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想賺大錢,別人在盯著你的錢包呢,小心天花亂墜的農業大坑
園藝
05-10
從2013年開始,紫花白芨價格一直攀升,鮮貨從最初的幾十塊一公斤,漲到現在的200元一公斤,很多農民看到這種漲勢,都想進去撈一把,但他們往往沒注意到這漲價背後是什麼。
紫花白芨生長緩慢,栽種是用塊莖,如果用籽種實生苗,需要7年以上才可以收穫;種苗的話一般三年收穫。那麼現在如果想進去做這行,肯定是要買種苗了,自己播籽育苗是來不及的,買種苗就必須要找專業的育苗公司,那他們的苗是哪來的呢?
別著急,四年前就有人給你準備好今天的苗了。紫花白芨剛剛有漲價勢頭的時候,就有資金關注到這一行,他們搶先進行種子育苗,然後在市場上每年推動白芨的價格。
等到他們的苗大批量可以出售時,白芨的價格基本上也到了頂峰,這個時候是最好套農民的。畢竟他們的風險意識還不足以與資本市場相抗衡。他們只看到價格好的東西就跟風栽種,卻不知道這是人家專門為他們準備的一個坑。
為什麼我會說這是一個坑?因為這些年以來,農產品或中藥材都有一個規律,這個規律一方面是資本推動的,另一方面也是農民自己推動的。當某一種商品漲價之初,資本的嗅覺是最靈敏的,他們先介入推動,以至於連年漲價,然後是農民看到賺錢效應跟風進入,最後造成爛市。
做過證券交易的人都很明白這種手段,進貨、出消息、抬轎、出貨走人。從另一個角度看紫花白芨的危險性,現在網路上到處可以看到紫花白芨的有關種植廣告,當某一種農產品需要進行這樣廣告的時候,基本上也就是莊家在等出貨的時機了。
農民朋友們,特種種植有風險,投資鈔票需謹慎啊,網友們你們覺得呢?歡迎參與討論農村與農業


※山上的野草和泥土也能讓農民創富,只是
※養蘭花的成敗取決於你是否用對植料,這是花農不外傳的秘訣你必須要知道
TAG:好攝農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