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6點教你給多肉上色,一起學起來吧
BGM:V.K克 - EVOLUTION ERA
肉肉總是慘綠慘綠,總是沒有別人家的好看,是因為什麼呢?今天一起來看看肉友風中百合怎麼說吧~
感謝作者【風中百合】的原創授權分享
編輯整理:多肉控
讓肉肉上色有6個基本要素:
日照、溫差、配土、控水、通風、花器
也許大家都已了解一些了,現在容我再一一道來
-日照-
缺乏日照的多肉大多又徒又綠,有些早已面目全非,連名字都容易混淆,更別說出狀態了!
這是因為多肉葉片中含有:葉綠素、葉黃素、胡蘿蔔素及花青素等顯示顏色的色素。
要想讓多肉出色就要減少葉綠素,增加花青素、
而是花青素增多的最大助攻就是——日照。
日照時間越長,多肉顏色越好,室內大多不如戶外出色,其原因就是玻璃阻擋了大部分紫外線。
但日照不是越強越好,
夏季紫外線最強,多肉不宜暴晒,極容易晒傷。
一旦日照4-6個小時每天,就可以達到增色效果,沒有條件的肉友,只有採用補光燈了。
-溫度與溫差-
大家都知道,多肉在秋冬季節較易出色,因為低溫和早晚溫差。
多肉中的葉綠素不耐低溫,冬季氣溫下降後,葉綠素越來越少,新的花青素合成,用於抵抗寒冬,增強肉肉的抗寒能力,作為一種自我保護。
這也就是為什麼肉肉在秋冬季節容易上色,溫差大的地區偷著樂吧~
室內的肉肉因溫度恆定,溫差不大,所以不易變色。
-配土-
先給大家看幾種不同顏色、不同狀態下的火祭,都生長在天台,日照、溫度、溫差、水分、通風外部條件幾乎沒有任何差別,那為什麼會呈現不同顏色、不同狀態呢?
唯一的不同就是——配土。
配土中的顆粒成分比例多少,決定了多肉顏色、狀態。顆粒多,水分易蒸發流失、葉綠素減少,多肉易出色,反之亦然。
但是顆粒也不宜太高,最高比泥炭:顆粒=2:8,我認為已經足夠了。
一般上色後的肉,如果一直保持顆粒多的狀態,就算是夏季多雨的季節,也不易褪色,因為水分流失實在太快了!
-控水-
水中含有氮元素會促進葉綠素的生成,在日照不足時,易變綠變徒。
控制澆水頻率會讓肉生長變慢,同時減少葉綠素的生成,肉肉的顏色只會越來越好看。
-通風-
通風可以加速水分的揮發,同時降低溫度。
室內較戶外不易出色,主要因為除了日照、溫差、溫度不夠外,通風也不行。
所以有條件的盡量選擇戶外吧,室內請注意通風.
-盆器-
在花器的選擇上,好多肉友為使多肉上色出彩,大部分採用小盆大孔多顆粒來養護——因為小盆土少,顆粒土不保水,孔大透氣透水快,易控型控色。
在盆器的材質上,陶盆透氣性最強。
- 總結 -
要讓多肉出色,依舊一個「虐」字,怎麼虐才能越來越美呢?
多曬太陽少澆水,配土中顆粒多,盡量選陶盆。
如果有條件戶外種植的,秋冬季節一曬一凍,顏色狀態不美都難!
但部分朋友都是室內養護,若是南向陽台,全日照的話肉肉也能實現極致狀態。
若是東向或西向,只能半日照,嚴格控養吧~
- 上期精彩推送回顧 -
註:圖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TAG:多肉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