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許世友手下的一個團長,比李雲龍還猛,所在團被授予濟南第一團

許世友手下的一個團長,比李雲龍還猛,所在團被授予濟南第一團

許世友大名鼎鼎,是一位比較有性格的將軍,也是在建國以後唯一一位土葬的上將,戰爭年代的許世友戰功卓著,從紅四方面軍,到八路軍到華東野戰軍都是功勛卓著的將領,而在解放戰爭事情他手下的一位團長卻一戰成名,所在的團被授予濟南第一團的稱號,此人就是當時的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第25師第73團的團長張慕韓,後來他被授予大校軍銜。

張慕韓當時所在的九縱司當時的司令員是聶鳳智,首任司令員是許世友,跟許世友和聶鳳智比起來張慕韓這個團長名不經傳,而且九縱但是是華野主力,更不用說還有大名鼎鼎的許世友在上面,許世友的九縱觀其戰史亮點,九縱成軍第一仗就是萊蕪戰役,作戰中僅以兩個師的兵力就殲敵近五分之一,顯露鋒芒。在孟良崮戰役中,九縱是圍殲七十四師的五把尖刀之一,為戰役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張慕韓在這樣的縱隊中之擔任團長是不起眼的,但是在濟南戰役中,張慕韓一戰成名,讓華野都記住了這個團長。

濟南戰役是以許世友為司令員的指揮下發動的攻城作戰,也是許世友解放戰爭中最重要的一戰,當時張慕韓是華東野戰軍地25師73團團長,這個團前身是 1937年12月24日昆嵛山紅軍游擊隊在文登天福山舉行武裝起義後成立的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1大隊;1938年8月改編為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5支隊第61團第1營;1939年3月改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5支隊第13團;1947年1月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第25師第73團也是9縱的主力團。

73團的主要任務是打開防線攻入濟南城,團長張慕韓受領到任務之後,親臨前線指揮73團實行勇猛突擊,73團所屬部隊迅速突破外圍防線,於22日攻佔濟南外城永固門,進逼內城。許世友在23日下午6時總攻內城開始,張慕韓的73團擔任的是主攻任務,奉命在城東南角實施突破。

濟南城的內城高14米,有多層明碉暗堡永備工事,攻擊正面護城河寬30米,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張慕韓指揮73團團突擊隊在炮火掩護下越過護城河,連續對內城實施爆破,迅即登城。可是張慕韓這一想法是好的,但是卻遭到了國民黨守軍猛烈反擊,登城雲梯接連被打斷,致使登城受挫。全團損失不少。

可是張慕韓不斷鼓勵全團官兵,發揚不怕吃苦不怕犧牲的精神,使得73團鬥志昂揚,張慕韓帶領73團英勇奮戰,終於在24日晨2時許突破城垣。隨即73團在張慕韓的指揮下擊退數倍於己的守軍的多次兇猛反撲,並用700餘公斤的炸藥,將突破口左側城牆炸開6米寬的豁口,使後續部隊得以迅速向縱深發展。至此華野東線兵團開始進入濟南城內,張穆帶著73團團主力入城後,大膽穿插分割,殲滅大批國民黨守軍。到了下午5時許,73團會同兄弟部隊攻佔了國民黨守軍指揮部,為全殲守軍做出重大貢獻。

這一次擔任主攻任務,73團湧現戰鬥英雄、功臣模範118人,第7連獲縱隊授予的濟南英雄連稱號。為了表彰他們的功績,中央軍委同意許世友譚震林王建安的請求,授予73團濟南第一團的榮譽稱號,為全團記功。張慕韓這個團長也在華野聲名鵲起,得到許世友和聶鳳智的誇獎,1961年張慕韓被授予大校軍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楓說 的精彩文章:

這個組織才是明朝最高早的特務組織,錦衣衛靠邊吧

TAG:天楓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