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衛星監控小行星,是否能減少撞擊地球的風險?科學家認為情況不樂觀
驚奇
05-10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分析,地球幾乎每一年都會有小行星「來訪」,當然這些小行星全部都是與地球擦肩而過,對地球不存在太大的殺傷力。但是我們不能將其撞上地球的可能性給忽視了,因為一旦這個可能性發生了,地球的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人提出應該要時刻監察小行星的運動情況,這樣能夠人類就可以在它們接近地球的時候做出相應的防護措施,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對人類造成的傷害。
為了監察小行星的運行情況,人類在很早之前就發射了各種行星探測器和衛星,它們許多現在還在工作中。但是科學家認為這些探測器只能夠像天氣預報一樣,提前預報一樣預報小行星的運行軌跡,一旦它「執意」撞上地球,人類還是沒有大範圍的應急措施。所以能夠讓地球上的人類做出如此大範圍的應急措施,是非常難的。
除此之外,探測器對於小行星估計的探測存在不確定性。人類可以掌握小行星的運動軌跡,但是對於小行星是否會撞上地球的分析都是概率性的東西,凡是預測都會存在不確定性。
假如經過科學家的計算分析認為一顆靠近的小行星撞上地球的可能性很微小,但是在小行星的運動中會受到不確定因素的干擾,是它偏離科學家計算的運動軌跡,這有可能使它們再一次沖向地球。
另一方面,就算有一顆撞上地球的概率達到100%的小行星,它在運動的過程中也會因為和其他天體發生摩擦而導致體積減小,不同的可能性會對地球造成不同的影響。一般微小行星撞擊地球所造成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計了。
綜上所述,利用衛星來監控存在威脅的小行星的作用並不大。


※消失在海底的的絕世寶物,三個世紀後終於找到蹤跡,卻被下令禁止探查
※宇宙是什麼樣子?牛頓和愛因斯坦背道而馳,誰的想法才是正確的?
TAG:科學宇宙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