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系」心理特徵,你中招了嗎?

「佛系」心理特徵,你中招了嗎?

今年年初,「佛系」一詞空降朋友圈,公眾號,瞬間滿屏「佛光普照」。90後老人手裡的保溫杯水溫未涼,就找到了人生新方向――「宣布成佛」。

「佛系」是一個在去年12月火起來的網路流行詞。該詞最早出現於2014年日本雜誌,同早前出現的"屌絲"有些類似,是社會上部分人士的一種自我調侃,也可以說是一種自我保護。該詞跟佛教本身也並沒有很大的聯繫。

大行其道的「佛系」一詞,背後包含的心理特徵大致是:怎樣都行、看淡一切、很少走心、隨遇而安、不爭不搶、不求輸贏。

「佛系」是年輕人面對壓力焦慮的一種常見的自我消解的方式,它又像是一種調侃,為自己貼上「佛系」標籤的人們往往自侃「看破紅塵」,「一切隨緣」。同時,從這些自稱「佛系」的人們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出他們想要按自己的節奏生活的願望。

從根源來說,「佛系」是對於現實生活無奈卻懶得改變,選擇"無為而治"的一種做法。這與超然物外的佛教信仰有很大的區別。

由「佛系」一詞也衍生出了很多其他有趣的產物,比如:

【「佛系」青年】

「看淡一切」

【「佛系」買家】

「我們買的不是東西,是和平」

【「佛系」員工】

「交代下來的任務從不推辭,事不關己笑看一切工作」

【「佛系」學生】

「一切服從老師安排」

【「佛系」戀人】

「糾纏不休不如獨自飲酒」

【「佛系」單身狗】

「一切隨緣」

【「佛系」幹事】

「部長罵我我就受,部長表揚就說謝謝」

【「佛系」人生】

「不焦躁,不執著,不強求」

【「佛系」追星】

「撕逼耳邊過,愛豆心中留」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為自己打上了「佛系」的標籤,而有關「佛系」的說法卻是層出不窮,很多網友都有不同的見解:

持肯定態度的人認為,「佛系」是看透後的從容,並非不爭不吵的盲從;「佛系」是一種「靜看天邊雲捲雲舒,閑看庭院花開花落」的悠閑的人生態度……

持否定態度的人則認為,「佛系」只是簡單的逃避現實與責任;所謂「佛系」,只是一代年輕人的懶惰迷茫……

持中立態度的則認為,我們需要適度堅持,適度「佛系」;從某種程度來說,「佛系」心態有助於消解壓力,但過度「佛系」可能導致不思進取……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的聲音又在哪裡呢?

為了了解大學生對「佛系」的看法以及「佛系」心態對大學生的影響,我們特此展開本次調研。

你對「佛系」的理解是?

你認為自己是「佛系」青年嗎?

你怎麼看待「佛系」的盛行?

請各位小夥伴們積極貢獻你們的力量,填寫我們的調查問卷《關於大學生「佛系」心態的調查》,你們的反饋對我們非常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荊華農 的精彩文章:

人工智慧VS人類智慧,誰將是最終的贏家?

TAG:紫荊華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