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個幫老太太代筆求職信的年輕人,我想找你談談

那個幫老太太代筆求職信的年輕人,我想找你談談

照片里的老太太叫丁玉瓊,78歲,四川三台縣人。前幾天她成了一名「網紅」。

老太太在網上發了一封求職信,說自己是一名下崗職工,「為維持生計和養老,不給政府添麻煩,不讓領導煩心,決定自救,尋求相應工作……性格:逆來順受,善於忍氣吞聲;委曲求全,從不惹事生非……」

這封信被稱為「最卑微求職信」。

輿論走向顯而易見:民生保障不健全、政府缺位,在一個赫赫有名的資訊類APP上,評論員感嘆,「誰都可能對命運毫無還手之力」。

更多人在感慨,難過啊,我的國。

有讀者私信我說,鴿叔,你不也常常悲天憫人么,能不能一起呼籲呼籲,讓全社會都關愛老年人的生計問題。

我把這篇文章耐心地讀了三遍,連相關評論也耐心地看了一遍。

說實話,我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我只想反問一個問題:如果不使用這封明顯經過策劃和代筆的「求職信」,老太太是否無路可走?

只有所有的大路都走不通,我才會去嘗試羊腸小道。如果一開始就踏上小路,然後號召大家指責大路不開放,總覺得有些刻意。

我也常常會對生活感到不滿,有時候也會覺得某些規定不可理喻,有些情形讓人感到無力無奈——但絕大多數的應對,並不需要用太另類的方式;絕大多數的境遇,也不可能逼得你山窮水盡。

因為在羅爾那件事情上吃過虧,所以,對那些「另類」的求助,尤其是策劃感比較強的求助,我總會在心裡打一個小小的問號。

丁老太太說,自己每個月2800元退休金,因為有高血壓和心臟病,每個月藥費要一千多,維持生活很困難。然後「記者得知,丁老太太這個年紀也不能買商業保險」。考慮到子女也面臨下崗,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決定出來「求職」。

評論說,要關注這類人群的生存狀態,加大社會救濟,否則他們對生活「毫無還手」之力。這是「無奈的哀鳴,社會不能無視這種聲音」。

我當然希望丁老太太的生活再好一點。但我總想問:丁老太太,您是否沒有積蓄?一千多的藥費醫保能報銷多少?子女下崗的原因是什麼,社區有沒有介紹工作?如果確實困難,您是否嘗試申請過補助?

只有所有的正規嘗試全部碰壁,這封「求職信」才有意義。

在剛入媒體這一行的時候,我做過投訴節目的記者。我曾經以為投訴人的故事都是一把辛酸淚,但真要細問,有效的線索不足五分之一。而在被槍斃的五分之四里,有一半的線索用一句話就能反駁:

「你向商家/社區/官方售後反映過么?」

不去找售後、不去找當事人、不去找能直接解決問題的部門,上來就直接聯絡媒體,因為「你們可以把這件事情弄大」,那麼,弄大的目的是什麼?難道不依然是推動問題的解決嗎?

如果客服態度差,不肯解決,你又有理有據,那麼媒體可以彰顯出它的力量;如果對方本身就態度良好,肯退肯賠,你的訴求又沒有什麼普遍意義,那為什麼一定要佔據公眾視野呢?

「你先打打對方售後電話呀。」「不行!我就要找你們!」

我自己買東西遇到問題都是先找淘寶客服,門口看到亂堆建築垃圾都是先找物業的。絕大多數問題都不需要通過吸引眼球的方式解決,更不需要搞什麼策劃創意。

丁老太太覺得自己生活遇到危機,當然可以求助。社會保障機制雖然沒有那麼完善,但也沒有那麼不堪。在我看來,與其讓老太太當「網紅」,不如走一下正規流程,看看到底有沒有什麼補助,對她的下崗子女到底有沒有什麼崗位介紹。

我以前在街道學習過一段時間,街道的工作人員每個月都在為失業人員提供大量的崗位——你必須承認這個社會上找工作的人不少,但崗位更多——但大量的失業人員不肯去。

拿低保打麻將太舒服了。誰要去干保潔做廚師當保安啊。

所以,丁老太太面臨的境遇是不是「大路全部被堵死」的無奈之舉,總覺得需要考量。

這倒不是冷血。要我配合指責「政府不作為」,總得再多提供一點素材。

這封求職信顯然有推手的力量。

面對有些企業的入職邀請,丁老太太表示了退卻:「這些天,有幾個單位跟我聯繫,說可以去工作,無奈我現在身體真的不好,出門就搞不清路的方向。」

她根本不想求職,卻用「求職信」的方式引起了關注

那麼,坦率說,這就是一封升級版的要求補助的上訪信。

它確實有觸動人心弦的地方:例如,我們每個人都對意外心存恐懼。我們現有的生活狀態可能被一場大病輕鬆擊潰,因病致貧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頭上。

我也希望,民生保障這件事情,不能僅僅保的是「底」,它最好能夠讓我們有膽量面對這些「意外」,它不僅能照顧到月收入1500的人,也能照顧到2800的人,最好還能照顧到3500的人……

但我們也得承認,如果覺得大病醫保還不夠分量,繼而要求保障和救濟為所有「未發生的意外」托底,承擔商業保險的作用,那整個社會所付出的代價會相當驚人。

其實,如果真想解決丁老太太的焦慮,那個幫忙寫求職信的年輕人,並不需要去展現老太太的卑微,而是應該告訴老太太,如果出現意外,她該如何減少經濟壓力;如果積蓄無法應對減少後的壓力,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求助。

而不是做這樣的示範:你想要獲得更多的救濟,想遇到意外時有保障,你就得寫求職信,展現自己的卑微。

如果網上全是各種老太太以救濟為目的的「求職信」,那我們應該信誰?應該幫誰?

真的,先帶著老太太,試著把所有的大路走一遍,別急著打另類牌。全部遇阻後,再說「無奈的哀鳴」。如果是個案,我們伸出援手;如果有普遍意義,我們奔走呼籲。

也許,不成為網紅,也行。

一個背景聲

「總覺得沒那麼糟」

您也許還想閱讀

「灰鴿超市」開張 可在菜單欄里選擇二維碼進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灰鴿 的精彩文章:

封了快手,14歲女孩就不會懷孕了嗎?
擁有這份「超級豪華」的繪畫藝術禮盒,再也剋制不住畫畫的慾望啦!

TAG:灰鴿 |