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術合作:品牌價值的第二面鏡子

藝術合作:品牌價值的第二面鏡子

每周專欄 //文化商標Culture??

文化商標 | CULTURE?」是由LEAP和Paloma Powers共同推出的一系列對話,與產業尖端的專家共同探討藝術、設計和品牌營銷的交匯,並試圖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把品牌與藝術家的合作看作是一種自成一體的新媒介,而不是犬儒的妥協,將會是怎樣一番情境?

品牌的價值取向如何通過藝術獎項來傳達給社會?品牌與藝術家合作在什麼情況下能獲得最佳效果,Max Mara的女性藝術獎與其近期的藝術項目似乎是個絕佳的例子。此外,本期專欄還帶來了全球範圍近一個月的藝術項目熱點。

海倫·卡姆莫克

《在低語中吶喊》(視頻截圖),2017年

Shouting in Whispers

頭版頭條:Max Mara上個月宣布了第七屆Max Mara女性藝術獎獲獎者與2018年米蘭國際傢具展(Salon de Mobile)委員會名單

總的來說,很多公司將精力和信任注入了藝術領域。Max Mara女性藝術獎授予給了藝術家海倫·卡姆莫克(Helen Cammock),她的多媒介作品講述了邊緣的聲音和身處黑人群體中的體驗敘述。這是一個相當獨特的獎項:首先,它的候選人範圍有限(定居於英國且沒有舉辦過回顧展的女性);其次,獎項評委會所評審的是提案,而不是已完成的作品;第三,獲獎後的獎勵是一個能使提案成為作品的駐地機會。這幾點都是定義獎項設立目的的一些罕見屬性,與此同時,也以條理明晰的方式反映了品牌的價值。卡姆莫克將前往義大利長達六個月,在那裡她將研究藝術史中的女性情愫。

里斯汀·布拉什和荒木醫聯名設計的太陽鏡

與世界上很多優秀的藝術獎項一樣,Max Mara女性藝術獎是與一個機構【白教堂畫廊(Whitechapel Gallery)】聯合頒發的,並借用了藝術陪審團的專業知識力量,它的陪審團成員與目標團體如畫廊主凡妮莎·卡洛斯(Vanessa Carlos),藝術家勞拉·普羅沃斯特(Laure Prouvost等等)密切相關。同時,在義大利的國際傢具展,Max Mara還邀請藝術家克里斯汀·布拉什(Kerstin Br?tsch)和荒木醫(Ei Arakawa)(他以自己的藝術組合「United Brothers」為名參與了合作)設計了一款名為Lavaprisms的限量版太陽鏡,創作靈感來源於布拉什常以玻璃作為創作媒介,和United Brothers組合對福島核危機事件的持續關注。

Max Mara通常(儘管不完全)都與女性藝術家合作【去年的太陽眼鏡是與藝術家香特爾·馬丁(Shantell Martin)合作的】,這是品牌價值的另一種反映。有趣的是,當藝術家被認可得以堅守自己的創作理念,或者是品牌通過溝通協商條款來支持藝術家創作,而不是直接委託他們製造以市場效果為本的作品,那麼我們似乎就可以目睹品牌合作的最佳效果。

」一沙藝世界:探索社會幾何形態」展覽現場

復星集團以其首個藝術收藏展開幕三亞亞特蘭蒂斯度假村開發項目

作為該集團在藝術領域中的第一步,這個收藏展由LEAP主編岳鴻飛(Robin Peckham)策展,側重於在中國活躍的年輕一代藝術家,並且圍繞VR和AR等新媒介作品,這些作品主要為展覽委託或專門收藏。

朗肖爾在商場中的作品展示

Instagram藝術家艾希禮·朗肖爾(Ashley Longshore)與商場波道夫·古德曼(Bergdorf Goodman)合作

這些作品很是有趣輕鬆,並且提醒我們,我們迫切需要為這種新的藝術模式命名:它被當代藝術界堅決無視,被時尚圈和名媛們所擁護,且在社交媒體上廣受歡迎。「我不只是一個藝術家,我是一個企業家……我想代表自己,並保持100%的盈利率。」一位可憐的商場副總裁不小心承認了自己並不知道誰在為此買單:「有成熟的顧客購買艾希禮的高價作品。但我認為,她比我們擁有更多的千禧一代顧客。「

藝術成都博覽會現場

圖片來源:藝術成都博覽會

藝術成都由品牌恆寶和紅旗贊助

我們都達成了共識,認為世界上有太多的藝術博覽會,但現在最有意思的那些藝博會都在西雅圖,達拉斯,芝加哥,都靈和布魯塞爾這類二線城市開放。熊貓和麻辣火鍋的故鄉成都能否加入到這份榜單?首屆展覽將包括恆寶的品牌藝術合作展台,和一輛停在展會門外的金屬粉紅旗轎車(這是曾經為中國政治精英提供豪華轎車的汽車製造商)。

「200女性」展覽宣傳圖

Frieze New York由寶馬贊助

(實際上,Frieze主要的全球贊助商是德意志銀行,但寶馬在品牌方面的聲望更大,所以這是我們想談論的。)寶馬的貴賓班車服務曾經在立體聲系統中涉及聲音藝術裝置。也許現在因為每個人都喜歡坐渡船,所以他們開始專註於演示廳休息室,包括出版商傑夫?布萊克韋爾(Geoff Blackwell)和魯斯?霍布迪(Ruth Hobday)的展覽「200女性」(200 women),他們在場刊資料中被明確稱為「創作者」而不是「藝術家」, 看上去倒像是一個藝術博覽會的奇怪選擇?

? LEAP | 獨家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界LEAP 的精彩文章:

不敢不敢——談作家btr的創作實踐
亞文化——從上海到香港

TAG:藝術界LE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