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幾樣現代人陌生的老物件,得知用途後不禁拍手叫絕

幾樣現代人陌生的老物件,得知用途後不禁拍手叫絕

河北滄州厚古民俗博物館藏有這麼幾件老用具,對80後的小編來說很陌生,得知它們用途,不禁為古人智慧拍手叫絕。圖中的這個「銹疙瘩」名字叫鰾鍋子,鑄鐵的,有一鐵柄斜出鍋外。誰能料想它是舊時老木匠們的「寶貝」。傳統木匠用豬皮和魚肚熬制鰾膠,而不像現代用化學膠。鰾膠的最大好處就是硬木傢具榫卯粘合後,可以隨時拆卸修理,只要用熱水一燙,傢具榫卯就能輕易打開。而如今的化學「絕戶膠」粘合榫卯,非損毀傢具無法拆解。

這是兩把鐵匠手工打造的「制鋦鉗」。它雖叫鉗,但鉗口只能開合二至三毫米,並無鉗物的功能。它是為制鋦子專用。鋦子是用來鋦盆鋦碗的。舊時的鋦匠又叫小爐匠,隨身帶著小爐子,用來燒鐵絲、銅絲製鋦子。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不論大缸還是小碗,硬度都很高,鋦匠手持一把皮弓,纏上藤製鑽桿,鑽頭前端鑲有一個小小的金剛鑽,也就是金剛石。弓上的皮條拉轉鑽桿,就可以給需要鋦補的物件鑽眼打孔了。這門手藝已經絕跡。

這個物價怎麼看都像是一個儲存物品的東西。它的材質為藤編,上面有銅活兒,開合自如,加上鎖具,外觀精緻。第一眼看去,小編以為這東西是盛放金銀細軟之類貴重物品的,或者是個梳妝匣子,或放些女紅針線之類。沒想到,它卻是一個壺套,裡面還有內層保溫材料。可見舊時人們對茶壺也是倍加關愛。人們常給茶壺做個壺套,一是護壺,二是保溫。可以說,這藤編壺套既美觀又實用。

這個木錐子是幹啥用的?據介紹,它是用來解繩子。繩索是舊時人們常用到的,尤其對於拉大車搞運輸的人,天天與繩子接觸。有繩就有了繩結,當手指頭解不開粗繩子的疙瘩結時,解繩錐就應運而生了。眼前這件木製品,形如橄欖,鐵犁木製成,通體黑紅,品相完好。木器一端手工琢磨呈十三面形,靠下頸部有孔,可以拴系用於懸掛的細繩。另一端尖利如錐,故名「解繩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寫意獅城 的精彩文章:

古董瓷盤擺一地,多已殘破,攤主卻說越破越值錢,翻看盤底,震撼
路邊民工自助餐八元一份生意紅火,老闆月入萬元

TAG:寫意獅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