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世界的古稀老師,光怪陸離的神佛世界呈現夢幻般美感
在尼泊爾加德滿都的山谷之中,有一群被稱為「尼瓦爾」族的原住民,他們是尼泊爾王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統,王室、政府、軍隊等重要部門的很多官員都出身於這個民族。
尼瓦爾人文化發達,鑄、塑、雕、鏤和佛塔寺廟建築藝術造詣很高,尤擅繪畫。佛陀寂滅五百年後,他們依憑經典文獻的描述,繪製佛陀的神貌特徵、生平奇蹟和恢弘思想,作品完成後,再請僧侶舉行一些傳統宗教儀式後敬獻給寺院,這些繪畫作品被稱之為「波巴」,也就是後來我們所熟知的「唐卡」。
尼瓦爾唐卡是多種文化藝術融合的產物,極具地域特色。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美協理事劉忠俊認為,尼瓦爾唐卡的傳統古老悠久、形象刻畫到位、造型大膽誇張、色彩形式多樣、構圖自然流暢且獨具特色。它既是唐卡世界裡的古稀老師、也是孜孜不倦的莘莘學子。
彌勒佛
(這幅彌勒佛,雙腿自然下垂,呈吉祥坐,雙手施說法印。主尊身著精緻富貴的錦緞長袍,一條橙色長巾搭於雙腿之上。頭部和身後散發出彩虹般的光芒,彩虹之上圍繞著象徵吉祥的六靈捧座。彌勒佛坐著的石頭象徵著他第一次說法的地方「靈鷲山」。青黑色的背景營造出寧靜的夜空,月圓之夜為整幅作品平添了一抹神秘。這幅作品中的一些元素區別於傳統的尼瓦爾唐卡,其中蓮花和景觀的表達,借鑒了西藏唐卡的理念。這些創新的視覺語言代表了當代尼瓦爾唐卡的融合及多元化,在保留神明肖像表法的準確性同時,加入了藝術家自我獨特的藝術創作風格。)
尼瓦爾唐卡使用的礦物顏料極其考究,材料上採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耳石、孔雀石、硃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以及土法提取的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顏料。繪製時以礦物顏料為主,輔以天然植物色的暈染,再用純金勾描出畫面的輝煌燦爛,這樣的唐卡作品經歷百年乃至千年,畫面仍然金碧輝煌,燦爛如新。
尼瓦爾唐卡工藝繁複精細,層層暈染有如髮絲般的纖細筆觸,以不可思議的細節,鋪陳出光怪陸離的神佛世界。當代尼瓦爾唐卡色調比較有特色的,主要有三種:對比色調、暗色調和素色調,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素色調的唐卡。之所以稱為素色調而不稱作「黑白」或「單色」,是因為畫面雖然沒有明顯的色彩,但是也非單一的黑色或灰色。它不僅調配了從深到淺的許多色階;還有雅緻的黃灰、曠遠的藍灰、宏大的紅灰等諸般色相的交響以及微妙的冷暖搭配,整體呈現出夢幻般的美感。
金剛薩埵
(金剛薩埵,金剛持之一,佛教文化中第六金剛持指的就是金剛薩埵。薩埵者有情之義,勇猛之義,總言勇猛之大。他是真言宗八祖中的第二祖,是消業滅罪之唯一主尊。)
背景山水是平光的三度空間,佛菩薩的身體以及法座上各類裝飾都刻畫得非常立體、凹凸有致;這種精緻的寫實給人以視覺上的觸摸感,而這可觸摸的質感又和素色調的夢幻感相交織,讓觀者彷彿能接觸到佛的世界,卻又被素色調離析出俗世與天國,讓觀眾回到畫前。這樣的審美享受,會讓觀者更嚮往那個至純至靜的極樂世界,作品也因而更具宗教感染力和美感。
妙音天女
(妙音天女也叫做辯才天女、美音天、妙音佛母或聲音佛母。她是一位表示女性身相的智慧本尊。是文殊菩薩的明妃,文殊菩薩的化身。)
尼瓦爾唐卡畫風受印度影響較大,形象生動傳神,色彩大膽誇張,構圖自然流暢,富有極強的律動與視覺張力。在瞬間吸引住觀者的眼球。一些畫師還大膽借鑒西洋畫風,在畫風中平添些許洛可可、巴洛克風格與趣味,帶來一種青春活力的性靈喜悅。
這是奇妙的混合著東西方繪畫神韻的藝術形式,視覺瞬間會為畫面上繁複旖麗的圖案、色調,和富有張力的視覺表現所吸引,東方情調和異域的神秘感撲面而來。這種貴族氣質、神秘感和吸納西方繪畫技巧的畫風,使尼瓦爾唐卡更加符合現代人當下的審美,更具有國際化的藝術性。
浴火涅槃
(畫作中的瑪哈嘎拉融匯雕塑的藝術形式,呈現極強的立體感。整幅作品渾厚有力,用筆時而為塊,時而成線,時而為點,而且色彩運用冷暖對比強烈。涅槃是佛教的最高原則,不生不滅即為涅槃。又「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為佛菩薩的救世之願。作品以大膽誇張的藝術語言給人以極其強烈的視覺衝擊力,震撼心靈。)
南亞的雨林是密密匝匝的豐茂,南亞的音樂是密密匝匝的音符,南亞的繪畫也是這般密密匝匝的美。尼瓦爾唐卡的審美特性也是追求這樣的美。而密體、裝飾圖案化、象徵化成為尼瓦爾唐卡的特徵。
在造型上,尼瓦爾唐卡中的佛菩薩與印度帕拉風格造像有很大的不同。在尼瓦爾唐卡繪畫中,佛菩薩的全身造型是在保留傳統S形的基礎上,加以誇張的身體曲線和嬌美的動態。所繪佛像莊嚴清凈、造型嚴謹;所繪度母、文殊的姿態優美如弱柳扶風;所繪護法、佛母在憤怒中激蕩著馴良。
文殊菩薩
(在尼瓦爾族的文化中,文殊菩薩是一尊極為重要的主尊。尼瓦爾族人認為是文殊菩薩用手中的智慧寶劍開闢出了孕育整個尼泊爾人民的根德格河。這幅文殊菩薩盤坐在蓮花座上,蓮花從波光粼粼的水面生出。波動的水面表示眾生的煩惱猶如波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水面生蓮便是從煩惱中生出清凈。文殊菩薩坐於蓮花上,代表智慧從清靜得來。)
尼瓦爾畫家在理解佛教時,是帶著尊重和虔誠;而在創作唐卡時,往往又流露出詩意和情懷。在他們的五彩畫筆下,佛祖會在霧嵐氤氳的菩提樹下靜修悟道;文殊、觀音會在靜影沉璧的湖上溫婉地徜徉;而佛母的出現則帶來熊熊烈火和洶湧波濤;護法本尊動態誇張,強健有力,於濃煙滾滾中齜牙咧嘴、極盡怖畏。
尼瓦爾的唐卡里,共存著優雅美、寧靜美、祥和美、魔幻美、神秘美、凌厲美……各種審美交相輝映,把觀者帶入了一個不可思不可議的天國世界。
金剛瑜伽母
(金剛瑜伽母是加德滿都山谷中四位最著名的女性瑜伽修行者之一,是最具智慧與力量的女性修行者。她既擁有人類女性的身軀,又擁有超自然的神力與智慧。她可以在空中飛翔,可以幫助她們的信徒清除修行路上的種種障礙。她代表領悟到虛空法喜的究竟的境界,她為信徒帶來文明與智慧。這幅唐卡本尊為怒面,表示解除邪見。紅身表示能攝服天、地、人三界,代表著她能在適當時機現憤怒相,克服我們外在及內在的煩惱,幫助凈化我們的習氣和調伏我們的心識。左手持盛滿血液的顱碗表示具有大悲大樂之慈心,或調伏四魔之意。足踏人屍表示通達諸法無自性之意,可消除一切惡障,順利進行修習身、語、意三種瑜伽,能達到瑜伽三地獲得至高無上成就的佛果。)
尼瓦爾唐卡創造了大量的藝術珍品,並對西藏唐卡的產生做出了極大推動,「局限於歷史塵霾的淹沒、受阻於雪域交通的艱難,長期以來,我們對尼瓦爾唐卡缺乏詳細的認知。而今,古老神秘的尼瓦爾唐卡逐漸清晰在我們的視野里,其率真而極具生命活力的美感深深打動著觀者。」劉忠俊說。
千年前,尼泊爾作為絲綢之路上佛文化藝術的起源地,擁有傳承千年的燦爛佛文化藝術,並跟隨佛教傳入中國,影響著中國佛文化藝術的發展。
四臂持蓮觀音
(高貴的蓮花手觀音以優雅的三屈式站立在蓮花水波圓台之上。四臂表示四無量心,分別是「慈」、「悲」、「喜」、「舍」。左上方的手持粉白色的蓮花,意為著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右上方的手持念珠,表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左下方的手持寶瓶,表於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右下方的手結施願印,寓意自舍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舍。其頭部的光環像綻放的花朵向四周展開,以這樣的表現形式去展現神明的光環,只有尼瓦爾族的唐卡畫師才有這樣的表現力。主尊周圍神光的盡頭是流雲、鮮花與水波。通過畫師精湛的技藝,這些意象已經成為一個新的整體,將抽象的神光具象為自然界的萬物之美。)
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迎娶尼泊爾尺尊公主為妃,尺尊公主帶來一大批從事佛教藝術的尼泊爾工匠。尼泊爾藝術也就逐漸融入於西藏的壁畫和唐卡中,開啟了南亞風格的佛教藝術在藏地的初次興盛。
印度帕拉王朝覆滅之後,大批佛教密宗大師逃亡尼泊爾,使得尼泊爾的佛教密宗進入了全盛時期。公元13世紀,掌握西藏政教大權的薩迦派推動尼泊爾繪畫風格在西藏的再次傳播。
綠度母
(綠度母是唐卡中最常見的女性主尊,她是觀音菩薩慈悲的眼淚所化而成。很多有關綠度母的唐卡在繪畫時,不僅會描繪綠度母,而且會畫其他有關佛像,以表示綠度母的殊勝。尼瓦爾唐卡另一個特色便是內容表現豐富,畫面不只是停留於平面,更多的是表現整個主尊所在的空間。畫面里也不只有主尊,更多的是在講述一個佛菩薩的故事。)
元朝統一,西藏併入中國版圖,大元帝師八思巴極其重用尼瓦爾藝人。於是尼瓦爾的梵式造像風格,深刻地影響漢地和蒙古地區的繪畫。
鮮為人知的是,尼瓦爾唐卡藝術在歷史上曾兩度幾近失傳。據了解,目前全世界僅有尼瓦爾唐卡繪製傳人百餘人。
註:部分資料引述自《尼瓦爾的唐卡傳奇》,作者劉忠俊,原文刊載於《人民政協報》2016年11月18日第12版。
更多尼瓦爾唐卡作品賞析:
蓮花手觀音
尼泊爾有一則關於「蓮花手觀音」的傳說,有一頭大象想要去摘池塘中的蓮花,卻一不小心陷入了泥潭,大象痛苦地呼喊並祈禱天女納拉亞納。這時叢林中的觀音菩薩聽到了求救聲,馬上變成納拉亞納的樣子,把大象從沼澤中解救出來。為表達感激之情,得救的大象將採得的蓮花獻給了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將蓮花獻給了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謝過觀音菩薩,並要他將蓮花獻給他的本尊無量光佛。觀音菩薩將整件事告訴了無量光佛,為了讚揚觀音的慈悲行為,無量光佛讓他永遠持有蓮花,繼續做有利於眾生的事。從那時起,觀音菩薩就以蓮花手而著稱。
象頭王財神
象頭王財神不僅在佛教,而且在印度教都是最受歡迎的守護神。他是吉祥之神,是障礙的清道夫。在祭祀儀式上往往在一開始就祭祀象頭王財神,人們相信他可以清除修行路上的種種障礙,這樣人們就可以克服所有的困難完成他們的修行。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是尼瓦爾文化里不可或缺的神明。相傳加德滿都的城市運河就是由文殊菩薩的智慧寶劍一劍揮成。圖畫的背景便是巴格馬提河與比興馬提河交匯之處,這是加德滿都山谷非常重要的兩條河流,它們孕育了整個加德滿都城的人民與文明。圖中文殊菩薩以三屈式站在太陽蓮花圓台上浮於空中,俯視著眾生。
蓮花手觀音
蓮花手觀音是偉大覺醒的存在,他幫助信仰者們在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裡重生。在尼泊爾他被稱為悲心大愛,是利他善行的體現,並且在加德滿都和帕坦流行地大車節就是為了紀念蓮花手觀音。這幅唐卡畫面色彩淡麗 ,細膩卻不失華貴背景重巒疊嶂,好似喜馬拉雅山脈,使畫面具有遠近層次,耐人尋味。
象頭王財神
這是一幅白色身四臂象頭王財神,四臂表示的是「慈 悲 喜 舍」四無量心。三眼表示象頭王財神可以了悟現在、過去和未來。這幅唐卡的內容豐富,色彩艷麗,是尼瓦爾唐卡中的佳作。
白財神
白財神也稱白寶藏王,乃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化現。此尊身色如雪山皓白,表消除一切眾生因貧困所致的污穢。一頭二臂,和悅慈祥,微帶怒容,具三圓目,表悲望三世之眾生。發桔紅色綣曲,右手持寶棒揚於虛空,左挾三叉杖,表示匯聚一切財神之功德能救度飢餓中的眾生之苦。頭戴寶冠,身披彩帶,天衣綢裙,以遊戲姿坐於碧龍背上,龍為騎表示解除自我和他人的一切貧窮之苦。
不空成就佛
這尊不空成就佛,以金剛坐坐於獅子王座上,身戴珠寶瓔珞代表了他完美覺醒,右手施無畏印代表著不畏恐懼,頭頂須彌髻和五寶珠佛冠表明其乃五方佛之一。寶座後方以紅色作底繪製捲曲旋轉的藤蘿圖案以及摩羯形象,這些都是典型的尼瓦爾風格的繪畫元素。藝術家以褪色的斑駁牆壁呈現整幅畫作,以現代與傳統、現在與過去、新與舊、真實與虛幻的表達形式,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當代尼瓦爾唐卡繪畫語言。
延伸閱讀:
雪域丹青匠心築夢,青海唐卡繪畫藝術精品展
非遺之光·宗者拉傑唐卡藝術作品展
相由心生——一門兩代工美大師精品唐卡展
這11幅古代唐卡風格迥異,綠度母身著漢服頭梳高髻
這個由「小鳥活佛」創立的唐卡畫派曾延續約200多年,開創了一代新風
掐絲與唐卡融合,傳統與現代碰撞,他說製作過程更像是一場修行


※「五一」旅遊購物需謹慎 「衝動購物」要避坑
※外交部就「斯克里帕爾事件」、朝鮮半島局勢等答問實錄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