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德國為何盛產戰鬥力強大的軍隊?其實有一個很無奈的歷史因素

德國為何盛產戰鬥力強大的軍隊?其實有一個很無奈的歷史因素

眾所周知,在一戰和二戰這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軍隊誕生出興登堡、魯登道夫、古德里安、隆美爾等一大批優秀的將帥,以其強大的戰鬥能力、嚴明的軍事紀律而著稱。憑藉施利芬計劃、百日攻勢、閃擊戰等高超的戰術謀略,德國軍隊在戰場上取得了眾多輝煌勝利,給大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於許多西方資深人士感嘆: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軍人的軍事素質堪稱卓越。那麼,德國為什麼盛產戰鬥力強大的軍隊呢?其實,這其中有一個很無奈的歷史因素。

我們翻開地圖就會發現,德國位於歐洲大陸的中央,這裡四通八達、平原廣布,為連接歐洲各地的重要交通樞紐。同時,自從神聖羅馬帝國在13世紀走向分裂之後,德國就長期處於諸侯混戰的狀態。所以總的來說,這個無奈的歷史因素便是:在1871年統一之前,德國由於地處四戰之地,又缺乏中央政權的維持,導致屢次被外部大國干涉,屢遭戰火的洗禮。例如三十年戰爭、大同盟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七年戰爭等近代的大規模戰爭,都發生在德國境內,給德國造成慘重的損失。

德國在三十年戰爭中的損失

我們可以用幾組數字,來體會一下戰爭的殘酷性。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導致德國損失了1/3的人口;1689~1697年的大同盟戰爭時期,法國君主路易十四為了懲罰「狂妄的德意志人」,下令前線的法軍實施焦土政策,大批德國城鎮被毀。1756~1763年的七年戰爭中,50萬普魯士人慘遭殺戮。慘烈的戰爭,雖然使德國飽受摧殘,但在客觀上也促使德國人養成了注重軍事的傳統。這可以從內部與外部兩個角度來講。


從內部角度講,德國為了自保,而建立起善戰的軍隊

在歷經戰火之後,德國的許多諸侯國為了自保,而逐步擴大軍隊。在德國統一之前,普魯士和奧地利是兩個最強大的諸侯,而這其中,又以普魯士的軍事化政策最為明顯。因為普魯士的前身是條頓騎士團,條頓騎士團長期和波蘭人等外敵作戰,軍事傳統非常濃厚。所以普魯士在18世紀崛起時,便以條頓騎士的勇武精神為基礎,以強悍的軍事貴族為國家支柱,建立起能征善戰的隊伍。1871年,普魯士統一德國(除了奧地利等),又將自己的經驗加以推廣,由此締造了強大的德國軍隊。

軍紀森嚴的普魯士軍隊


從外部角度講,德國產生了危機感,而制定了擴張性的戰略

歷史上,德國由於地處歐洲中心,而遭受戰火摧殘。所以德國統一後,許多高層將領認識到:只有不斷擴張勢力範圍,才能保住核心疆域。於是便制定了一系列進攻性戰略,意圖遏制老牌強國,以建立足夠的「戰略緩衝區」。一戰前,德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二戰前,德國力圖爭取「空間」,便都體現出了這種戰略。同時,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戰爭,德國又進一步實施軍事化政策,大力擴充軍備。所以在兩次世界大戰初期,德國軍隊往往能取得輝煌的勝利。

一戰中的德軍

筆者認為,對於德國而言,獨特的地緣條件,是一把「雙刃劍」,既給德國帶來了災難,又給德國增加了益處。然而總的來說,還是利大於弊。1945年德國戰敗,並被蘇美兩國分割成東西兩個部分,成為了冷戰的前沿。德國雖強盛一時,但最終還是變成了超級大國博弈的戰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紀堯說史 的精彩文章:

南斯拉夫擁兵120萬,佔據地理優勢,卻為何僅11天就被德國佔領?

TAG:劉紀堯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