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人像照:易代前夕的普羅大眾 修腳師 長江船工 老人和毛驢

晚清人像照:易代前夕的普羅大眾 修腳師 長江船工 老人和毛驢

圖一:這張照片拍攝於1871年,英國傳教士約翰.湯姆遜抵達閩江福州段,拍攝了坐在萬壽橋上的晚清百姓人群。自鴉片戰爭戰敗之後,英法的傳教士被允許通往內地,從而使一些英法傳教士和攝影師深入他們之前不曾達到過的地方,拍攝了大量的晚清人文建築、風俗風貌、底層百姓的照片。

圖二:這張照片拍攝於1872年,在長江渡船上吃早飯的船工,照片的攝影師同樣為約翰.湯姆遜,約翰.湯姆遜在19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遊歷了大半個中國,拍攝了大量關於晚清時期的照片。

圖三:這張照片拍攝於1871年,跟隨英國攝影師約翰.湯姆遜四處遊歷的中文翻譯,在鴉片戰爭結束之後,晚清政府開始逐漸採納西方的教學方式,從建設了一些新式學堂、翻譯館,以培養軍事翻譯、外交人才。

圖三:這張照片拍攝於1869年,北京修腳師為顧客服務的一個場景,當時的修腳師並不是僅僅只負責修剪腳趾甲,還負責查看、治療各種腳疾,如腳氣、雞眼、石灰指甲等腳疾病,從而也被稱為流動腳醫。

圖四:這張照片拍攝於1867年,晚清雖然出台了禁賭令,但很多人依舊無視禁賭令,把賭博場所轉移成為了地下活動,照片拍攝的是廣東一個隱蔽的街巷賭博場所。

圖五:這張照片拍攝於1869年,正在梳妝打扮的晚清女性。

圖六:這張照片拍攝於1865年,拍攝的是南京明孝陵,在這座帝陵之中埋葬著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和他的皇后馬氏,這是通往陵墓的神道,兩旁矗立著文臣武將的石像生。

圖七:這張照片拍攝於1872年,開設在北京的教會學校,主要以培養外語人才為辦學宗旨。

圖八:這張照片拍攝於1869年,北京大街上的流動磨刀工,這一職業現在早已消失。

圖九:這張照片拍攝於1870年,身穿晚清傳統服飾的夫妻的合照,拍攝的地點為廈門。

圖十:這張照片拍攝於1869年,北京的一名老人和他的毛驢。【攝影師:約翰.湯姆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二書 的精彩文章:

沖繩島戰役,一個美國士兵一夜就殺2000名日本兵,到底是不是真的?
手繪畫報:出現在上世紀30年代日本啤酒廣告畫裡面的日本小姐姐

TAG:不二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