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三代官窯展露帝王心性,明清官窯可送保利翰海
雍正為人孤高冷峻,藝術造詣極深,他多次下詔對瓷器燒制的細節提出具體要求
提起清代康雍乾三位皇帝,人們腦海中一般都會浮現這樣的印象:康熙仁厚大度,雍正嚴謹精細,乾隆倜儻洒脫。有趣的是,三位皇帝的性格差異不但表現在各自鮮明的執政風格中,還影響到了官窯瓷器的製作。
那些質量精美、品種豐富的清三代官窯瓷器或古拙、或雅緻、或華貴,既一脈相承又風格各異。通過它們,今天的我們似乎還可以聽到康乾盛世那悠遠而厚重的歷史迴響。
康熙朝瓷器渾厚古拙
官窯作為官家企業、皇家窯口,所燒制的瓷器與皇帝喜好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康熙時期,在瓷器發展上有兩項重要的制度安排。其一是恢復了景德鎮御窯廠,其二是設立了專門的督陶官。這些督陶官有的是內務府官員,有的甚至直接由江西巡撫出任。
「不要小看這些制度安排,它們對瓷器發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資深收藏世家、瓷器書畫評論家劉靖華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康熙時期的著名督陶官包括臧應選、郎廷極、年希堯。其中,郎廷極就是江西巡撫。代表康熙瓷器藝術頂峰的「郎窯紅」就是在他的督造之下燒製成功的。
劉靖華說,由於康熙在位時間長達61年,其瓷器燒造水平有一個由粗辛到精細的發展過程。早期瓷器,雖然渾厚但比較粗辛。比如,很多瓷器底部會出現「火石紅」現象。此外,還有粘礦、跳刀、閃青等現象。這些都說明當時的胎土釉料淘煉不夠乾淨。不過,到了康熙晚期,這些工藝細節逐步得到改善,胎土、釉料的淘煉也就變得精細了。
劉靖華認為,總體來說,康熙時期的瓷器特點是渾厚古拙、緊皮亮釉。具體表現在器型上就是古樸凝重,無論是青花、彩瓷、單色釉瓷,還是一些仿製宋窯、明窯的摹古瓷都具有這樣的風格。「這種風格和康熙皇帝本人的審美觀很有關係。」
康熙是人們熟知的千古一帝,他平三藩、收台灣、抗擊沙俄侵略、關愛百姓,在世界上也享有極高聲譽。這樣一位皇帝的胸襟、氣度可想而知。另外,他推崇儒學,才具高致。對於瓷器既非常喜愛,要求也很高。在他執政時期,瓷器有很多創新。比如,創燒了琺琅彩瓷。初時琺琅料全部由國外進口,價格昂貴且數量有限,康熙便下令國內工匠自己研製,爭取實現「大陸化」。
清乾隆·粉彩福壽紋將軍罐(一對)供圖/北京中嘉
冷峻皇帝下詔書嚴要求
繼承了康熙帝位的雍正皇帝雖然執政時間只有短短的13年,但其歷史地位卻無可置疑。作為一位傑出君主,雍正對康熙晚期的一些社會流弊嚴加整頓,在政治經濟等領域進行了多種改革。為後來乾隆盛世的開啟打下了重要基礎。在文化形態上,雍正同樣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雍正繼續了康熙的景德鎮督陶官制度。雍正六年,他派出了現在人們熟知的督陶官唐英。但是,雍正時期的官窯一改康熙時期的渾厚古拙之風,代之以輕巧俊秀、雋永典雅。「通俗地說,就是一個從古拙到雅秀的過程。」劉靖華教授說。
雍正官窯工麗嫵媚、秀麗端莊,製作十分考究。其大器不顯厚重,小器雋巧玲瓏。不論是器型的比例關係,還是線條、畫工,都有嚴格的要求。這與雍正皇帝本人的性格密不可分。雍正為人孤高冷峻,同時個人在文學、繪畫、書法等方面造詣極深。由於自身品味極高,他要求燒造的官窯瓷嚴整、規矩。在瓷器燒造方面,他曾多次親下詔書,對瓷器製作中的細節提出具體要求,比如,瓷器上的紋飾要怎麼畫,畫多大。一個有趣的例子是,由於他不喜歡黑釉配菊花,認為不吉祥,甚至索性要求這種紋樣不許再燒制在瓷器上。
雍正官窯的「考究」還有許多體現,例如出現了行內人俗稱為「泥鰍背」的削足方式。這種器物足背光滑圓潤,製作起來十分費工夫。再如,很多瓷器表面的畫工並非出自景德鎮工匠之手,而是由宮廷如意館畫師親自操刀。這樣畫出來的圖案水準精湛、雋秀雅緻,與普通工匠不可同日而語。據說,著名的西洋畫師郎士寧就奉旨畫過很多瓷器。
華貴繁縟雅俗共賞
在祖、父開創的基礎上,乾隆朝不但在政治、經濟等領域達到了盛世,在瓷器製造方面也達到了一個巔峰狀態。當時的景德鎮御窯廠彙集了大量名師巧匠,其生產變得自然化、產業化。同時,督陶官制度也變得高度穩定。
乾隆官窯與康熙、雍正相比,其風格既一脈相承,又獨具特色。說一脈相承,可以從工藝、畫法、紋樣以及一些歷經兩朝,甚至三朝的優秀工匠身上看出來;說獨具特色,則是因為乾隆不同於其父,也不同於其祖,他喜歡繁縟熱鬧、華貴亮麗之風。所以,乾隆官窯瓷在厚重方面不如康熙,雋永方面不及雍正,但是具有華美多姿、繁華似錦的特點。不但精巧新奇,而且極盡工雅細麗之能事。比如,乾隆朝有一種瓷器叫「百花不露地」。這是一種將各種花卉極盡美態地鋪到一件瓷器上,不露一點底色的瓷器。乍看上去,給人一種密不透風的感覺,卻極能體現出這位皇帝的喜好。不過,在一些專家眼中,這種繁華至極也從另一方面透出了一種「俗氣」。
由於自身好古成癖,乾隆官窯還有一大特色就是仿古瓷的大量燒造。專家認為,這種摹古實際上折射了乾隆的一種心態,即想超越古人。摹古之外,乾隆也極力創新,在乾隆朝創燒了很多瓷器新品種。
劉靖華強調,鑒賞清三代瓷器,要從「光、工、色、料、款」綜合來看。首先是看光,「清三代官窯必有寶光」;其次是斷色。瓷器的「色」來源於礦物質料。火候則是顏料和色的中介。只有在恰當的火候下,礦物質料才能發出工匠想要的色來。只有這樣綜合來看,才能感受到清三代官窯瓷的精髓所在。
市場觀察:拍場明星表現耀眼
2010年10月,一件清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在香香港拍場以2.5266億港元成交,另一件熱門拍品清乾隆御制琺琅彩「祥雲瑞蝠」開光式「四季花卉」圖紙瓶也以1.4億港元成交;2006年11月,一隻清乾隆御制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碗,在香港拍場以1.5億元的價格拍出;2005年10月,一件清乾隆御制琺琅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以1.2億元人民幣成交……近幾年來,清三代官窯瓷器在海內外各大拍場上頻頻以超過億元的高價成交,多件瓷器打破過當時的藝術品拍賣世界紀錄。
明星拍品的耀眼表現令多家拍賣行對宮廷御制藝術精品極為重視並紛紛開設專場。在宮廷御用專場眾多的拍品種類中,官窯瓷器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據悉,繼香港佳士得、北京翰海等海內外著名拍賣公司推出宮廷御制藝術品專場之後,北京中嘉將於明年1月15日舉辦名為「古韻華風」的「清三代」官窯瓷器專場拍賣。據北京中嘉拍賣公司介紹,該專場推出的官窯精品共計88件,不但種類繁多,而且不乏頂級器物。例如,《康熙青花福壽延年琵琶尊》,器型奇偉渾厚,修胎規整,胎堅質細,縝密似玉,釉面光滑細膩,青花發色深沉、緊貼胎骨,繪工細膩;《雍正鬥彩龍鳳呈祥大盤》,青花描繪細膩,填彩薄而工麗,龍鳳花卉等紋飾布局合理優雅;《乾隆粉彩將軍罐》(對器),器型端莊規整,釉面瑩潤,色彩艷麗,畫面布局疏朗有致,胎質細膩,繪畫工藝精湛。這些瓷器或奢華凝重,或內斂別緻,或精巧美妙,或端莊大方,無不折射出王者尊貴之風。
專家認為,在目前的藝術品拍賣市場,藏家對清三代瓷器的關注與日俱增,原因有二:首先,到了清代康乾時期,中國瓷器經過1500多年的歷史演變,無論是工藝還是美術,都達到了一種登峰造極的地步;其次,比之高古、中古文明板塊,清代文化作為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離我們今天最近的,這使它較容易獲得人們的親近感和認同感。
目前藝術品市場上各個朝代的瓷器,成交量最高的是清代瓷器,而且還屢創高價。清代藝術品,特別是康雍乾三朝的宮廷瓷器無論在造型、色彩還是工藝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也極容易被陶瓷收藏愛好者所接受。近些年收藏界有一流行語:瓷器要玩清三代。據了解,清三代瓷器十幾年來一直是國際藝術品拍賣的寵兒,成交價屢創新高。精品在拍賣場上常常能拍出幾百萬、幾千萬甚至達上億元的天價。
清代瓷器市場行情怎麼樣
目前藝術品市場上各個朝代的瓷器,成交量最高的是清代瓷器,而且還屢創高價。清代瓷器中,又以康、雍、乾三朝瓷器為最精,因三朝帝王對瓷器的熱愛,不惜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精心製作,所以燒制出的瓷器達到了中國瓷器的頂尖水平。清三代的御用瓷器,必須經過督窯官的精心挑選,如有瑕疵立即銷毀,民間極少流傳,所以市場價格十分驚人。也因此,清代瓷器受到收藏家的追捧,佔據了中國瓷器拍賣的大半江山。
而且由於清三代的瓷器存世量少,價格相對較高。一件完整的普通民窯瓷器,動則十萬八萬,如果是官窯瓷器,那上千萬也是見怪不怪的了。
康雍乾三朝的彩瓷是清瓷工藝的最高代表,在市場上最適合作為一個時代古玩行情的標誌。
清代瓷器價位的高低走勢
在2002年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一隻雍正粉彩蝠桃紋橄欖瓶以4000多萬港元成交,創當時清代瓷器拍賣最高價;
雍正粉彩蝠桃紋橄欖瓶
2005年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一件清朝乾隆皇帝御制的「乾隆琺琅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最終以1.1548億港元成交,創全球清代瓷器最高拍賣價。
「乾隆琺琅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
2010年10月7日,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清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最終被香港收藏家張永珍以2.5266億港元收入囊中,中國瓷器及藝品拍賣世界紀錄也由此改寫,此為收藏家們定義的「香港價格」;
但更讓人驚駭的是,同年11月12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一場拍賣會上,一件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被一名中國收藏家以4300萬英鎊(含傭金摺合人民幣共約5.5億元)的價格成交,成為迄今「清三代」瓷器拍出的最貴藝術品,收藏家們稱之謂「倫敦價格」。
清代瓷器的鑒定方法
一看器形:順治、康熙時,古拙、豐滿、渾厚,雍正時的秀巧雋永,乾隆時則顯規整,嘉慶、道光以後則稚拙笨重。
二看釉面: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施釉稀薄,色澤略顯青白順治、康熙兩朝,釉面平整細膩,胎釉結合緊密,釉面分別呈青白、粉白、醬白,硬亮青等幾種色澤。雍正時稍面細白瑩潤,多有桔皮皺紋。乾隆時的平整泛青,嘉道以後的不夠平整,波浪明顯。晚清時施軸稀薄,釉質疏鬆,不夠堅緻。
三看底足:大件器物和早期器物,多為光滑的砂底。順治、康熙時瓷器足型較為多樣,有雙圈層底、斜削式底、二層台式底、卧足、滾圓泥鍬背形足等
四看落款,景德鎮宮窯多署皇帝年號款,民窯有干支年款、吉祥語款、私家款及圖記款等。有印、刻、青花、紅釉、金彩、料彩等多種,楷篆均有。康熙楷多篆少,雍正楷、篆並用,乾隆以後篆多楷少。晚期同治、光緒、宣統三朝,又以楷書款為多,外圍以圓圈或方框格式。民窯款識,多隨意亂寫,字體草率
不過市場的認可已經表露無遺,因為它的傳世量稀少,且基於清代瓷器本身獨具的藝術,歷史,文化價值,以至於清代瓷器價格年年攀升。


※《宮鎖心玉》僖嬪原型,曾是康熙寵妃,一生未育,以嬪位而終!
※此宮女為康熙生下一子,死後卻被雍正從墳中挖出,只因一點原因!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