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憶東風3號導彈試驗

憶東風3號導彈試驗

情深無邊

 聲盡其妙

陳蓉暉 

00:00/04:26

作者四十年後重返試驗場區

駱駝馱著落日,黃昏,一個血紅的句號。遠山如黛,一付氣宇軒昂的骨架,挺起了民族的脊樑。

「東風三號」中程導彈是中國完全獨立自行研製的液體地地中程導彈。控制系統為位置捷聯制導,彈頭為一枚300萬噸TNT當量的熱核彈頭。

為適應中程導彈試驗的需要,1965年國家選定了新的發射場和彈著區,而彈著區就是作者所在的測量站。東風三號導彈飛行試驗分兩步進行:部分射程方案飛行試驗;全程飛行試驗。1966年12月,東風三號01批出廠進行飛行試驗,一院副院長兼副總設計師任新民擔任試驗隊隊長。任新民,安徽寧國人,導彈總體和液體發動機技術專家,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中國航天事業五十年最高榮譽獎獲得者,南京大學著名校友。五十年代起從事導彈與航天型號研製工作,在液體發動機和型號總體技術上貢獻卓著。曾作為運載火箭的技術負責人領導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曾擔任試驗衛星通信、實用衛星通信、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發射外國衛星等六項大型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主持研製和發射工作。任新民是兩彈一星元勛之一、「中國航天四老」之一

1966年12月,第一枚遙測彈進行首次飛行試驗。從飛行試驗的情況來看,在111.2秒以前,各系統的工作是協調的,各種參數也是正常的。111.2秒以後,由於發動機組Ⅱ分機發生故障,推力突然大幅度下降。124秒導彈空中自毀,彈頭未能擊中彈著區。

1967年1月,第二枚遙測彈再次發射。當導彈飛行到臨近發動機關機時(129.2秒),發動機組Ⅱ分機又出現推力大幅度下降。但還是擊中場區,由於沙漠地貌的原因,眼見彈頭就是挖不出來。負責搜索彈頭的幹部戰士挖了直徑近十幾米方圓、深達5米以上的大沙坑,彈頭好像總是和大家在開玩笑,你挖你的,我隨著流沙下陷我的,幹部戰士始終只能是望彈興嘆

東風3號第二發彈頭挖掘現場,沙漠地質結構使挖掘工作異常困難

我當時在場區指揮台擔負與基地的聯絡,指揮台台長是張群,1960年河南洛陽入伍,是一位年輕利落英俊瀟洒的「小生」。(我1969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張群是我的入黨介紹人)。台里報務員有張宗文(以後任通信中隊隊長),還有位報務員叫李恩鎖,1965年陝西岐山入伍。他身材高大,手腿粗碩,他和張宗文都技術全面,收發報俱佳,特別是發報結實有力、速度快,業餘時間他們的籃球也打得好。

1967年5月進行第三次飛行試驗,由於加註推進劑後彈體結構受力,導致六管連接器變形,出現了不能給推進劑箱增壓的故障。基地首區發射部隊雖已連續工作兩晝夜,仍發揚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安全地泄出推進劑。研製部門針對試驗中出現的問題,採取了相應的技術措施,排除了上述故障,導彈完全按預定程序飛行,各系統工作正常、協調,彈頭命中目標區,落點偏差小於規定值,試驗獲得了圓滿成功

1967年6月,東風三號第四次飛行試驗時,發動機組Ⅰ分機又出現推力下降的故障。為徹底解決發動機的問題,有關研究所集中了各方面力量,通過數據處理、理論分析與模擬試驗,層層深入地分析故障產生的原因。為了使分析、推理與試驗結果更加準確,同時決定一院副院長兼副總設計師任新民深入彈著區,尋找殘骸。

當時空軍飛機配屬我們執行任務。我和吳其友、孔繁德在機場用八一型電台與試驗場區聯絡,吳其友是1961年從四川三台入伍的老兵,作為代理台長,他技術全面,收發報和聯絡溝通技術都非常好。孔繁德是1966年從河南方城入伍的(1947年生人),老成持重。我們在吳其友的領導下,團結協作,不辭勞苦,晝夜值班。那時正值文化大革命動亂時期,地區電廠常常不發電,我和孔繁德架起手搖馬達手搖發電,讓吳其友聯絡。有時候我們一搖幾個小時,疲勞不堪。試驗場區與我們聯絡的是代理台長劉再喜,是一位1961年從四川入伍的老兵。還有李清振,1964年從河南開封入伍。劉名林,1966年從河南方城入伍。

為了找發動機的殘骸,空軍配屬執行試驗任務的飛機飛了多次進行搜索。時任站副參謀長的許維津領導並參加了空中搜索。機組人員和參加搜索人員抱定完成任務不怕犧牲的精神飛入試驗場區進行超低空飛行,我有幸參加了飛機空中搜索。當時安—12飛機超低空飛行長達6個小時,離地面三、四百米,非常顛簸,起伏很大,風險極高,隨時有墜地的可能,現在想來後怕。由於搜索時間長,我們包括飛行員大都嘔吐了。當時場區裡面分兩路搜索,一路由一中隊馬金慶組長帶領江水龍、張長富、石硯田、王桂興、侯文斌、張家合從指揮所乘坐協同執行任務的直升飛機搜索,當飛機飛至由彈頭落點至發射場連線處,在直升機離地面一米多時,他們跳下直升機往彈頭落點方向折返進行地面搜索。另一路由司令部參謀原彪(1956年入伍)帶隊,帶著王永和、李山虎(他們負責電台聯絡)等人,騎著兩峰駱駝,從彈頭落點出發,與馬金慶等人匯合。兩路人馬他們餓了就吃空投的大餅,渴了就用罐頭盒做容器融化空投的冰塊。他們向天上飛的安-12搜索飛機頻頻揮旗招手示意,幾天來他們風餐露宿,最後終於找到發動機殘骸。

科學家 任新民先生

科學家任新民副院長聞訊帶領7位科技人員以及張朝仁站長、蘇海忠參謀長、謝榮峰主任等站領導隨後趕到現場,都特別高興。任新民院長仔細察看發動機殘骸,各種結果判明,發動機推力下降是由於推力室內部撕裂而引起的,內壁的撕裂又是由於集合器部位的釺焊縫發生了熱應力腐蝕所致。工作條件惡劣、結構強度不夠、釺焊料選擇不當、釺焊質量不高等導致集合器部位熱應力腐蝕。由此看來,能否找到殘骸對癥結的確定從而改進設計方案至關重要。基於上述分析與判斷,研製部門決定對推力室採取三大措施:身部釺焊表面處理由吹砂鍍鎳改為酸洗鍍鎳;集合器孔板有兩排直徑為9毫米的小孔改為5毫米寬的槽,減小集合器環形室的跨度;高溫塗層延長至噴管出口處。改進後,發動機經過多次地面長程試車的檢驗,工作是可靠的。以後的歷次飛行試驗中,發動機再沒有出現過推力下降現象。

在試驗任務中,有嚴冬、有盛夏,搜索部隊主要任務是尋找彈著點,找到後把彈頭挖出來,然後送交北京研製部門進一步研究改進。期間,部隊冒嚴寒,戰酷暑,幹部戰士曾在1967年元月風餐露宿在荒漠。趕著駱駝到冰河裡鑿挖冰塊,供挖彈頭部隊做飯、洗漱用。參試人員尋彈頭、爬沙漠、翻沙丘、戰流沙、防滲水,挖彈頭時全靠鐵鍬。挖的3個彈頭的彈坑直徑均在10多米、深達5米以上。我清楚地記得一中隊分隊長張本庭(後任一中隊隊長,76年轉業到河南民權,1994年患病去世)、馬金聲等諸多戰友在大沙坑輪流奮力揮錘砸木樁擋流沙的情景,這些情景還晃如昨日。在試驗場的一年中,艱苦的環境,繁重的體力勞動,許多同志患病並過早去世。據我了解,那時剛剛20歲的馬金聲就得上了關節炎、胃病和腰椎病。在一次任務中,由於急性胃炎,當時的衛生員門華秀同志向他注射過杜冷丁。腰椎病直到40年後的2006年動了手術才治癒。但是我們的幹部戰士無怨無悔,這正是兩彈一星精神之所在。

現場參加試驗的指戰員

01批的飛行試驗完成之後,東風三號即轉入02批的研製,並開始進行全程飛行試驗。1966年11月,周恩來總理批准了國防科委關於建設新導彈試驗場的報告。1968年10月建成了中程地地導彈全程飛行試驗的設施。而測量站場區由於沙漠深厚,給彈頭和火箭殘骸的回收帶來很大困難,所以經總參測繪局重新勘測,彈著區重新選址。試驗任務仍然由測量站承擔。1968年12月,周恩來總理召集中央專委會會議,聽取科學家錢學森關於「東風三號」中程地地導彈的試驗報告。他向毛澤東主席建議批准這次試驗,並說:「試驗結果,無非成功或失敗,即使失敗,也可在發射過程中取得改進根據,以利再試。」 毛澤東主席批准了這次試驗。02批第一枚遙測彈成功地完成了全程飛行試驗。1969年1月,第二枚遙測彈飛行試驗再次獲得成功。這兩次飛行試驗的成功表明,東風三號導彈修改後的設計方案是正確的。1969年5月,中央軍委辦事組批准東風三號導彈開展定型工作。10月,國家計委、國防工辦下達了東風三號導彈小批生產裝備部隊的任務。在華北試驗場組織協同下,由戰略導彈部隊(二炮)承擔了一些發射任務,取得了良好效果。

為了全面檢驗導彈武器系統的環境適應、實戰使用性能和工藝質量,還先後進行了東風三號導彈武器系統在高溫、高濕和高寒地區的環境適應性試驗;各種狀態下的鐵路、公路長距離運輸試驗;野戰條件下的長期封存試驗。如:02批1組3號彈曾進行在高溫、高濕和高寒地區的環境適應性試驗及乃腐蝕試驗,並於1969年10月發射成功,落點偏差很小。這是二炮部隊首次執行東風三號導彈試驗發射任務。

02批2組8號彈曾在野外存放5個月,接觸介質,淋雨後發射試驗,並取得成功,落點偏差較小。02批3組彈做鑒定性試驗前曾先進行過高海拔試驗和1500千米長途公路運輸試驗。

此外,還多次進行了臨時變換射向和夜間發射試驗。其中1974年6月進行的「考核彈頭強度、進行射向變模、水平測試後運輸、激光測距綜合試驗」(02批9號彈),打出了好成績。1974年11月和12月,改進後的導彈還成功進行了「彈頭再入尾流試驗及陀螺積分儀改用進步電機試方案驗」。

現場參加試驗的指戰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1969 年9-10月,成功地進行了2枚遙測彈兩彈結合試驗。1970年1月,周恩來總理主持中央專委會,錢學森和朱光亞彙報了東三兩彈結合「冷」試驗的準備。所謂「冷」試驗,就是用惰性材料替代核彈頭中的裂變材料,在彈頭再入飛行過程中進行的流體核試驗(模擬氫彈初級爆炸過程)。6月和7月先後兩次進行試驗。第一次由於一個爆炸螺栓未爆,頭體未分離,試驗未能全部成功。7月的第二次試驗獲完全成功,標誌著東風三號導彈核武器系統完全形成戰鬥力。而測量站戰鬥在一線的搜索和大地測量部隊都經歷了彈著點一定劑量核幅射的考驗。

我曾用這樣的詩句表達對東風3號任務試驗成功的喜悅:

一束急速「流星」,閃光,一聲巨響。

一個夢,從天上雲中鑽出來,驚醒了靜寂的大漠。

大漠哭了,夢------笑了。

東風三號不僅是有重大軍事使用價值的戰略武器,而且它的研製過程中取得的許多重大技術突破為以後的型號研製奠定了基礎。用於東風三號的石墨舵、發動機、可儲存推進劑與材料相容性研究、等離子噴塗、釺焊及鋁合金結構化銑工藝等10項研究成果,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從東風三號導彈全程試驗開始進行的全彈道測量,使導彈試驗由單一場區發展到多場區聯合試驗的階段,為以後多基地協同試驗,積累了組織指揮、技術協調、跟蹤測量等方面的重要經驗。東風三號導彈的研製成功,是中國液體彈道導彈技術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是中國地地導彈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里程碑,為研製遠程、洲際戰略導彈打下了基礎。

作者和中國火箭研究院黃春平副院長在一起

在東風3號任務時擔任彈頭組組長,他全身心投入工作,和參試指戰員摸爬滾打在茫茫大漠,大家都親切地叫他「老黃」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通信兵的故事 的精彩文章:

聽老前輩講故事:給朱德總司令祝壽

TAG:通信兵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