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懂《茶經》,才是開啟我們人生感悟的高峰

讀懂《茶經》,才是開啟我們人生感悟的高峰

編者按:真正的茶人必有區別於常人的品質標誌。這種標誌之一就是:他在對話《茶經》中認識自己,在對《茶經》的理解中理解世界和生命。因為《茶經》乃茶人之《聖經》。

所以說,人生本是一壺禪茶。

茶在眾生的心裡,有不同的味道。那一壺用靜水煮沸的新茶,在茶客的唇齒間迴繞,品後有人似覺苦若生命,也有人淡如清風。

茶有濃淡,有冷暖,亦有悲歡。用一顆俗世的心品茶,難免執著於色、香、味,則少了一份清淡與質樸。茶有了萬千滋味,甚至融入了世事與情感。用一顆出離的心品茶,便可以從容地享受飛雲過天、綠水無波的靜美。

儘管在《茶經》里告訴人們有多少烹茶的方法,也不僅僅《茶經》為中國的茶道設計了一個個程序。之所以《茶經》堪稱茶人《聖經》,那是因為:《茶經》作為文化符號呈現出來的大氣之美、探索之美、精雅之美、敬畏之美、理性之美,在歷史中揉合幻化為茶飲世界的光暈效應,茶人沐浴光暈,獲得了自己的精神崇拜、行為仿效、情感敬畏、價值歸依和思想啟示。

品茶可以讓人寬恕過錯,從而在杯盞中得到平和。真正完美的人生當留白,留白,即是佛家所說的空明。人間是最能表現自我的劇場,如果有一天故事劇終,選擇出離,一定要真的放下,而不是走投無路的放逐。要相信,別無選擇的時候,會有最好的選擇。

真正意義上的茶人,雖然也和常人一樣「花間渴望相如露」,卻更能在「竹下閑參陸羽經」中體驗放達、從容、嫻靜、優雅。因為茶人有《茶經》作為自己精神的崇拜。有了《茶經》為底蘊,茶人就足以對自己的道德、品質、事業、人生有了信賴,對自己熱情的對象,有了依賴。

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乏、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時,造不精,雜以卉(huì)莽,飲之成疾。茶為累也,亦猶人蔘。上者生上黨,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高麗。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州者,為葯無效,況非此者,設服薺苨(qí nǐ),使六疾不瘳(chōu)。知人蔘為累,則茶累盡矣。

這上面哪裡是談茶,這分明是談人生。所以《茶經》談品茶說:可以用陶具、瓷杯、玉盞,亦可以用竹盅、木碗。眾生品茶,多是為了打發閑寂的光陰。茶的味道,涼暖,似乎不那麼重要。而僧者飲的禪茶,亦無需禮節,只是隨性而飲,品出的只有一種般若味。

中國茶學專著眾多,而說到《茶經》,每一個茶人首先作出的反應可能不是參考它採制、煮飲的方法,而是親近、自豪之感在心裡生髮。

茶人從心理上,把《茶經》視為自己精神力量的重要來源,這正是精神崇拜心理現象是光暈效應。《茶經》已經作為符號,滲透進我們的日常生活:園區里的雕塑、包裝上的文字、文章里的引用……這些,我們知道,《茶經》不是以教條的形式俯視我們,而是以價值符號傳遞的精神與我們相會於一個個不經意的品飲之際。

「《聖經》是人生意義啟示的最高峰」,美國總統威爾遜曾經這樣說。作為中國茶人,我們同樣可以凝視《茶經》,然後毫不誇張地說:讀懂「《茶經》,才是我們人生啟示的最高峰」。


《茶經全集》(全4冊)

線裝藏書版

原價:299元/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翻出舊照片——張柏芝的日常生活,會讓謝霆鋒茶飯不思嗎?
喝岩茶,怎麼能不懂這四香?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