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多篇文章闡明免疫系統與癌症發生的關聯

多篇文章闡明免疫系統與癌症發生的關聯

我們都知道,當機體免疫系統發生故障時就有可能引發腫瘤產生;機體的免疫系統能夠幫助我們攻擊和消除病毒等其它外來異物以及癌細胞。在正常情況下,機體免疫系統隨時都在監視和及時消滅這些異常細胞,當發現癌細胞後,T細胞首先主動出擊,與癌細胞接觸並牢牢地將其粘住,利用特殊酶類使癌細胞膜的通透性改變,促進癌細胞內部的鉀離子大量流出,進而使得癌細胞失去滲透平衡,很快死亡。

機體會通過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協同作用來及時清除體內產生的癌細胞,保持機體的健康。那麼免疫系統在癌症發生過程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小編對近期相關的研究進行了盤點,分享給各位!

1.突破性發現!免疫系統或在乳腺癌擴散過程中扮演著雙重角色

近日,來自荷蘭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免疫系統或在乳腺癌擴散過程中扮演著「矛盾」的角色,一些免疫細胞能夠促進癌症轉移,而其它免疫細胞卻會被激活來增強化療的效力。儘管隨著研究的深入,如今癌症療法已經發生了明顯的改善,但乳腺癌依然是引發女性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的患者的死亡都歸咎於腫瘤的擴散。儘管研究人員知道免疫細胞在癌症轉移過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但其具體的工作機制卻並不清楚。

研究人員對乳腺癌擴散的小鼠進行研究,發生癌症轉移的小鼠相當於乳腺癌轉移的人類機體,研究者發現,原發性腫瘤能夠誘發機體整體出現感染性的反應,這往往會促進癌症的轉移,隨後研究者還發現,名為中性粒細胞的免疫細胞似乎在腫瘤轉移過程中扮演著積極的角色,因腫瘤誘發的感染性反應會促進中性粒細胞產生,進而再發生積累。

2.Nat Commun:突破!科學家發現影響免疫系統的基因突變或可誘發白血病

近日,來自英國倫敦癌症研究院(The 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遺傳了能夠影響機體免疫系統功能的基因突變的個體或患最常見白血病的風險較高,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文章中研究人員將個體患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CLL)的風險同DNA 9個區域的遺傳

聯繫了起來,其中DNA的5個區域都能夠幫助白細胞抵禦疾病。

本文中研究者提出了引發CLL原因的新線索,相關研究或為開發治療這種白血病的新療法提供新的思路,同時也能夠幫助研究人員有效選擇當前的免疫化療方法進行疾病的治療。研究者表示,這些影響機體免疫系統功能的新型突變每一個都能夠使得個體患CLL的風險增加17%。此前研究人員還發現,其中DNA區域中的兩個區域還和自身免疫疾病的發生(多發性硬化症和狼瘡)有關。

如今研究者已經發現了41個DNA改變能夠影響個體患CLL,CLL是一種白細胞緩慢生長的癌症,每年大約會影響3500名個體的健康。發生癌變的白細胞並不能夠幫助機體抵禦外來感染的發生,相反其會同機體其它正常細胞進行競爭,比如紅細胞和血小板。這項最新研究包含了此前的6項研究以及最新進行的兩項研究(對6200名CLL患者進行研究)。

3.Nature:最後一搏!死亡的腫瘤細胞釋放出胞內鉀離子來阻斷免疫系統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和英國巴布拉漢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當腫瘤組織死亡時從它當中泄露出來的一種無機離子起著阻止抗腫瘤免疫細胞發揮功能的作用。

這一發現為開發調動免疫系統抵抗癌症的療法提供一種新的方法。相關研究結果於2016年9月14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Ionic immune suppression within the tumour microenvironment limits T cell effector function」。

腫瘤是由活躍增殖的細胞和死亡組織區域的混合物組成的。之前的研究已發現腫瘤能夠抑制抵抗它們的免疫細胞,但是在此之前,人們並不知道這是如何實現的。這項新的研究發現腫瘤內的細胞一旦死亡就會釋放鉀離子到胞外空間中。鉀離子是一種通常在細胞內而不是在細胞外高濃度存在的離子。胞外腫瘤環境中水平增加的鉀離子降低T細胞的活性,阻止它們的抗腫瘤功能,其中T細胞是免疫系統中的一種特化的效應細胞。

4.Clin Cancer Res:科學家定量化研究免疫細胞和個體乳腺癌風險之間的關聯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梅奧診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定量化地分析了多種類型免疫細胞的數量和個體患乳腺癌風險之間的關聯。

研究者Amy Degnim博士表示,這項研究中我們首次分析了乳腺組織中多種類型免疫細胞的數量以及是否這些免疫細胞和個體後期乳腺癌發病風險之間存在一定關聯。我們的研究提供了一定證據,闡明了免疫系統在促進或抑制早期乳腺癌發生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相關研究結果也為研究人員提供了更大的信心來開發預防乳腺癌的免疫相關策略,比如開發新型疫苗等。

文章中,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捐獻者正常乳腺組織以及良性乳腺疾病捐獻者的乳腺組織中免疫細胞類型之間的定量差異,良性乳腺疾病就是患者的乳腺中出現了非癌變的一種腫塊或乳腺密度加厚。隨後研究人員利用來自組織庫以及在梅奧診所診斷為良性乳腺疾病女性個體的樣本進行研究,設計了一項乳房組織匹配的病例對照研究,研究者指出,在梅奧診所診斷為良性疾病的女性後期會患上乳腺癌或繼續維持無癌狀態。

5.Cancer research:好心辦壞事——免疫系統如何促進癌症複發?

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research上的一項最新研究進展指出,給病人服用一種免疫抑製藥物,阻斷部分免疫系統功能,防止其功能過度或可幫助一些病人預防癌症複發。

來自英國的研究人員發現化療藥物的癌症殺傷作用能夠促使白細胞聚集在被藥物殺傷的腫瘤的血管周圍,觸發創傷癒合。這些細胞就是M2型巨噬細胞,它們本身能夠修復組織損傷,建立新的血管,而這一過程恰恰可以幫助受到化療藥物殺傷的腫瘤重新生長,導致癌症複發。

研究人員指出,科學家們已經知道免疫系統對組織損傷產生應答的時候,機體的自愈能力有時會使事情適得其反,這項研究就充分表明利用化療藥物治療腫瘤可能會激活這一部分免疫系統,幫助腫瘤在受到重創之後重新複發。

6.Nat Immunol:科學家揭示免疫系統抵禦癌症的新機制

近日,來自聖猶大兒童研究醫院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免疫系統抵禦癌症的新機制,相關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雜誌Nature Immunology上,該研究或為揭示癌症免疫療法的新型藥物靶點提供一定線索。

文章中,研究者Amnon Altman表示,本文中我們揭示了一種阻斷CTLA-4功能的新型路徑,CTLA-4是一種免疫抑制檢查點的受體,其也是很多製藥公司和研究團隊重點研究的對象,目前已經有科學家開發出了阻斷CTLA-4的抗體用於治療惡性黑色素瘤。這項研究對於揭示CTLA-4的作用機制以及開發新型靶向癌症的療法提供了一定的希望。

研究者表示,蛋白激酶C-η可以控制CTLA-4介導的調節T細胞功能的路徑,而本項研究中研究者也闡明了蛋白激酶C-η和免疫系統受體CTLA-4之間的相互作用,二者對於調節性T細胞的免疫抑制作用非常關鍵,而調節性T細胞也是T淋巴細胞的一個亞群,相比眾多T細胞而言,調節性T細胞可以抑制免疫系統的作用。

7.NEJM:免疫系統如何識別癌症

近日,一項發表於國際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癌細胞表面鑒別出了一種新型分子,其可以使得機體免疫系統對癌細胞進行識別並且破壞,該研究或為開發新一代有效的免疫療法來治療癌症患者提供一定的思路。

研究者Sergio Quezada博士表示,我們對當前免疫療法有反應的癌細胞進行了研究,在癌細胞表面尋找特殊的癌症標記,最終我們發現了一種分子序列,其或許可以幫助我們開發新一代治療癌症的療法。文章中研究者對64位利用易普利姆瑪(Ipilimumab)進行治療的黑色素瘤患者進行研究,分析患者機體的癌症DNA信息,這些患者中有一半都對藥物易普利姆瑪有反應,易普利姆瑪可以通過開啟機體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進而發揮作用,但是僅能很少一部分病人能夠有效治療。

8.Cancer research:兒童體內癌細胞如何「拖垮」免疫系統?

近日,來自英國的科學家在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細胞中發現一種能夠破壞機體免疫細胞關鍵能量來源的分子,由於這種分子的作用,機體免疫系統在對抗癌細胞的過程中逐漸被"拖垮",這項最新研究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research上。

兒童神經母細胞瘤是一種罕見的兒童癌症,能夠影響患病兒童的神經細胞。在英國每年有大約90名病人被診斷出患有神經母細胞瘤,大部分都是年齡小於5歲的兒童。找到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的方法對於挽救患病兒童生命具有重要意義。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細胞能夠合成一種分子,破壞精氨酸,而精氨酸是蛋白質合成的重要原材料同時也是免疫細胞的一種關鍵能量來源。癌細胞合成的這種分子是一種精氨酸酶,這種酶能夠使腫瘤周圍區域的精氨酸水平發生顯著下降,一旦機體免疫細胞靠近腫瘤細胞,能量缺乏會使它們變得"乏力"和低效。

9. Nature:癌細胞與免疫系統玩躲貓貓遊戲

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癌症免疫療法旨在開發讓人體自己的免疫系統抵抗癌症的技術。有多種可能的原因能夠阻止T細胞識別癌細胞。首先,T細胞的活性受到很多能夠干擾它們功能的抑制因素的控制,而且讓這些抑制因素失效的療法如今正在很多人類癌症中開展測試。其次,在一些病人體內,免疫系統可能並不會在第一時間將癌細胞作為異常細胞加以識別。

當免疫系統攻擊癌症時,腫瘤進行自我修飾(包括DNA修飾)從而逃避免疫反應。

腫瘤細胞在進行DNA修飾後會產生新抗原(neoantigen)。識別新抗原很可能是人們在臨床上開發T細胞檢查點阻斷和過繼性T細胞療法等癌症免疫療法的主要驅動力。因此,選擇性地增強T細胞對新抗原識別能力的策略當前正在持續開發中。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荷蘭萊頓大學醫學中心、荷蘭癌症研究所和丹麥赫勒福醫院(Herlev Hospital)的研究人員發現為了躲避免疫系統發起的免疫反應,新形成的腫瘤細胞很少含有或甚至沒有免疫系統能夠識別的新抗原。

10.Sci Transl Med:基因修飾T細胞幫助免疫系統攻擊

基因修飾T細胞因可幫助人體免疫系統識別並攻擊腫瘤,為此被稱為腫瘤治療的"第五支柱"。

上述治療方法已經在血癌,如白血病中顯示出治療功效。在某些腫瘤類型如間皮瘤治療過程中,當這些「修修補補」的T細胞被再注入到患者血液中時,患者腫瘤會很好抵抗T細胞攻擊。研究人員試圖直接向腫瘤區域提供基因修飾後的T細胞,並發現這些T細胞不僅攻擊了癌細胞,同時成功阻斷了癌症再次發生。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

該研究主要使用人源T細胞和小鼠腫瘤,其研究結果有助於加快開展1期臨床試驗。研究人員嘗試了兩種靜脈注射,將重新裝備(基因修飾)的T細胞注射入間皮瘤小鼠胸膜腔。

奇怪的是,當基因修飾的T細胞到達腫瘤部位,它們能「看到」敵人(癌細胞),激活自己的同時也激活其他T細胞。

文章來源:康愛生物

本微信平台屬於公益性醫學類學習平台,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轉載文章只用於科普學習使用,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原作者可與我們聯繫,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連圖騰生物 的精彩文章:

焦慮!腫瘤患者「失眠」該怎麼辦?
小小息肉惹大禍,兄妹四人全患大腸癌!

TAG:大連圖騰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