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轟-20也是飛翼外形設計!但解決了美軍B-2經典飛翼的缺陷

轟-20也是飛翼外形設計!但解決了美軍B-2經典飛翼的缺陷

5月8日中航官微(@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了名為《大國起飛60載征程 今朝圓夢:慶祝中國航空工業大中型軍民用飛機研製生產基地創建60周年》的宣傳片,回顧了60年來中航研製的大中型飛機,如轟-6、運-7、運-8、殲轟-7「飛豹」、轟油-6、空警-2000、MA60系列渦槳支線客機、ARJ-21、C-919、AG600「蛟龍」、轟-6K「戰神」、運-20「鯤鵬」等,無不是軍迷們耳熟能詳的型號。

但本片最吸引人的機型卻是片尾出現的一架被蒙布蓋住神秘飛翼,結合畫面上「THE NEXT……」的字幕,顯然是西飛正在研製中的轟-20隱身轟炸機!

很快就有媒體就此評論道轟-20外形「神似美國B-21轟炸機」或者「酷似美軍B-2轟炸機」,這些都是毫無根據的結論。因為從中航公布的畫面來看,除了同為飛翼之外,轟-20採用了與B-2和B-21完全不同的飛翼平面形狀,毫無相同之處。

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B-2採用了純粹的飛翼外形,不僅沒有垂尾或方向舵,而且機翼完全和機翼融為一體,前緣筆直。從正上方看B-2就像一個大尺寸的飛去來器。

B-2的平面形狀由12根互相平行的直線組成,機翼前緣、機翼後緣以及另一側的翼尖都互相平行,在隱身外形做到了極致,因為所有入射雷達波在遇到飛翼邊緣後都只向兩個方向反射。飛翼後緣為W形鋸齒狀,邊緣同樣也與兩側機翼前緣平行。B-2飛翼的前後緣遵循邊緣對齊原則,後掠角是33度,前掠角是147度。飛機上的鋸齒邊緣也遵循這個後掠和前掠角度,如進氣口邊緣、彈艙門和機組登機艙門,及所有的外部開口或面板。

B-21在氣動布局上延續了B-2的特點,基本上可被認為是後者的雙發現代化縮小型。由於尺寸的縮小,B-21得以取消飛翼後緣的W型設計,改為更簡化外形。B-21預計安裝兩台F135渦扇發動機的非加力改型,進氣口也比B-2大幅簡化,不再是鋸齒形唇口,而是與飛翼其他邊緣平行的斜切進氣口。B-21在氣動外形上更加簡化,應該能實現比B-2更好的隱身性能。

但是B-2和B-21的經典飛翼布局卻存在缺點,那就是機身較短導致飛翼後緣升降副翼的力臂較短,俯仰操縱力矩不足。當年B-2後緣改成W型正是出於加大升降副翼力臂的考慮,但改善有限。由於俯仰操縱力矩問題,B-2難以做地形跟蹤機動,此外由於機身過短、翼展過長,B-2的低空高速品質並不好,在在特定條件下甚至會發生振蕩,翼尖會上下擺動達1.83米,這都影響了該機的突防能力。

為了解決B-2經典飛翼的缺陷,我國科研人員在轟-20上採用創新的雙後掠前緣飛翼布局。該布局採用菱形平面機身和展弦比相對較大的外翼,形成雙後掠布局形式。內段前緣後掠角較大置,外段前緣後掠角相對較小。這個設計特點可在中航宣傳片中明顯看出。

雙後掠前緣飛翼布局通過較長的機身和展弦比較大的外翼段實現了較好的俯仰操縱特性和較高的巡航效率,使轟-20在具有良好載荷/航程能力的同時有更好的低空高速飛行品質。去年8月,互聯網曾出現了一張所謂「轟-20電磁特性縮比模型」的衛星照片,該模型同樣採用了雙後掠前緣飛翼布局。

轟-20與B-2/B-21採用截然不同的設計思想,更加重視低空突防能力,為此不惜稍微犧牲隱身性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傲氣菜鳥 的精彩文章:

我軍的蘇-35其實和俄軍自用型完全相同 飛行員有一個硬門檻!
戰機採購成了官僚遊戲:印度空軍要被活活耗死了

TAG:傲氣菜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