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的跨行應用,錢力巨大的下一個金礦?
很多業內人士都認為,直播行業的冬天快到了。其實,從2015年中旬左右興起的直播行業,到2016年已經倒下300多家,可見行業競爭之激烈。一直到現在,直播行業並沒有找到有力的支撐點,現在的主要營收方式:主播打賞抽成、賣道具和周邊產品、廣告植入、與廠商合作等,並不能彌補直播平台巨大的人力和技術成本。
為了讓直播平台實現營收,直播平台經營者和看客們也提到過諸多設想,其中有很多人設想過於需要直播的場景進行合作。其中,大致有以下幾種設想:
1、 美食製作傳播。和餐飲企業進行合作,將廚房直播給顧客看。國外已經通過直播宣傳美食菜式,吸引大量的人氣。但是由於國內餐飲行業眾所周知的原因,除了做一場秀,能夠用到直播的場景還很少。
2、 和引導相關的應用場景。比如遊戲,傳授各種經驗、烘托氣氛,遊戲直播已經很火爆。但是其它導引場景,比如導遊,旅遊公司可以讓導遊在景區進行現場直播解說,以帶領遊客的第一人稱視角,一起學習景區文化,互動玩遊戲,這會給旅遊公司和景區帶來非常高的人氣。但是在此環節,除了在平台開設一個直播好,對於直播平台的贏利點在哪裡,是插入廣告、還是打賞抽成,還需要慢慢摸索。
3、 廠房生產直播。在買家下訂單後,無疑希望隨時掌握生產現場的第一線動態,隨著工廠現代化管理的越發規範,引入直播勢在必行,也會逐漸成為工廠爭取訂單的一種競爭力。但是對於直播平台來講,除了廠家註冊賬號,開設VIP等小額的盈利之外,其它的盈利點在哪裡,同樣需要摸索。
除此之外,遠程會議、金融商業直播等,同樣是直播平台可以跨行業合作的點,但是前途並不明朗。其實,直播平台一直在進行嘗試跨行合作,例如3月份提交IPO的映客就和英皇娛樂達成合作,進行UGC內容生產、引導和打造;鬥魚、熊貓、虎牙和魔辣餐廳達成戰略合作,進行多元化運營,這是直播+模式的典型應用。
而跨行體驗頻度最高的要屬做泛娛樂的全民直播,其不僅在遊戲、娛樂、戶外等領域有所涉及,比如舉辦《全民吃雞賀歲杯》,比如《小怪狐》等眾多新生有趣的遊戲均選擇與全民直播進行合作。助力2018欽州迷笛音樂節、助力,獨家冠名《星動亞洲》,甚至與復旦大學、小米科技等達成合作關係,……這些嘗試擴大了全民直播的影響力,也是全民直播探索全新營收方式中的一些實踐,並有所斬獲。
然而,選擇與直播平台合作的企業依然數量很少,而且在合作中能夠尋找到的營收點並不多,單純地進行直播+嘗試並不難,怎樣讓直播+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卻是每一個從業者都必須解決的問題所在。


TAG:電競小紅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