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啥古代死刑犯在被砍頭之前都要吃一塊生肉?有啥特殊意義?

為啥古代死刑犯在被砍頭之前都要吃一塊生肉?有啥特殊意義?

在許多古裝電影和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砍頭的鏡頭,執行死刑時也有很多要講究的規矩,其中有一個就是吃斷頭飯,據說這個習慣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國,楚莊王在平定一次叛亂後,為表示自己博大胸懷,於是準備了一頓豐盛的飯菜給即將送上斷頭台的叛臣。後來這個習慣一直得到後世的沿用,可是為什麼卻演變成了斷頭飯里要加一塊生肉呢?

宋朝規定了斷頭飯的標準,是為五貫錢,可想而知是有多豐盛,不過這個就好比救濟難民時分發的救濟糧一樣,從上至下走過這流程,被層層剋扣和剝削,留給死刑犯的自然就所剩無幾了,慢慢的,斷頭飯就成了一碗白飯,一塊熟肉,一碗菜。當死刑犯看到自己面前是一頓比往常更好的飯菜時,便知曉自己死期也不遠了,而看守的牢差仗著第二天死刑犯反正要被砍頭,什麼也說不出去,就自己享受美食,只給死刑犯碗里加一塊生肉,更甚的時候,直接用肉擦一下死刑犯的嘴就表示他們吃過了。

另外一種民間說法是給死刑犯碗中加一塊生肉並不是給他們自己吃的,因為人在死後要過奈何橋,而奈何橋中又有一條惡犬,如果不給那條狗吃肉的話,想必橋是過不去的,硬闖還會被咬,來世肯定也難以投胎做人了。

不過小編看來過奈何橋一事真實性很低,最重要的還是官員們的從中撈利,才使得落入到牢房時的飯錢少之又少,只能買得起一塊生肉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敬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一王城成功申遺,韓國不樂意了,聯合國一句話直接慫

TAG:致敬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