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一起!5歲兒童臉部被流浪狗咬傷引熱議…網友:到底該不該拿起「打狗棒」?

又一起!5歲兒童臉部被流浪狗咬傷引熱議…網友:到底該不該拿起「打狗棒」?

5月8日,一則關於流浪狗的消息再次引起了網友熱議:餵養流浪狗的人要對其行為負責嗎?流浪狗到底應該如何管理?

據@北京時間 報道,5月7日,北京朝陽一5歲男童在小區外遭流浪狗襲咬,面部受傷。家長稱,當時孩子由爺爺帶著,正蹲著玩螞蟻,並未招惹狗。

因為臉部傷情較重,男孩被先後被送去6家醫院,家長秦女士稱,最後選擇了一家能夠做全麻的醫院,為孩子的傷口做了清理和縫合,也注射了疫苗和血清。

不過,孩子媽媽說,「醫生建議最好找到咬孩子的那條狗,看有沒有什麼病源。」

秦女士說,她知道的包括兒子在內,可能已經有8人被咬。「大家看到咬人的狗都是那種土狗,黃色,60公分左右,可能是同一隻」。

家長報警後,當地派出所已派人搜尋。小區保安稱,沒看到咬人的狗身上拴有鏈子,周圍也不見主人,推測應該是流浪狗。據@平安朝陽 通報,5月9日晚,傷人的流浪狗已被抓獲。

而在此之前,小區的住戶已經成立了「打狗隊」,接送孩子上下學都會帶著棍棒鐵鏟、雨傘、登山杖這些「武器」。

流浪狗傷人事件頻發

其實,近年來流浪狗傷人事件不是少數。

前不久,大學女生遭流浪狗追咬的視頻還讓很多人心有餘悸。5月1日晚,湖南湘潭大學一名女生在校園內散步,遭遇6條流浪狗追咬,導致右手背和腰部均被咬傷。次日,又有一名女生遭到多隻流浪狗的追咬,右腿後側被咬……

3月17日上午,安慶師範大學也發生了流浪狗咬傷11人事件。

據武漢晚報報道,4月30日黃岡3歲男孩在家門口玩耍時突然被流浪狗撲倒,全身多處被咬傷,傷口多達12處,後被送到武漢兒童醫院救治,縫合100多針。

據接診的張勇醫生介紹,5月至今,該院已收治3名被狗咬傷的小患兒。他分析,春夏季節正是動物發情期,它們容易暴躁,有時會意外襲擊人;尤其孩子個頭小,容易被攻擊,以面部、頭部受傷的較多。

流浪狗不能隨便餵養!

在小區、公園或其他公共場所,時常能看到流浪狗的身影。它們可憐的樣子讓不少人動了惻隱之心,有居民也會隨手喂一喂,或者為它們搭個臨時的小窩遮風擋雨。不少人會有這樣的想法:雖然不能一直對這些狗狗負責,但至少為它們做了些什麼。

不過,可能不少人並不知道,如果長期、固定餵養流浪動物,餵養人也需要對流浪動物的行為負責。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

圖片來源於網路

2016年9月,北京市民王某在小區內被一隻流浪狗咬傷。咬傷王某的狗原為流浪狗,該狗於2015年進入王某所在小區,並於2015年末至2016年9月18日期間,長期居住在王某單元樓附近。其間,杜某及家人長期餵養此狗。

被狗咬傷的王某將杜某訴至法院,要求賠償損失以及讓杜某對其狗咬傷自己一事賠禮道歉。一審法院經審理後支持了王某主張,判決杜某向王某支付醫藥費、交通費,並就侵權行為進行書面賠禮道歉。

北京一中院經審理認為,當前社會,很多公眾看到流浪動物都會觸及惻隱之心,施以援助。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值得讚賞。

雖然咬傷王某的確實是流浪狗,但杜某的餵養行為不可避免地讓動物產生食物依賴,使得動物長期生活在附近。杜某沒有將該流浪狗約束於自己家中,從而形成自己佔有的意思,本案中也不能排除其他人有偶爾的餵養行為。但問題是,杜某與該流浪狗之間形成了長期比較固定的餵養事實。

儘管杜某是出於其個人憐憫心,但不可否認的是,由於該狗沒有約束,不可避免會產生損害,對此杜某也應知曉。杜某作為餵養人,沒有將流浪狗約束或者送到其他公益機構等,而是任性而為,最終導致王某在經過時被該流浪狗咬傷,因此杜某應該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捕殺流浪狗引發爭議

在許多出現流浪狗惡性傷人事件的地方,有關部門(比如城管、民警、學校等)都會採取驅趕、傷害甚至捕殺的辦法來解決。雖然避免了傷人事件的繼續發生,但同時遭到了一些愛狗人士的反對。覺得這樣做太殘忍,我們無權剝奪狗的生命。

但不得不正視的是,流浪狗的廣泛存在,確實有許多潛在的隱患。

有的狗患有傳染性疾病,是行走的傳染源。尤其在流行病高發季節,流浪狗的潛在危害更大。有的狗由於長期流浪或曾經遭受虐待,容易因為飢餓、驚擾、患病等原因攻擊人類,對公眾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城市流浪狗到底該怎麼辦?

流浪狗的來源一般有3種:1、主人遺棄;2、走失;3、野生繁殖。要有效地管理流浪狗首先要從源頭上管控流浪狗的數量。

規範寵物飼養登記制度

登記內容主要包括飼主的信息、寵物基本情況,建立嚴格的寵物管理制度,做到一寵一證一晶元,對於走失和拋棄的動物,都能很快的找到主人和責任人,做到購買,領養即辦證,上晶元。發現故意遺棄寵物的,應當給予嚴厲處罰,從源頭上減少流浪寵物的出現。

建立專業的收容救助機構

目前我國不少城市並沒有設立較為專業的流浪動物救助站,一些個人、志願者和動物保護組織往往面臨經濟和精力的雙重乏力。

因而,一方面建議政府牽頭建立官方性質的流浪狗收容所,建立長效保障機制,給予資金和場地支持;另一方面鼓勵民間組織和志願者加入,形成以社會各界捐資維持、愛寵人士認養為主的發展模式。

我們普通人能做什麼?

一位從事過流浪動物救助的志願者表示,相當多的流浪狗是被人為遺棄的,不少狗其實本身並不具備攻擊性。除了少數患病流浪犬會亂咬人外,有的是因為在哺乳期保護幼犬,有的是因為被人虐待或傷害過,才對人有攻擊和抵觸行為,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自我保護行為。

所以,我們每個人應該做到不主動傷害、虐待動物,不隨便遺棄寵物。

國外方法可以借鑒

目前,世界公認的控制流浪犬貓等寵物的最有效辦法為「TNR」法,即「捕捉、結紮和放歸」。把一個區域內的流浪犬貓全部捕捉起來,施以結紮手術後,放回它們原來生存的地方,並進行跟蹤。

有關數據顯示,洛杉磯在1971年處理11萬隻流浪犬貓,低成本的絕育方式推出後,到1986年數目下降到只剩一半;溫哥華8年間,流浪犬的處理量由8萬條降到0.9萬條以下。

關於如何處理流浪狗,也可以借鑒日本。據一項調查顯示,2016年,日本各都道府縣共收到41175頭流浪犬,其中30500隻狗被人收養或返回給主人。近日,有動物保護團體將流浪狗訓練成警犬,使它們成為能夠幫助人類的動物。

在德國養狗,不是去市場上買一隻寵物狗就可以領回家了,而是需要首先認真學習養狗的相關知識並且通過測驗,還要給狗交所謂的狗稅和強制險,以及在狗的體內植入電子晶元用來識別身份。

來源:中國之聲(ID:zgzs001)、北京時間、新京報、北京青年報、武漢晚報、法制日報、東方頭條、正義網、蘭州日報、中國新聞網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雙積分」正式實施 積分交易買賣或成救命稻草
演員跨界涉足製片領域 周冬雨陶虹當起出品人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