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糖尿病患者經常低血糖?醫生:主要是這6個原因
很多糖尿病患者只考慮到高血糖,卻忽略了低血糖的危害。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島素或磺醯脲類藥物治療時的一種常見併發症,偶發時會容易造成突發事故或者人身傷害。
糖尿病患者如果長期低血糖的話,還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心肌缺血、心力衰竭、腦神經功能障礙、認知功能減退等等。
誘發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六點:
1.吃得太少;
2.誤餐;
3.運動增加;
4.空腹飲酒;
5.胰島素注射過多或降糖葯服用過多
包括磺脲類(格列齊特、格列本脲等)和非磺脲類促胰島素分泌劑(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其他種類的降糖藥物單獨使用時一般不會導致低血糖。
6.同時服用其它藥物
降壓藥,如普萘洛爾,會和磺脲類降糖葯競爭與血漿蛋白的結合,增強降糖作用。
胃藥,如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等抗酸葯與磺脲類降糖葯合用時,會使餐後血糖水平降低。
抗菌葯,環丙沙星、氯黴素及磺胺類藥物等藥物能與降糖葯發生相互作用,誘發低血糖。
非甾體抗炎葯,如大劑量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抗炎葯與磺脲類降糖葯聯用時,應諮詢醫生調整降糖藥劑量,避免誘發低血糖。
含酒精藥物,如藿香正氣水、止咳糖漿等藥物含有酒精會干擾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或糖原,還會加重胰島素引起的低血糖,延緩血糖恢復,尤其是空腹時,危害更大。
當糖尿病患者血糖太低,或者下降速度過快,機體就會釋放出腎上腺素,產生低血糖癥狀,如發抖、緊張、出汗、急躁易怒、焦慮、頭痛、飢餓等癥狀。
不過,也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如患有輕度的自主神經病、患有很多年的糖尿病、近期發生的低血糖情況的患者可能會存在「無意識低血糖」,即使發生了低血糖,但身體卻沒有低血糖明顯癥狀。
如果,一旦血糖降到3.9mmol/L以下,就要立即補充能量,以免發生低血糖。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盡量迴避低血糖誘因,多多檢測血糖,早日康復。


※常吃桑葚好處多,但這3種人吃多了,反而加重病情
※11種尿液顏色,暗示11種身體狀況!第一種顏色最好
TAG:心一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