅典奧運會推出,很是貼切和應景,古希臘體育藝術就這樣和現代人再來了一次親密接觸。

本文來源:公號金錢與藝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獃的大雜燴 的精彩文章:

TAG:阿獃的大雜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