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是實現隆中對最大的棋子,他的死對諸葛亮打擊非常大
文/陳德方
經常見讀者問起,諸葛亮為何不重視馬超。馬超是西涼戰神,諸葛亮六出祁山,劍指隴右,為何不讓馬超做前部先鋒?其實,這都是被演義類的作品給忽悠了,諸葛亮獨攬大權之前,馬超已經死了。諸葛亮的北伐,馬超並沒有機會參與。
馬超是建安二十年(215年)投奔劉備,彰武二年(222年)病逝的,享年47歲。馬超在劉備身邊總共工作了七年。在這七年中,他的主要價值不是戰場上帶兵殺敵,而是一直在守衛陽平關。陽平關是漢中門戶,是入蜀的必經之地。
如果仔細分析的話,馬超的這幾個貢獻值得讀者重視:
第一、協助劉備拿下益州。當時,馬超率眾來降,劉備將自己的軍隊調撥一批給了馬超,故意增加他軍隊的人數。這個人數把劉璋嚇壞了,他不得不開城投降,成都和平解放。
第二、劉備與曹操爭霸漢中時,馬超曾經策動氐族雷定七萬軍隊相應劉備。這個功勞非常大。很多人只知道法正的謀略卻不知道馬超在漢中之戰中的重大貢獻。
第三、劉備稱王時,馬超是第一個勸進的。馬超作為漢臣,勸劉備稱漢中王,這是需要勇氣的。這表現出他對劉備的忠心耿耿。
馬超在西涼有非常大的威望,對隴右、關中地區非常熟悉。有學者曾經研究,諸葛亮所有的北伐戰略目的都是奪取隴右。隴右地區是巨大的糧倉,這裡產良馬,同時產精壯的士兵。諸葛亮北伐就是為了拿下隴右,獲得資源,然後在東晉三秦。
毫無疑問,如果馬超沒有死的話,他是前路先鋒最佳人選。馬超在西涼與曹操輾轉了四五年。如果不是因為與韓遂產生了矛盾,曹操輕易不可能打敗馬超。諸葛亮以漢中為跳板,奪取隴右,進而窺視三秦,這個戰略就可以實現了。
儘管失去荊州後,諸葛亮的隆中對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但是諸葛亮北伐曹魏,其實也是想在北部、東部實現兩路出擊,繼續延續隆中對的精神。只可惜,諸葛亮身邊的大將,沒有像馬超一樣,懂涼州,懂隴右,同時了解三秦的人。
諸葛亮五次北伐六出祁山,結果都失敗了,幾乎沒有獲得什麼功績。除了蜀漢的國力有限外,就是諸葛亮內部缺少懂隴右地區的人。當時,姜維可以說是其中一名懂行的猛將。只可惜,姜維當時還年輕,經驗不夠豐富,無法滿足諸葛亮用人的需求。
與其說馬超之死對劉備是個巨大的打擊,倒不如說,對諸葛亮的打擊更大。諸葛亮興復漢室的夢想也只能留在五丈原了。
參考文獻
1.《馬超與蜀漢政權》;
2.《論諸葛亮北伐戰略目標的調整》;
3.《諸葛亮北伐再認識》;
4.《三國志》;
5.《三國史話》。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