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人人都有「冠心病」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真是這樣嗎
動脈粥樣硬化這樣一種血管的病變,可以在胎兒時期發現,並伴隨著人的一生。由於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過程中沒有任何癥狀,因此,多數是不被發現的。有數據的結論是在40歲的人群中,冠狀動脈和主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檢出率為58.36%,50歲時達到88.31%。也就是說,40歲時一半人都已經有動脈粥樣硬化發生了,隨著年齡的增加病變也增加。70歲以上幾乎都會出現。只是病變程度不同而自己感覺也不同而已,即輕的沒有感覺,重的感覺明顯,甚至死亡。
由於動脈粥樣硬化是不知不覺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是人生的「必然」產物,是不可消除的「客觀存在」,因此,根本上消除動脈粥樣硬化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實現的。關鍵點在於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低脂飲食,減輕體重,適當運動。對於持續高脂血症的病人,在改變生活習慣基礎上給予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死亡率及發病率。
總之,冠心病的治療是以生活習慣的改變及調脂治療為根本,最佳的出路是自我調整以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速度。
如果已經發生了冠心病,發愁、著急都無濟於事,應該開始關注起來,自己改變原來的生活方式,力促心臟情況的改善。簡單的方法是學會對心功能的自我判斷。根據人體在不同程度的活動量下所產生的主觀癥狀,而將心功能劃分為四級:
第一級:一切活動不受限制且無癥狀。
第二級:能勝任一般輕體力活動,但較重的體力活動可引起心悸、氣短等心功能不全癥狀。
第三級:休息時無任何不適,但做一般輕活動時即有心功能不全表現。
第四級:任何活動均有癥狀,即使在卧床休息時,亦有心功能不全癥狀,如心悸、呼吸困難及不能平卧等。
你自己可以對心功能做一個判斷,力爭從差的一級向好的一級過度。這樣,就不致於發生突然的嚴重事件了。


TAG:娛樂解說靜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