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黨史故事――抗戰篇之瓦窯決策,聯合抗日

黨史故事――抗戰篇之瓦窯決策,聯合抗日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

1935年,對中國共產黨來說,是一個轉折之年,這一年的1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了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這一年的12月,召開了瓦窯堡會議,這次會議之後,由國內戰爭轉向抗日民族戰爭。

在「華北事變」之後,國民黨政府把包括北平、天津在內的河北、察哈爾兩省大部分主權奉送給了日本,中國共產黨領導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救亡運動。

在中華民族危機日益嚴重,抗日救亡運動重新高漲的形勢下,迫切要求對日本進攻以來的國內形勢作一次正確的分析,制定黨在新形勢下的策略和政策,糾正嚴重存在的「左」傾關門主義。為此,根據共產國際七大的決議,中共中央於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陝北瓦窯堡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即「瓦窯堡會議」

會議由張聞天主持,參加會議的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和其他有關人員有: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劉少奇、秦邦憲(博古)、彭德懷、鄧發、凱豐(何克全)、李維漢、吳亮平、張浩(林育英)、楊尚昆、郭洪濤等10多人。

會議通過《中央關於軍事戰略問題的決議》、《關於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等決議案。27日,毛澤東根據會議精神,在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會議關於政治形勢的決議和毛澤東的報告,圓滿地解決了黨的政治路線問題。

會議主要分析了華北事變後國內階級關係的新變化,討論了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抗日聯軍和國防政府等問題,批判了黨內長期存在著的那種認為不可能爭取民族資產階級與中國工人、農民聯合抗日的「左」傾關門主義的觀點,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

它總結了兩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基本經驗,批評了「左」傾關門主義,解決了遵義會議沒有來得及解決的黨的政治策略問題,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路線,有力地推動了全國抗日民主運動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