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我認識的食品添加劑!
導語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這是我們古早時期就流傳下來的諺語。這句諺語不僅說明了在我們中華文化中,飲食文化的重要地位,也同樣說明了,我們中國人在吃的方面還是具有相當講究的,尤其是在吃的安全方面。當食物與安全性這兩個話題柔和在一起的時候,食品添加劑就馬上成了下一個聯想辭彙。在一個食品添加劑安全問題橫飛的現今社會,「有毒」「有害」等標籤無情的打在食品添加劑的臉上。那麼食品添加劑真的就這麼不堪嗎?
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中,食品添加劑其實是人類在食物方面進步的良好夥伴。中國是有考證中,最早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國家之一。在東漢時期,中國的勞動人民就使用鹽滷結合豆漿製成了我們家喻戶曉的豆腐,其中所使用的鹽滷就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叫做凝固劑。而我們常吃的油條之中,是通過明礬來使其膨脹疏鬆也是人盡皆知的事情。這些就是食品添加劑本身在我們身邊頻繁使用的案例。
但是食品添加劑並不包含我們通常所說的調味品。例如,平常廚房裡使用的糖、醋、醬油、鹽巴這些,都不屬於視頻添加劑的範疇。但是食品添加劑與一般的調味品一樣,也是為了讓食物在好吃、好看、保鮮方面更上一個檔次才放入的東西。所以正規的食品添加劑不僅能改善食物口感,還可以讓食物呈現各種不同的花樣,是一種食品領域非常熱門的前沿技術。
通常食品添加劑在使用之前,都需要經過政府的有關部門的嚴格審批,並且對於使用方面,實行「可有可無均從無」的態度,保證食品添加劑只有在必要的情況下才被允許安全加入。國家為了便於食品添加劑的管理,專門制定了食品添加劑的相關標準和專門的法規法案。目前,我國正式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大概有2000種左右,凡是不在這個政府允許使用的名單中的食品添加劑,均為違規物質。像臭名昭著的蘇丹紅、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物質,在我國是被嚴令禁止的,並且從我國標準上來說,這些都是違規添加物質,不是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為何是我們現代飲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呢?
事實上,我們現在很多了解的食物如果脫離了食品添加劑將會變成另外一種東西。例如,冰激凌的製作中就使用到了乳化劑與增稠劑,如果缺乏這兩樣東西,冰激凌實際上就還會只是冰塊一樣的質感,不會是那種讓人愛不釋手的軟糯口感了。
並且,在現代商業全球化下,食品的貿易也越發的繁榮,對食品的保鮮自然就成了一個課題。如果脫離了防腐劑這種食品添加劑,很多食品將不再具有長距離運輸的條件,我們能吃到的東西將會大大減少。
還有另外一種食品添加劑更是與我們密不可分,就是「營養強化劑」。這類食品添加劑被廣泛應用在各種標有含有礦物質、天然營養成分的食物中。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嬰幼兒配方奶粉,其中很多的營養物質就是利用食品添加劑加入進去的。
食品添加劑也並非都是人工合成的物質,也有部分食品添加劑是從動植物上提取的天然物質,如著色使用的番茄紅素,助濾劑的珍珠岩,這些聽起來高大上的名字,其實廣泛存在於我們周邊的食品中。
食品添加劑絕對不是與不健康、有害劃等號的物質,按照國家制定的標準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將是更多豐富多彩、種樣繁多的食物品類,是提高我們生活質量的一大助力。


TAG:生活可不就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