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唐帝國末期的蓋世英雄 — 孤臣赤子張議潮(28)

大唐帝國末期的蓋世英雄 — 孤臣赤子張議潮(28)

原標題:大唐帝國末期的蓋世英雄 — 孤臣赤子張議潮(28)


作者: 武智平


附上期:


大唐帝國末期的蓋世英雄 — 孤臣赤子張議潮 (27)


大唐歸義軍對沙州周邊的巡防警戒是非常重視的,畢竟周邊還有許多混蛋對沙州虎視眈眈,所以日常巡邏就成了每天必須做的事情。

歸義軍游弈使左承珍正在率領一隊遊騎兵在荒原上游弈巡邏。


游弈使,領游兵以巡弈者也。


他們已經出來許多天了,一直在荒原的上行走巡邏,雖然人很辛苦,但是為了沙州的安全,大夥的士氣都是很高昂。


因為張節帥曾經表揚過遊騎兵:沙州的安全警戒靠你們我很放心。


能得到節帥大人的親口褒揚,那可不是誰都能辦到的事。遊騎兵們感到很光榮。


這同時也說明了張議潮在沙州軍民里的崇高威望,人人願意為其效死。


張議潮是個敢領導人、能領導人、會領導人的好領導。


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辦到的,領導力是一門綜合學科,「人精」是當不好領導的。


當領導的首要任務就是凝聚人心,然後才能是幹事創業。


凝聚人心是一門大學問,簡潔來說就是敢於承擔、捨得給名、捨得給利、相對公平、換位思考、體恤他人,六者缺一不可。


而好領導的每一句話都會得到部屬的衷心擁護、忠實執行,領導的囑託就是部屬行動的動力。


左承珍和他的部下們就是這麼乾的。


雖然荒原里風沙很大,但們還是擦亮了雙眼,小心翼翼的巡視著每一片土地。


於是,他們看見了陳元弘。


「忽於曠野之中迥然逢著一人猖狂奔走,遂處分左右領至馬前,登時盤詰」。


史料上就是這麼記載的。


猖狂奔走,古人用這「猖狂」兩字來形容陳元弘現在的狀態,用的真是精妙之極、精彩絕倫,武智平千年之後依然佩服不已。


陳元弘終於遇見了救星。


陳元弘見到了沙州唐軍,手裡捧著唐軍給的窩窩頭,眼淚是止不住的流:見到親人了,趕緊帶我去見張節帥吧,我要請大殺神出關為我們討回公道。

陳元弘把遭遇講了一遍之後,歸義軍游弈使左承珍鬱悶的要發狂了。


這TM是誰幹的?老子們剛剛才跟隨節帥大人掃蕩了納職回鶻啊,這抓來的苦力們現在還在雪山下打井挖渠呢。


這到底是誰TM的這麼囂張才能幹出來如此滔天大事,就不怕張節帥的刀不硬么?



難道老子的刀不硬么?


張議潮看著匍匐跪拜在座下的陳元弘也是如此憤怒的想到。


陳元弘哭訴:小將等人出自京華,素未諳野戰,所以才敗於賊手,可憐王、李二位大人如今還生死不知,陛下御賜的封冊金印也落入敵手,還望節帥大人出兵誅此犯我大唐天威的逆賊啊。


說罷叩拜不止。


張議潮命人勸住陳元弘,好言撫慰。


張議潮當即派專人打探王端章、李潯兩位天使的下落,並想方設法查明到底是哪個膽大包天的回鶻賊乾的。

陳元弘再次拜謝。


張議潮派人將陳元弘送去驛館休息。


有賊人居然敢如此猖狂,搶奪皇帝的封冊金印,這已經是明犯大唐天威了,必須是要出兵打擊的,不砍下賊人的首級這事不算完。


飲不盡的杯中酒、砍不完的賊人頭。


這荒原上冒出的賊人們真是一茬接一茬,割都割不完。


再次出兵伊州?那麼涼州怎麼辦?


我和涼州有個約定,可是我一直爽約。



張議潮頭疼不已,打涼州已經成了心病。


但是現在又冒出來這麼個事情,你讓張議潮怎麼辦?

打涼州是按照計划行事,自然是最好的。


可是伊州這些混蛋賊人們已經是明目張胆的冒犯大唐天威了。


搶了大中皇帝御賜的封冊金印,等於羞辱大唐皇帝。


先不說回鶻龐特勤會不會出兵掃蕩這些內部的回鶻賊人們,只是張議潮這個「大唐至上」主義者就接受不了如此的冒犯行徑。


主辱臣死,冒犯皇帝的賊人們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斬下首級、傳首長安、震懾宵小。


這是張議潮一生都在躬行的臣子之道。


可是,如果現在再次出兵伊州,那麼耗費巨大人力物力財力的征伐涼州行動,弄不好還得從頭再來。


歸義軍的實力也並不寬裕。


是哪個不開眼的、膽大包天的混蛋乾的?沒事在家呆著好好放羊不行嗎?非得跳出來給老子找事出難題,等抓到你,老子要罰你死十遍。


算了,先不管了,看看下一步能不能找到王端章、李潯兩位大人再說吧。

無可奈何之下,張議潮只得如此寬慰自己。



經過派人大力尋找,找到了王端章、李潯等一行。


這兩個人也是奔著沙州來的,所以被找到並不意外。


沙州城內,兩位天使以下官之禮參拜張議潮大人。


從官職上來說,張議潮已經是累功被朝廷封為尚書僕射的虛職,相當於宰相,是超級大官,比王端章、李潯高了七八級。


所以兩個人參拜張議潮從禮節上來講是必須的。


同時,張議潮的功勛事業揚威天下,只要是唐人,誰都會生出崇敬之心。


張議潮是雄踞一方的大藩鎮之主,手掌河西權,腰懸殺人刀,所以此二人對張議潮不但尊崇、而且敬畏。


二人斟酌辭彙、小心翼翼的向張議潮彙報了路上所遭遇之事,生怕張議潮給他們安上一個「貪生怕死、有辱國威」的帽子。

張議潮倒是沒有給他們戴帽子,而是很平靜的邀請他們喝茶。


張議潮是老經陣仗的老帥,知道戰場是個什麼樣子,看著這二人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明白他們能活著跑出來就不錯了,指望他們能打勝仗、揚國威,那分明是痴心妄想。


不過這二人丟失冊書金印,那也是大罪,不過這罪名輪不到張議潮定,而是必須由皇帝陛下處置。


王、李二人都是聰明人,他們熱情的歌頌張節帥的豐功偉績,讚美張節帥的兵強馬壯,潛意思是:您老人家這麼厲害,總不能對這事坐視不管吧。


要是張議潮能替他們奪回冊書金印,這二人的罪名就能減輕一些。


老狐狸安能不知小雞仔的心思。



管是一定要管的,張議潮是視大唐國威若生命的人,自然不能不管。但是立即出兵的話,真是捨不得涼州啊。


張議潮坦誠的向二人說明了他目前選擇上的困難,攻打涼州若箭在弦上,如果此時回頭西征伊州,恐怕又要空耗實力了。


張議潮看見二人臉色青白,又想起李潯自稱是高祖神堯皇帝之苗裔。(唐朝人稱呼高祖李淵為神堯皇帝)

心中一軟:罷了,看在高祖的面子上就先暫時擱下打涼州的宿願吧,先幫這倆小子奪回冊書金印揚我國威再打涼州吧。


抱歉了,涼州。

<未完待續>原創不易,讀者們喜歡就請打賞這個孤燈冷月枯坐半夜寫文的作者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口談兵 的精彩文章:

沒落的帝國刷存在 — 大英艦隻孤身繞南海航行一圈
4月11日 — 002航母舾裝最新進展 輪機生火待發

TAG:刀口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