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摔2架軍機,4000萬美元化為灰燼,俄在敘遭重創,還能撐多久?
原標題:連摔2架軍機,4000萬美元化為灰燼,俄在敘遭重創,還能撐多久?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7日晚間一架卡-52攻擊直升機在敘國墜毀,機上兩名飛行員遇難。隨後俄羅斯官方給出消息表示,空難的原因可能為技術故障,早在3日,俄羅斯空軍一架蘇-30SM殲擊機從機場起飛後也因為不知名的原因墜毀,致使兩名飛行員直接遇難。
一周內連續兩起墜機事故,對於俄羅斯來說無疑是一筆極大的損失。首先一架蘇-30SM殲擊機的成本價大概在2987萬美元,一架卡-52攻擊直升機成本大概在1000萬美元,也就是說幾天的時間內,俄羅斯就損失了3987萬美元(摺合人民幣2.54億)。
我們知道,俄羅斯目前國內的經濟形勢並不樂觀,軍費已經從2014年前的近800億美元,直線下降至500億美元以下。
根據相關統計,俄羅斯駐敘軍隊每天的開銷大約在300-400萬美元,因此從2015年進入至2017年突然宣布撤出大部分軍隊,保守估計至少花費了超過100億美元。
這還是沒有將俄羅斯免費提供給敘官方的武器裝備費用,以及不時傳來的飛機墜毀損失算入在內。
不過對於俄羅斯而言,武器裝備的損失和金錢的支出還不算是最大損失,真正遭到「重創」的應該是頻繁傷亡的飛行員。
畢竟一名空軍飛行員的培養較為困難,從進入空軍部隊成為一名新兵展開訓練,到成為一架合格的戰鬥機飛行員,往往需要3年以上的時間,這期間所耗費的資金可讓很多人瞠目結舌。
以我國空軍1986年統計的數據為例,培養一名合格的殲-8戰鬥機飛行員需要287萬元人民幣,摺合黃金大概為57公斤,重量基本上可與飛行員等重。因此網上才會有一種「一名飛行員的成本是等量黃金」之說。
這幾年來,俄羅斯因為戰機被擊落或者事故墜毀,造成的飛行員損失已是超過了數十人的規模,這背後所產生的損失之大恐怕俄羅斯空軍自己回想起來都會肉疼不已。
雖然藉助戰爭,俄羅斯也獲得大量的利益,但國內經濟困窘壓力和戰爭巨大花銷,依然讓俄羅斯難以支撐,所以2017年在暫時獲得主動權後,立刻就宣布撤軍。
但要算其還能支撐多久,估計很難量化,畢竟在關鍵時候,俄羅斯的部分經濟還是得靠我國,包括每年大量石油出口創匯,同時我國採取的是提前預付款方式,比如2016年就提前預付了25年石油的一部分款項,還有天然氣、航空航天等方面的合作,幫助俄羅斯解決了不少經濟上的難題。


※8萬噸「小島」飄向近海?島上塞滿戰機,中國數百枚導彈嚴陣以待
※美機抵近我軍基地偵察,750米外飛行員突然失明?美急發一道禁令
TAG:千字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