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衛立煌如何從海外歸來?

揭秘:衛立煌如何從海外歸來?

來源=財新網徐泓的博客

作者=徐泓

原題《衛立煌海外歸來揭秘》

衛立煌

衛立煌,字俊如。安徽合肥人。戎馬一生。

他能征善戰,曾被稱為「蔣介石嫡系中最能打仗的常勝將軍」。抗日戰爭後期,他擔任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在滇緬戰場戰功累累。盟軍司令史迪威將軍也贊他是「中國國民黨軍隊中最能幹的將領。」

1948年1月國共兩黨激戰的緊急關頭,蔣介石把衛立煌當做一張王牌打出來,給了他50萬精銳的美式裝備軍隊,讓他擔任「東北剿總司令」。11月遼瀋戰役國民黨大敗。蔣介石下令撤職查辦衛立煌。1949年1月底,衛立煌化妝逃出國民黨特務的天羅地網,從南京轉道上海最後抵達香港。自此在港寓居5年。

1955年3月15日,衛立煌發表《告台灣袍澤朋友書》從香港回到大陸。

他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第一個從海外歸來的國民黨嫡系高級將領。在中國共產黨政權里最後官至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衛立煌是如何從海外歸來的?本文僅提供一個私人家族史的記錄視角:

1

衛立煌中年喪偶,他的第一任妻子朱韻珩1939年秋天病逝。此後提親者不斷,一度甚至盛傳蔣介石宋美齡要介紹孔家二小姐為他續弦。

直到1945年夏天,衛立煌在昆明舉行婚禮,才揭曉了「新夫人何許人也」的謎底:42歲的韓權華女士從美國檀香山回國,進入了衛立煌的家庭。

韓權華女士出身於「天津八大家」中的韓家。據史料記載,自清朝咸豐初年(1851年)起,天津城裡就流傳著一個關於八大家的口訣:「韓、高、石、劉、穆、黃、楊、益照臨」。排名第一的「東門外韓家」,又稱「天成號韓家」,從事海運業,是靠海船、海運發跡的。韓家到了上個世紀初,離開天津落戶北京。

韓家的譜繫到了這一代:韓渤鵬(耀曾)與卞氏生有二子五女,長幼序列為:韓俊華(女)、韓振華(男)、韓縉華(男)、韓升華(女)、韓詠華(女)、韓恂華(女)、韓權華(女)。其中老三韓縉華在十幾歲時夭折。 由此可見,韓權華是韓家最小的女兒,她有一個哥哥四個姐姐。

韓家姐妹屬於20世紀初中國女性接受現代教育的一代先驅。韓家四姑韓升華、五姑韓詠華趕上了嚴修先生在天津首開女學,先後畢業於嚴氏女塾、嚴氏幼兒師範;韓家六姑韓恂華趕上了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學首開女禁,成為北京大學正式招收的首批九個女生之一。而韓家七姑韓權華1922年考入了北京大學文科預科。

19歲的韓權華長身玉立,洒然出塵,非常漂亮,一入學就被捧為北大「校花」。但是非也自此而起,據家裡老人回憶:當年追求她的人排隊,時常要把找上門的轟走。後來為了躲避騷擾,她轉學到女師大,師從劉天華,也由中文改學音樂。畢業以後,河北教育廳保送她官費留學美國,在皮爾德音樂學院專攻音樂史,畢業後留在美國教書。

韓權華三個姐姐的婚姻選擇也有共性,她們都嫁給了書香門第出身的「海歸」,五姑韓詠華的丈夫是美國留學歸來的梅貽琦,1931年—1948年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四姑韓升華的丈夫是英國留學歸來的傅銅,出任過西北大學和安徽大學校長。六姑韓恂華的丈夫是美國留學歸來的鄺壽堃,一直在中國最早一批現代煤礦北京門頭煤礦、河北開灤煤礦擔任總工程師。

只有七姑爺衛立煌的出現,打破了韓家女婿「不要當官的」這條不成文的規矩。

據說牽線人是衛立煌高級參謀邵光明的夫人王亞全女士,她與韓權華畢業於北平女師大附中,同校不同班;後來兩人都赴美留學,同時不同校。不過,歷史留下一個重要的細節:韓權華的玉照,卻是衛立煌在她的姐夫、當時主持西南聯大校務的梅貽琦校長那裡見到的。

1941年韓權華收到了衛立煌寫來的信,「每張紙幾十個核桃大小的字」,字裡行間感情真摯,又直截了當:「希望你回來幫助我」。韓權華念他是抗日英雄,同意了,但因與學校有合同,不能馬上啟程回國,後來發生珍珠港事件,日美宣戰,想回也回不來了。她只好寫信告訴衛立煌,不要等她了。但是衛立煌還是等待她的歸來,獨身生活6年,直到抗日戰爭勝利前夕,盟軍美國朋友以軍用運輸機將韓權華送回到昆明。1945年6月15日,兩人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2

衛立煌雖然戰功赫赫,卻不是蔣介石的親信。於是出現了一個怪圈:每當蔣介石在戰場上受挫時,衛立煌立即被重用;但戰爭稍有間隙,他就遭受排擠,或被迫出國考察,或降職使用。

1946年11月底,衛立煌卸任遠征軍司令,攜夫人韓權華開始出洋考察。歐美十國之行,韓權華的親屬們一路呵護:

先到美國,他們的翻譯兼秘書是韓權華的外甥女婿鍾安民,即梅貽琦先生的三女婿。1947年春天,他們到了英國。韓權華修書一封,給她在巴黎的外甥女李惠年和女婿汪徳昭,這是她大姐的女兒和女婿。韓家大姑韓俊華比四位妹妹年長許多,沒有趕上接受現代教育的機會,也是姐妹中唯一纏過足的。她自己雖然沒有上過西學堂,但是她把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分別送到美國和歐洲留學。女兒李惠年1936年赴法主修聲樂,女婿汪德昭1934年就進入法國巴黎大學郎之萬實驗室攻讀研究生,他所從事的大氣中大小離子平衡態的研究成果,被國際物理學界認為是「目前普遍接受的朗之萬-汪德昭-布里加理論」。於是這對夫妻擔任了衛立煌夫婦在法國、比利時、荷蘭、瑞士考察的翻譯兼秘書。

1947年,汪德昭,李惠年夫婦與衛立煌,韓權華夫婦在巴黎合影。

衛立煌想見汪徳昭還有另一層緣故:汪徳昭是留法左派學生領袖,而衛立煌1938年在山西抗日時,就與共產黨領袖朱德多有交往,和周恩來、彭德懷也曾數次長談。基於對國際國內時局的認識,他在和汪徳昭見面不久,就開門見山請汪助他和中共聯繫。

這個長時間的談話是在泛舟瑞士雷夢湖時進行的,瑞士政府為衛立煌夫婦包了一隻遊艇。衛立煌和汪德昭在遊艇客艙中交談得十分投機。回到巴黎以後,衛立煌即執筆寫下一封致中國共產黨的電報,主要內容是:「我意儘快結束內戰,決心站在人民一邊,與「有關方面」進行軍事的、政治的及其他一切合作。顧及個人的環境,希望絕對保密。」此電報由汪徳昭和韓權華分別譯成法文與英文。

汪徳昭原本一介書生,與中共並沒有組織聯繫。可是,面對國家、民族的命運抉擇,他慨然承諾,將信轉送。後來,他通過好友、法共黨員與蘇聯駐法使館接上關係,輾轉將消息轉達到延安。不久,周恩來就循原來的渠道,將指示反饋給汪德昭。汪又按與衛原來商定的密碼,將此轉達給衛立煌:大意是「可以利用目前情況相機行事。」此時衛立煌已被蔣介石任命為「東北剿總司令」。

衛立煌看後心中有了底。他也用這個密電碼打電報給汪徳昭,請汪來東北到他身邊工作,幫助他繼續與「某方」聯繫。汪德昭和李惠年夫婦經過認真思索,倆人辭掉了在法國待遇優厚的工作,變賣了家私,1948年4月舉家回到闊別15年的祖國。汪徳昭旋即隻身飛往東北,被衛立煌任命為少將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

但由於蔣介石的鉗制,衛立煌知道在東北戰場公開起義是行不通的,於是他從始至終採取了按兵不動的原則。例如對於一些外圍據點被吃掉很少去救援,多數工作是整補訓練、修築工事等。其間於三月、五月、九月三次被召到南京面聆蔣介石的訓示。不管蔣介石怎麼說,怎麼發火,衛立煌始終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變。於是藉機造成了戰局有利於東北人民解放軍的態勢;他並採取措施阻撓實施破壞瀋陽的計劃,保護了瀋陽許多重要工業設施和文物建築。

1948年10月國民黨在東北戰場大敗,最後一架飛機離開瀋陽,衛立煌登上飛機之後,不許關機艙的門,一定要幾個年輕力壯的衛士把汪德昭從人群中找到,擁上飛機,才關上艙門。

1949年初,衛立煌夫婦到了香港,汪德昭也到了香港,並結織了喬冠華、張鐵生等一些共產黨人,幫助衛立煌和中共再牽上線,然後他們夫婦攜子汪華重新返回巴黎。七年以後,響應周恩來總理的號召,汪徳昭、李惠年夫婦再次回國,終於實現了多年夢寐以求報效祖國的願望。

3

時間到了1955年早春。衛立煌海外回歸與韓家的因緣,又一條線索和渠道出現了

中南海西花廳。鄧穎超的秘書生病請假了,由韓權華的侄女、也就是她的哥哥韓振華的二女兒韓德莊臨時代理。韓德莊1948年進燕京大學讀書,參加了北平地下黨。周恩來見到她時說:「一看你就是韓家的氣質」。

西花廳。周、鄧之間為韓德莊。

原來周恩來與鄧穎超在覺悟社時就與韓家六姑韓恂華相熟:1919年9月16日成立的覺悟社,最初由10名男社友和10名女社友組成,骨幹為周恩來、馬駿、郭隆真、劉清揚、鄧穎超等。後來又吸收了5名社友,二男三女,韓恂華正是女社友之一。這次通過韓德莊,昔日的戰友、朋友聯繫上了。

也正是在這一年,中共發出「愛國一家」、「愛國不分先後」的號召,對流離海外著名人士開展統戰攻勢。周恩來獲悉衛立煌有歸國之意,但衛夫人韓權華有顧慮,因為衛立煌是1948年12月25日共產黨公布的43名國民黨戰犯中的第28名。為了做韓權華的工作,周恩來與鄧穎超特地委派韓德莊去請她的姑姑韓恂華進中南海,到總理家裡吃飯。韓恂華曾回憶說:鄧大姐表示:老朋友,就吃家裡的飯了。那天吃的是「燒餅夾醬肉、炒雞蛋、兩個素菜,還有小米粥」。周恩來、鄧穎超囑韓恂華給韓權華寫信:請妹妹放心歸來。

同時,周恩來囑韓德莊手書一封:「在太原晤過面的那位朋友,請姑父和姑母回來。」抗日戰爭初期周恩來和衛立煌在太原曾有過徹夜長談,他說:衛先生看到這段文字就會明白。

1955年3月15日,衛立煌攜夫人韓權華從香港經澳門回到廣州。衛立煌發電報到北京向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致敬,報告他已經回來了。同時發表了《告台灣袍澤朋友書》。

毛澤東很快回電,電報中說:

衛俊如先生:三月十六日電報收到。先生返國,甚表歡迎。盼早日來京,籍圖良晤。如有興趣,可於沿途看看情況,於月底或下月初到京,也是好的。

毛澤東 三月十七日

按照毛澤東主席「可於沿途看看情況」的指示,有關部門安排衛立煌夫婦在浙江杭州、上海、江蘇無錫一路遊覽。直至4月4日接到周恩來總理辦公室電話,說總理有要事出國,臨行前想會見衛立煌及夫人。4月6日上午衛立煌及夫人到達北京,下午五點周恩來鄧穎超就在家中設宴招待了他們。韓權華援引「山中方七日 世上已千年」的詩句,感慨「回來親眼看到實際上煥然一新的面貌,實在超過想像不知多少倍。」。

在周總理出國期間,鄧穎超親自過問衛立煌夫婦的生活、住房、參觀等各方面的安排。6月他們從北京飯店搬到政府為之安排的東單麻線衚衕新居一處四合院時,周恩來總理又親自到家中探望。

1955年韓權華衛立煌攝於北京

4

各位進群的讀者

請添加水煮君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五虎上將關張趙馬黃,誰的實力第一?歷史真相是什麼?
近代中國最厲害的父親,教育觀只有三句話,卻教出六個風雲人物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