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港推出三年期「人才入境計劃」,全球科技人才爭奪戰開啟

香港推出三年期「人才入境計劃」,全球科技人才爭奪戰開啟

近年來,中國大陸互聯網科技行業飛速發展,而香港地區則顯得有些落後了。現在,香港政府終於按奈不住,開始「放大招」推出了新的人才計劃爭奪全球科技人才。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 5 月 8 日,香港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局 8 日公布一項快速招納全球科技人才的入境計劃。該項計劃為期三年,將率先向香港科技園、數碼港的租戶和培育公司開放。

據介紹,該項計劃涵蓋的領域包括生物科技、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金融科技等等,每間公司每年最多可申請 100 個配額,第一年最多輸入 1000 名科技人才。

業內人士認為,該項計劃推出後將有效提高香港科技企業的競爭力,從而推動香港科技行業的發展。

一、香港人才緊缺,多次發布人才吸引政策

此次大範圍的面向全球開啟人才大戰,對香港而言並不是首次。早在2016年12月,香港金融管理局與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就宣布,連手推出「金融科技人才培育計劃」,並得到了11間銀行及9間大學院校支持。該政策為有志投身金融科技業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實習機會,也為業界培育金融科技人才。

軟實力是發展金融中心的核心元素,而人才是關鍵中的關鍵,現時全球多地都欠缺金融科技人才,未來香港能否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取決於政府及業界針對培育金融科技人才的投入。香港必須培育更多本地專才,讓金融科技生態圈得以持續發展;而這次的人才培育計劃可讓學生得到在銀行實習機會,實際獲取金融科技實戰經驗,學以致用,同時銀行亦可提早物色人才,方便日後招聘,達至雙贏局面。

二、金融科技人才吃香,哪個行業最受益

所謂的金融科技(Fin Tech)其本質是價值流通。科技的介入可以加速解決傳統金融的信息採集、風險定價模型、投資決策、信用中介等行業痛點,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均是FinTech重要的技術維度驅動力。可以預料,今年是區塊鏈概念集體爆發的元年,銀行業將最先受益於科技金融帶來的技術創新。

談到銀行業,就不得不提到銀行眾多金融業務中的「黑馬」—保理業務。金融科技應用對保理行業的影響深遠,目前大部分保理業務在實踐過程過多依賴線下流程,如現場盡調,線下進件乃至內部人工多環節決策等,過多的線下環節以及繁雜的人工參與不僅無法保證業務時效性,在運營成本上也形成了對業務發展的一大掣肘,而且由於存在信息盲區,金融機構無法正真掌握整體供應鏈各環節流程,此種背景下,絕大部分銀行或商業保理公司往往圍獵「大客戶」,偏好」優質」企業,而與此相對應的是「大」「優」客戶往往需求不足,長此以往,具有急迫需求的長尾客戶得不到金融機構的青睞。而充分發揮互聯網等新興金融科技技術,搶佔更多的長尾高頻小額客戶,解決獲客低效問題,提升系統運營能力,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觀傳統業務發展局面,比如業務線上化、表單電子化、風控數據化、核驗智能化等。

三、來港工作,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表示,該計劃將以先導形式推行,為期三年。首個運作年度最多將輸入1000名科技人才。經該計劃前往香港的人士,須持具有特別認可性的大學所頒授的科學、科技、工程或數學學科學位,即「QS世界大學排名榜」、「倫敦時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榜」以及「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相關學科排名前100的大學所頒授的學位。持有碩士或者博士學位的申請者無需工作經驗,持有學士學位者則必須具有至少一年在科技領域的工作經驗。

所以,想要離開北上廣,一路飛奔去香港的朋友們,你準備好了嗎?

聚螢金鏈感謝你的關注和留言,我們是專註於金融科技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聚螢金鏈 的精彩文章:

TAG:聚螢金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