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利群收購樂天瑪特基本確定 還有這些青企在海外買買買

利群收購樂天瑪特基本確定 還有這些青企在海外買買買

青島企業最近又有大動作!

5月9日凌晨,網上消息稱:利群將接盤樂天瑪特華東區和山東的門店。

記者多方打探,得到的回復是,此事已經「基本確定」,將於近期正式對外宣布。

如今,傳言一個月的利群收購樂天瑪特一事有點塵埃落定的眉目。

自2013年開始,樂天瑪特就在中國尋找潛在買家,包括物美、中糧、永輝、大潤發在內的企業都曾接觸過,但是最終都沒有達成交易。原計劃在去年年底前完成出售事宜,但直至今年仍然進展緩慢。

樂天在華零售生意表現本來就不盡人意,「薩德」事件過後,其進一步跌落至谷底,多數樂天瑪特超市呈關閉狀態,樂天集團也急於甩掉這個燙手的山芋。

2016年樂天瑪特在海外營業額虧損240億韓元,其中80%-90%發生在中國市場。為了維持日常運營,2017年8月,樂天集團被迫向樂天瑪特進行第二輪緊急注資「輸血」3億美元(第一輪已向中國市場注資36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6億元))。更加糟糕的是,據韓國紐西斯通訊社早前報道,韓國樂天集團海外事業年銷售額13年以來首度下滑。

3月2日,利群股份發公告稱,因公司正在籌劃重大事項,擬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對公司零售業務體系及供應鏈運營管理可能產生較大影響,公司股票自2018年3月5日起停牌。

關於利群當時的停牌,外界有猜想稱,利群是為了收購樂天瑪特在做準備。然而利群第一時間否認。

而除上述公告內容外,對近期網傳「樂天瑪特」事項,利群表示,公司目前僅處於考察階段,且不是唯一意向方。

據樂天集團今年3月16日消息,利群集團正在對樂天瑪特的70餘家門店進行實地考察。

據一位不願署名的利群內部人士透露,利群內部人事正在做調整,徐瑞澤總裁親自參與了高層管理人員的晉陞評審,傳言也是為更大的項目儲備高級管理人員。

截止到今年3月份,數據顯示,利群擁有39家門店、電子商務子公司2家、批發物流子公司11家及3座物流中心,門店主要遍布在青島及周邊的山東半島地區,主要從事以百貨、超市及電器為核心主業的零售連鎖業務,和以城市物流中心為支撐的品牌代理和商業物流配送業務。

而樂天瑪特主要集中在江蘇地區,有分析稱,如果收購成功,有利於利群跨出山東,選擇布局經濟發達區域的江蘇是不錯的選擇。

2002年,華潤萬家收購蘇果超市成為華東地區一霸。收購樂天(中國)在蘇浙地區業務,無疑會加大收購方在地區的影響力,進而與華潤蘇果抗衡。

如今,各種傳言都在接近於落地,估計很快會有明確的結果。這樣的結果對於樂天來說,可謂是一個解脫。對於利群來說,也是戰略性的一步。

中國的海外投資與併購,這幾年來可謂繁花似錦,引起全球關注。作為沿海開放城市、製造業品牌城市,青島企業海外投資與併購力度空前,頻現「大手筆」。

2017年11月14日,海信集團收購東芝彩電業務的新聞「刷爆」朋友圈。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芝株式會社在東京聯合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簡稱TVS)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轉讓完成後,海信電器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2017年年底,海信收購老牌電視品牌——日本東芝彩電業務。

分析人士將這一事件比作全球家電行業整合的又一里程碑,以及中國製造「走出去」的又一次勝利。

2015年7月,海信出資2370萬美元收購夏普墨西哥工廠全部股權及資產。通過夏普品牌的授權,海信能更多地獲取渠道資源,從而實現海信在美洲市場的快速成長,增強海信在渠道以及規模上的議價能力。圖為夏普墨西哥工廠外景。(資料圖)

其實,此役只是海信漫長的國際化之旅的「一小步」而已。20多年來,藉助海外併購,海信已經從「青島的海信」變身「世界的海信」。

在我國加入WTO之前,海外併購對國內企業來說還是個新鮮事物,可望而不可即。然而,青島企業勇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01年,海爾首開先河,將義大利邁尼蓋蒂公司旗下一家冰箱廠納入麾下,成為第一家到歐洲家電製造腹地收購工廠的中國企業。

牛刀小試後,海爾海外併購「好戲連台」。2009年,海爾收購紐西蘭知名品牌斐雪派克20%的股權,3年後,收購其剩餘的80%股權,完全獲得其核心技術、品牌與渠道。

紐西蘭上空高高飄揚著海爾logo的旗幟,在這裡,正源源不斷的向世界輸送著全球頂級的產品和技術。

就在完成這一收購的同年,海爾又以100億日元成功收購日本三洋電機集團在日本及東南亞的冰箱和洗衣機等白電業務。而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還是2016年海爾對美國家電第一品牌GEA(通用家電)的收購。這一大手筆,創下了多項紀錄,成為中國製造海外併購的經典案例。

2016年,海爾斥資55.8億美元收購跨國企業巨頭——美國通用電氣家電業務,刷新中國家電企業海外收購紀錄。

海爾能夠成功收購通用家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通用家電認可海爾的品牌。圖為海爾冰箱互聯工廠。

今年3月,雙星與韓國產業銀行為首的錦湖輪胎債權團達成一致,雙星將聯合青島國信、青島城投和青島港三家國有企業共同出資約40億元持有錦湖輪胎45%的股權,並成為其控股股東。

錦湖輪胎已有57年歷史,是韓國排名第二的輪胎企業。此項併購被業界稱為「中國輪胎行業最大境外併購案」

2018年3月30日,錦湖輪胎的工會、債權團、勞資政等各方達成一致,同意雙星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收購錦湖輪胎,雙星「智慧轉型」的亮眼成績受到了全球業界的關注與認可。圖為雙星全流程輪胎「工業4.0」智能化工廠。

除了青島企業巨頭,他們也頻頻上演收購好戲:

在機械製造領域,2014年9月,華通集團所屬青島市機械工業總公司成功併購德國頂級鑄造裝備企業昆格瓦格納工藝技術有限公司,成功獲得世界級製造業品牌和高端鑄造裝備技術。敏銳發現商機的青島三鏈鎖業採取靈活方式收購海外品牌,開展跨國合作,截至目前,累計在歐洲、拉美、中東等地收購海外品牌16個,其中不乏享譽國際鎖具市場的百年品牌。

在資源能源領域,從2008年起,青島金王集團拉開了收購美國頁岩氣油田大幕,成為第一家在美國投資集技術、資源、裝備、專業團隊為一體的中國專業化頁岩氣公司。青島瑞昌棉業在非洲的馬拉維、尚比亞、莫三比克、坦尚尼亞、辛巴威、馬里等國建設7個軋花廠、2個榨油廠、1個紡紗廠,年收購籽棉10萬餘噸、生產棉紗8000餘噸,涉及當地農戶20餘萬戶,讓100萬當地人受益。

在文化創意產業,魯信睿浩集團以6000萬美元全資收購產業鏈上游的英國影院軟體服務商和法國3D影院設備供應商,打造完整產業鏈、實現國際化產業布局。

以青島製造為主打的「青島牌」併購,目前已收穫頗豐。普華永道發布的有關報告顯示,青島企業境外併購規模不斷增大,涉及行業呈多元化發展趨勢,結構日趨合理,健康度不斷提升。

而青島企業之所以能在海外併購中屢屢成功,最關鍵的還是「自身硬」。

「海外併購錢很重要,但光有錢並不一定能取得成功。被收購的企業可能覺得中國企業有錢,骨子裡不一定真的服你。」一位企業負責人說,被收購企業只有看到中國企業強大的研發能力、良好的經營情況、不錯的品牌價值,才會心甘情願被收購,哪怕自降身價。

加快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青島製造,正加速從跟跑到並跑、再向領跑轉變。

青島製造,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為青島企業點個大大的贊吧!

【愛青島綜合整理,部分內容來源:青島日報、青島創客等】

長按識別 快享愛青島5.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島網路廣播電視台 的精彩文章:

八大關已成花海,五一期間還有老建築驚喜變身!

TAG:青島網路廣播電視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