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俄羅斯農民或正在悶聲發財,前四個月農產品對中國出口增幅達35.3%

俄羅斯農民或正在悶聲發財,前四個月農產品對中國出口增幅達35.3%

讀者朋友們不難發現,近年就在我們生活的周邊,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諸如巧克力、奶製品、海產品、酒等等俄羅斯特色食品較為流行。一方面是中國買家不斷加大對俄羅斯相關食品和農產品的採購,另一方面是俄羅斯經濟正在由單一的石油出口向農業、食品加工等綜合產業轉型。在這一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俄羅斯農民或因為緊盯中國人的錢包和胃,而悶聲發財。以下的數據正在佐證這一觀點。

圖片來源csmonitor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5月10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8年中俄雙邊貿易將保持兩位數增長,總額有望突破1000億美元。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今年前四個月,中俄貿易總額達到312億美元,同比增長近30%。值得注意的是,兩國新的貿易增長點也在不斷湧現,農產品項目准入合作不斷推進,表現突出,前四個月俄羅斯對華農產品出口增幅達35.3%。

我們再以中國每年春節前的消費旺季的數據來看,以海產品為例,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今年1月中國進口海產品共計350,000噸,同比增長42.58%;進口總值達到10.45億美元,同比增長48.71%。而俄羅斯海產品在當月出口到中國的83個國家和地區的海產品中脫穎而出,成為銷冠。這也讓俄羅斯漁民大舉增收。

圖片來源bloomberg

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稍早前預測,除已知向中國大量銷售小麥以外,俄羅斯農產品接下去會在中國市場上擴大銷售的產品或包括大豆、豬肉等類。跡象表明,俄羅斯優勢農產品出口到中國或已形成廣泛的品類。分析認為,油料、糖、土豆、奶及其製品或都將受到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青睞。看來,如本文開篇提及,更多俄羅斯農民的確將因中國市場而大發橫財了。

值得注意的是,與美洲大陸等相比,由於具有區位優勢,俄羅斯一系列農產品出口到中國的運輸成本較低,與此同時,由於其與中國此前在石油交易過程中已創造了無美元化環境,因此,在農產品交易過程中,買家和賣家都增加了貨幣選擇,這也降低了被美元匯率桎梏的機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見地網 的精彩文章:

美國經濟或正試水改變美元輸出策略,卻遭這個國家拒絕數十億美元
美國經濟或正如一團亂麻,摩根大通:美國應牢記1931年的經濟災難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